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疏影 > ☆丶梨花错(下)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5)

直至那夜夜深,那暗淡如水的烛光湮灭化烟,轻轻撩过容颜。夜风来散了夏日的热气,月来挥下满地银霜,拖长了一道清丽的影。若离仰头把酒,又是一杯冷酒入喉。

她沈默地执着酒觯,青丝如瀑,月华流转便是一片潋滟青光。

“若离儿饮酒都是别样风情,难怪叫人垂涎。”

一声轻笑浅然,她心下一惊,唇角浮现冷凝之色。

当初在此处安身,不过是因着楼中女子能享个清静,未料今日,竟会有人闯入此处。她向左移开三步,身形飘然若仙,许是饮酒之故,仍带些许柔媚。

纵她如此,仍是手中酒觯连带一双柔荑被人握在手中。

“你!”她微怒。

“会轻功么,难得。谁能想到柔弱的花魁姑娘轻功如此上佳?还是叫名门遗孤,更为恰当些?”那人如从夜色里走来,笑音轻慢,眼尾微挑形若桃花。

“这么说来,今日恐怕不是为见若离。”

“不错。”他笑,有几分捉摸不透的意味,“可惜你在等的人,想来是无法等到了。”

若离微笑,三分冷艳,三分娇媚。

趁那人怔楞间,她将手挣开向后退了一丈,冷道,“若离虽低人一等,却也非玩物。还请尚书府秋公子莫要为难若离,若无法向他交代,便告诉他,他愿,那么两日后,若离亲自送上门来。”

秋鸣闻言仅是挑眉,松开手去,笑意愈浓。

“若离,你所欲之物不在宫中,而在太子府。你若想清楚,我便助你一臂。”

“秋公子为何助我。”

“各取所需。”

临行去,他如是言之。不知是因他不想过多点明,还是因越来越清晰的步声,去的有些急促。

该信,还是信?既然此人得知她身份却未有所举动,多半也是可以信一次的。

“若离。”

身上镶铃璎珞叮咚脆响,她转身,一双浸了酒香花香的眼,直入夜色心中。敛去了先前张扬而出的冷意,她淡淡凝视着他,心口涩然难当。

“我来迟了些……好在你未出事。上次说过的琴谱我带了来,不知是否合你心意。”他的眼底,隐有星光闪烁。

“澈公子……”她欲言又止。

在他疑惑的目光下,她擡眸走近他,纤弱的臂,环上他的身。

他没有推开她。“若离……”

她摇摇头:“再过两日,是我二八生辰。”

将所有情绪埋入他怀,那重重叠叠翻翻覆覆的惊涛,那许许多多千千万万的桎梏,都化作了一味哑药,灼烧了她的喉。

她唯有沈默,也只馀沈默。

“我明日离京,后日定会回来赎你。”他略微顿了顿,嗓音干净而好听,馀音在夜风里回荡。“我只问,你可会后悔?”

她未应答,缓缓闭上眼。

(6)

“小姐……当真要这么做吗?”未央替她上了最后一点妆,有些踌躇地问着。镜中花容,倾世无双,顾盼秋水,浑然天成。

“我等了十几年,为的便是今日。”若离不由握紧了手上的绢书,“何况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未央掀开轿帘扶她上轿,长叹一声望向院中。那树棠梨,早已残了。

太子府上,她水袖盈舞,身形如燕作了那日落花。那威严的帝皇竟也抚掌称赞。若离立于庭中,静静笑着。

不错,花魁若离,舞姿天下一绝,琴音更是如九天天籁,琴只为一人而奏,今生不改。她终是负了他,在他和百馀条亲人性命之间,选择负了他。

那夜,月凉彻骨。

层层叠叠如同莲瓣的红纱后,黑丝在火色单上织出一朵朵墨色散花。红烛染泪,她颤着手攀住床沿,幽黑长睫不住抖动。轮廓相似的一张颜,不相似的,是那人如雪出尘和此人黯如凉夜的眸。

她闭上眼去,冰凉的指尖拂过她的唇,擦过她耳畔的发,再而顺着她脖颈往下探索。

她恍然明白,原来起初,她便不给自己留过退路。演完这一出折子戏,她的结局,只有死在戏台上。

轩澈回来,正是那夜别后的第二日清晨。未央独自守在门口,目光灰败,手里紧紧攥着若离那日随意勾出的同心结。

她终究没有等他。放不下过去,放不下夙愿,也放不过自己。

花魁若离离去不久,太子府上便多了一名绝色侍妾。传言此姝绝丽,一颦一笑一嗔一痴堪比洛神,太子为博其欢心,奉命造白玉舞台只供她惊鸿一舞。传言此女喜赤足,太子便命人在宫内尽数铺上珍奇兽皮,换她一双玉足尘色不沾。

如此荣宠,羡煞天下。

……

“日日夜夜陷于仇恨制造的牢笼,这些年,她早已无法回头。”折扇上牡丹正艳,秋鸣啜了口碧螺春,墨玉黑瞳掩在氤氲水雾后,内中色彩讳莫如深。

“所以你暗中助她,因为你也是被仇恨所缠之人?”他淡淡问。

“澈王殿下,你可有尝过至亲之人死在你面前的滋味?”

“不,你肯定没有尝过。往日刻在记忆中的音容笑貌在一瞬变得鲜血淋漓,那些欢乐或温暖的过往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你在火海中挣扎呼喊,可是你看见了什么呢?爹爹平时随身的深深没入土中的半截的宝剑。他临死前竭尽全力想要挺起身子守护妻儿,却最终只剩下依靠这把剑支撑的气力。死在残剑旁的爹爹被杀人者割下头颅,被砍下的手还紧紧抓住剑柄。你听到了什么呢?不是悲呼也不是哀鸣,除了喉头收紧的格格声,你什么都听不到。那是一个人永远都忘不掉也挣脱不得的梦魇。”

“澈王殿下,只有没有经历过极大痛楚的人才会说这只不过是仇恨,何苦作茧自缚呢。”

折扇覆了秋鸣半张面容,他眉目温软,眼睫低垂的弧度柔和而静好,仿佛他不是在阐述一段血染的过往,而是在念诵济世度人的大悲咒。

良久,那盏茶凉,他似是惋惜地凝睇杯里打旋的茶叶,旋即莞尔作揖。

“在下有事在身,先告辞了。”

澈王不语,棋盘上棋子自损三千,玉石俱焚。

(7)

飞鸽传书。若离飞快瞟了眼信上的内容,擡高烛台将这封书信凑近烛光,信纸边角染上的黑很快吞噬了纸张的全部。秋鸣的字,还是像当日进宫时他扮作小厮送来的信上一般随意洒脱。

吹去了淡香,她退出门去,脚下步伐轻轻。香炉里的迷香足以让人昏睡三个时辰,却毫无异样之感。

青石板路漫且长,她举着烛台走进不知延伸何处的幽径,推开了那扇密门。里面有她想要的,也有秋鸣想要的——这是他们合作的原因。她放下烛台,小心将有些发黄的纸卷取出,再放了些空白的进去。用从太子轩煌处偷取的钥匙锁了门,她打了个手势,示意心腹小厮把这些证据交给秋鸣。

夜色浓重,她循着路回去,脱下一身夜行衣,重新躺回榻上。

耳边似有笙音,合眼未眠。

两日后,宫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宴,美酒佳酿,觥筹交错,笑颜真真假假,对酒间谈笑虚虚实实。本为侍妾是不该出现于此,然太子轩煌未纳正侧妃,便携若离同去。轩煌待她极好,冷清深沈的眼眸隐有柔色,她回以笑靥,佯装羞涩把酒推开。

宴席之上,她仍是无法对上那双温润如玉的眸。他就坐在离太子不远的地方,也许今日穿的不是他平素着的白衣。

从他告诉她那个澈字的时候,她便猜出,他是当今皇室仅次于太子轩煌的澈王轩澈。

她端着酒杯抿了口梨花酒,酒该暖人,却越发觉得手脚冰凉。

……

酒宴后,轩煌对她道有事在身,让她先行回府休憩。她怔怔地望进他深沈的眼睛,浮光云霭起起伏伏,什么都看不清。

离席后,她循着一条小路缓步走过,一路金桂飘香,清清甜甜。

“你将如愿以偿,可是如此做,值不值得?”

她顿住了步伐,转过身,笑容妖艳极致。“澈王这般谪仙般的人儿,应与离姬未曾相识罢?”

“就算得偿所愿,最终的结局却唯有死局。”

“死局么?不,奴家现在好得很,锦衣玉食,又受太子殿下宠爱,比花魁要好得多了。”她继续残忍地笑,笑得花枝乱颤,“比起澈王一句飘忽的诺言,转眼即忘,这些不是更实际么?澈王,当生无所依的时候,什么诺言什么知己都是奢侈之物,若离只不过选择了尘世之人都会选择的东西。”

“若离!”他声线微沈,拉住她的衣袂,“他们舍弃性命只为护你周全,是为让你生,而不是让你来覆仇来送死!”

“覆仇?不,我来此,只为了我自己,只为自己。澈王,你永远不会懂的。”

他永远都不需要去懂。去懂宁愿追随亲人死去而不愿独自背负一切的苦楚,去懂夜夜自噩梦中醒来独自哭泣却哭不出来的无助。她用手捂住他的双眼,那些震惊丶刺痛丶鄙夷丶失望,她都不会再看到。他亦不会看到她湿润的眼角,什么都不会看到。

她敛起笑意,轻轻踮起双足,唇印在他的唇上。

“澈王爷,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若离呀。”

(终)

隔着珠帘,她看到他在和轩煌道别。他终下定决心出征讨伐边关乱贼。然后,她听轩煌笑笑,道是兄弟一别,多多珍重。

他点头,笑意清淡,一盏茶时候便离开了。

珠帘微动,戴着羊脂玉扳指的手将她带入怀里,她侧眸看去,是深紫色长袖上绣着的金边龙纹。“殿下……”

“离儿,你在意他,那他留不得了。”解开她的衣襟,薄唇流连于凝霜般的肤,他的神情难以捉摸。

她笑着撒谎。“怎么会在意呢。离儿不过是在想,若澈王爷一去不返,对殿下是极为有利之事。”

“好离儿……他若不回来,父皇会很伤心的。”冰寒的眸蕴藏浅浅的笑意,轩煌吻着她耳垂轻语,“离儿,莫要背叛我。”

乌发如云,步摇未去。不知是谁在谁心口烙了一颗朱砂,繁华落尽一地旖旎。

春花散去后,只馀狼籍残红。

裸露在外的双膝枕着他为她铺下的兽皮毯,她青丝委地跪在他身前,一滴艳红顺着步摇尖端落在地。

……

两月,□□边境逆贼平定,澈王回京。

半月前,太子府上侍妾离姬,刺杀太子轩煌。

从开始的开始,花魁若离也好,太子府侍妾离姬也罢,若离演的戏,终只为了杀轩煌。以此祭奠相府百人亡魂,命以命偿,血以血还,很明白易懂的道理。只是她永不知道,这个她手刃的男子,这个与权势为伴凉薄半生的男子,至始至终,都在等她一个答案。

秋尚书陷害丞相府的证据她已全部交给了秋鸣,只待交给澈,下一任皇,洗清爹爹及相府百人的冤屈。

皇上痛失爱子,却也因太子曾经说过护她,给她保留一条全尸的刑罚。

一碗至毒,尽一生芳华。她走出宫门的时候,苍穹碧蓝百里无云,她忽然想笑,大笑,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地笑一次。覆仇结束后,她本以为这片天会美的像一场梦,却是灰白一片。放下,反而累了,倦了。

因为她杀的那个男人对她的庇护,临去前,皇上允她一个心愿。

她思索了许久。最后,她求皇上容自己再奏一曲梨花赋。

经年流转,走过了这数个无心的日月,人事物皆不是原来的面貌。那些美好的事物,洗尽铅华呈素姿,如画卷般在她眼前展开,她却在很久之前就放弃了追逐的机会。

行刑的时候,今年梨花尚未开。

她仰头,饮尽了毒酒。

未央泣不成声替她取过了焦尾,若离眼睫微颤,指尖勾起第一个音,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曲的开篇。

他来时,她正低头抚琴,指尖翩跹绘出一朵朵莲花,一缕发丝垂在肩上,侧面清妍美好。

人群中离她太远,他模糊地看见她笑了,绝丽清雅,一如一朵梨花。

她说要最后弹一曲梨花赋。

他却知道,不是。

白衣素服衣纱扬,顺着她婉娩的发,顺着她上下翻飞的五指,按弦的五指翩转着。她含笑凝着琴弦,一曲清华,倾尽她一生悲欢。

几月前种种欢喜过往浮上心头,伴着唇角艳红色的血液蜿蜒而下。一袭妖娆的红染了银色的弦,她仍是奏着,那一曲,只有他们才懂的梨花错。

没有笙的合奏,万分寂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恍惚中她似看到他。她默默地摇着头,告诉自己只是一场梦,胸口的酸涩——禁锢了那么久那么久,终于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几近将她湮没。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

涸辙之鱼……倘若我来世心愿,便是与你做这样的涸辙之鱼,你可愿么?

呵……

音色错乱,她去了,一曲还未完。

人群散尽后,只馀她,白衣红花,伴着萧瑟沈眠九泉之下。他走近她,而后,伸出手合上了她的眼睛。

次年,他独自一人立于梨花下,奏了她赠的梨花错。没有琴音合奏,笙箫也只有一场寂寥。

足前一丈新坟,刻着她的名字,上官璃。

丞相府支持他坐上皇位,奈何轩煌一心夺位,便捏造了丞相结党私营的罪,株连九族。

轩煌去后,秋尚书也因若离窃取的证据锒铛入狱,秋鸣只是冷笑。灭门之痛,他与若离都深深明白,他的恨,源于他只是尚书府养子,杀死亲生父母的,正是他日后侍奉的父亲。

褪去了龙袍,轩澈一袭雪衣蹲下身,在她坟前将替丞相平反的相关文书燃烧殆尽。

那年,梨花开的很美。

(5)

直至那夜夜深,那暗淡如水的烛光湮灭化烟,轻轻撩过容颜。夜风来散了夏日的热气,月来挥下满地银霜,拖长了一道清丽的影。若离仰头把酒,又是一杯冷酒入喉。

她沈默地执着酒觯,青丝如瀑,月华流转便是一片潋滟青光。

“若离儿饮酒都是别样风情,难怪叫人垂涎。”

一声轻笑浅然,她心下一惊,唇角浮现冷凝之色。

当初在此处安身,不过是因着楼中女子能享个清静,未料今日,竟会有人闯入此处。她向左移开三步,身形飘然若仙,许是饮酒之故,仍带些许柔媚。

纵她如此,仍是手中酒觯连带一双柔荑被人握在手中。

“你!”她微怒。

“会轻功么,难得。谁能想到柔弱的花魁姑娘轻功如此上佳?还是叫名门遗孤,更为恰当些?”那人如从夜色里走来,笑音轻慢,眼尾微挑形若桃花。

“这么说来,今日恐怕不是为见若离。”

“不错。”他笑,有几分捉摸不透的意味,“可惜你在等的人,想来是无法等到了。”

若离微笑,三分冷艳,三分娇媚。

趁那人怔楞间,她将手挣开向后退了一丈,冷道,“若离虽低人一等,却也非玩物。还请尚书府秋公子莫要为难若离,若无法向他交代,便告诉他,他愿,那么两日后,若离亲自送上门来。”

秋鸣闻言仅是挑眉,松开手去,笑意愈浓。

“若离,你所欲之物不在宫中,而在太子府。你若想清楚,我便助你一臂。”

“秋公子为何助我。”

“各取所需。”

临行去,他如是言之。不知是因他不想过多点明,还是因越来越清晰的步声,去的有些急促。

该信,还是信?既然此人得知她身份却未有所举动,多半也是可以信一次的。

“若离。”

身上镶铃璎珞叮咚脆响,她转身,一双浸了酒香花香的眼,直入夜色心中。敛去了先前张扬而出的冷意,她淡淡凝视着他,心口涩然难当。

“我来迟了些……好在你未出事。上次说过的琴谱我带了来,不知是否合你心意。”他的眼底,隐有星光闪烁。

“澈公子……”她欲言又止。

在他疑惑的目光下,她擡眸走近他,纤弱的臂,环上他的身。

他没有推开她。“若离……”

她摇摇头:“再过两日,是我二八生辰。”

将所有情绪埋入他怀,那重重叠叠翻翻覆覆的惊涛,那许许多多千千万万的桎梏,都化作了一味哑药,灼烧了她的喉。

她唯有沈默,也只馀沈默。

“我明日离京,后日定会回来赎你。”他略微顿了顿,嗓音干净而好听,馀音在夜风里回荡。“我只问,你可会后悔?”

她未应答,缓缓闭上眼。

(6)

“小姐……当真要这么做吗?”未央替她上了最后一点妆,有些踌躇地问着。镜中花容,倾世无双,顾盼秋水,浑然天成。

“我等了十几年,为的便是今日。”若离不由握紧了手上的绢书,“何况这个机会来之不易。”

未央掀开轿帘扶她上轿,长叹一声望向院中。那树棠梨,早已残了。

太子府上,她水袖盈舞,身形如燕作了那日落花。那威严的帝皇竟也抚掌称赞。若离立于庭中,静静笑着。

不错,花魁若离,舞姿天下一绝,琴音更是如九天天籁,琴只为一人而奏,今生不改。她终是负了他,在他和百馀条亲人性命之间,选择负了他。

那夜,月凉彻骨。

层层叠叠如同莲瓣的红纱后,黑丝在火色单上织出一朵朵墨色散花。红烛染泪,她颤着手攀住床沿,幽黑长睫不住抖动。轮廓相似的一张颜,不相似的,是那人如雪出尘和此人黯如凉夜的眸。

她闭上眼去,冰凉的指尖拂过她的唇,擦过她耳畔的发,再而顺着她脖颈往下探索。

她恍然明白,原来起初,她便不给自己留过退路。演完这一出折子戏,她的结局,只有死在戏台上。

轩澈回来,正是那夜别后的第二日清晨。未央独自守在门口,目光灰败,手里紧紧攥着若离那日随意勾出的同心结。

她终究没有等他。放不下过去,放不下夙愿,也放不过自己。

花魁若离离去不久,太子府上便多了一名绝色侍妾。传言此姝绝丽,一颦一笑一嗔一痴堪比洛神,太子为博其欢心,奉命造白玉舞台只供她惊鸿一舞。传言此女喜赤足,太子便命人在宫内尽数铺上珍奇兽皮,换她一双玉足尘色不沾。

如此荣宠,羡煞天下。

……

“日日夜夜陷于仇恨制造的牢笼,这些年,她早已无法回头。”折扇上牡丹正艳,秋鸣啜了口碧螺春,墨玉黑瞳掩在氤氲水雾后,内中色彩讳莫如深。

“所以你暗中助她,因为你也是被仇恨所缠之人?”他淡淡问。

“澈王殿下,你可有尝过至亲之人死在你面前的滋味?”

“不,你肯定没有尝过。往日刻在记忆中的音容笑貌在一瞬变得鲜血淋漓,那些欢乐或温暖的过往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你在火海中挣扎呼喊,可是你看见了什么呢?爹爹平时随身的深深没入土中的半截的宝剑。他临死前竭尽全力想要挺起身子守护妻儿,却最终只剩下依靠这把剑支撑的气力。死在残剑旁的爹爹被杀人者割下头颅,被砍下的手还紧紧抓住剑柄。你听到了什么呢?不是悲呼也不是哀鸣,除了喉头收紧的格格声,你什么都听不到。那是一个人永远都忘不掉也挣脱不得的梦魇。”

“澈王殿下,只有没有经历过极大痛楚的人才会说这只不过是仇恨,何苦作茧自缚呢。”

折扇覆了秋鸣半张面容,他眉目温软,眼睫低垂的弧度柔和而静好,仿佛他不是在阐述一段血染的过往,而是在念诵济世度人的大悲咒。

良久,那盏茶凉,他似是惋惜地凝睇杯里打旋的茶叶,旋即莞尔作揖。

“在下有事在身,先告辞了。”

澈王不语,棋盘上棋子自损三千,玉石俱焚。

(7)

飞鸽传书。若离飞快瞟了眼信上的内容,擡高烛台将这封书信凑近烛光,信纸边角染上的黑很快吞噬了纸张的全部。秋鸣的字,还是像当日进宫时他扮作小厮送来的信上一般随意洒脱。

吹去了淡香,她退出门去,脚下步伐轻轻。香炉里的迷香足以让人昏睡三个时辰,却毫无异样之感。

青石板路漫且长,她举着烛台走进不知延伸何处的幽径,推开了那扇密门。里面有她想要的,也有秋鸣想要的——这是他们合作的原因。她放下烛台,小心将有些发黄的纸卷取出,再放了些空白的进去。用从太子轩煌处偷取的钥匙锁了门,她打了个手势,示意心腹小厮把这些证据交给秋鸣。

夜色浓重,她循着路回去,脱下一身夜行衣,重新躺回榻上。

耳边似有笙音,合眼未眠。

两日后,宫中举办了一年一度的中秋宴,美酒佳酿,觥筹交错,笑颜真真假假,对酒间谈笑虚虚实实。本为侍妾是不该出现于此,然太子轩煌未纳正侧妃,便携若离同去。轩煌待她极好,冷清深沈的眼眸隐有柔色,她回以笑靥,佯装羞涩把酒推开。

宴席之上,她仍是无法对上那双温润如玉的眸。他就坐在离太子不远的地方,也许今日穿的不是他平素着的白衣。

从他告诉她那个澈字的时候,她便猜出,他是当今皇室仅次于太子轩煌的澈王轩澈。

她端着酒杯抿了口梨花酒,酒该暖人,却越发觉得手脚冰凉。

……

酒宴后,轩煌对她道有事在身,让她先行回府休憩。她怔怔地望进他深沈的眼睛,浮光云霭起起伏伏,什么都看不清。

离席后,她循着一条小路缓步走过,一路金桂飘香,清清甜甜。

“你将如愿以偿,可是如此做,值不值得?”

她顿住了步伐,转过身,笑容妖艳极致。“澈王这般谪仙般的人儿,应与离姬未曾相识罢?”

“就算得偿所愿,最终的结局却唯有死局。”

“死局么?不,奴家现在好得很,锦衣玉食,又受太子殿下宠爱,比花魁要好得多了。”她继续残忍地笑,笑得花枝乱颤,“比起澈王一句飘忽的诺言,转眼即忘,这些不是更实际么?澈王,当生无所依的时候,什么诺言什么知己都是奢侈之物,若离只不过选择了尘世之人都会选择的东西。”

“若离!”他声线微沈,拉住她的衣袂,“他们舍弃性命只为护你周全,是为让你生,而不是让你来覆仇来送死!”

“覆仇?不,我来此,只为了我自己,只为自己。澈王,你永远不会懂的。”

他永远都不需要去懂。去懂宁愿追随亲人死去而不愿独自背负一切的苦楚,去懂夜夜自噩梦中醒来独自哭泣却哭不出来的无助。她用手捂住他的双眼,那些震惊丶刺痛丶鄙夷丶失望,她都不会再看到。他亦不会看到她湿润的眼角,什么都不会看到。

她敛起笑意,轻轻踮起双足,唇印在他的唇上。

“澈王爷,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若离呀。”

(终)

隔着珠帘,她看到他在和轩煌道别。他终下定决心出征讨伐边关乱贼。然后,她听轩煌笑笑,道是兄弟一别,多多珍重。

他点头,笑意清淡,一盏茶时候便离开了。

珠帘微动,戴着羊脂玉扳指的手将她带入怀里,她侧眸看去,是深紫色长袖上绣着的金边龙纹。“殿下……”

“离儿,你在意他,那他留不得了。”解开她的衣襟,薄唇流连于凝霜般的肤,他的神情难以捉摸。

她笑着撒谎。“怎么会在意呢。离儿不过是在想,若澈王爷一去不返,对殿下是极为有利之事。”

“好离儿……他若不回来,父皇会很伤心的。”冰寒的眸蕴藏浅浅的笑意,轩煌吻着她耳垂轻语,“离儿,莫要背叛我。”

乌发如云,步摇未去。不知是谁在谁心口烙了一颗朱砂,繁华落尽一地旖旎。

春花散去后,只馀狼籍残红。

裸露在外的双膝枕着他为她铺下的兽皮毯,她青丝委地跪在他身前,一滴艳红顺着步摇尖端落在地。

……

两月,□□边境逆贼平定,澈王回京。

半月前,太子府上侍妾离姬,刺杀太子轩煌。

从开始的开始,花魁若离也好,太子府侍妾离姬也罢,若离演的戏,终只为了杀轩煌。以此祭奠相府百人亡魂,命以命偿,血以血还,很明白易懂的道理。只是她永不知道,这个她手刃的男子,这个与权势为伴凉薄半生的男子,至始至终,都在等她一个答案。

秋尚书陷害丞相府的证据她已全部交给了秋鸣,只待交给澈,下一任皇,洗清爹爹及相府百人的冤屈。

皇上痛失爱子,却也因太子曾经说过护她,给她保留一条全尸的刑罚。

一碗至毒,尽一生芳华。她走出宫门的时候,苍穹碧蓝百里无云,她忽然想笑,大笑,声嘶力竭歇斯底里地笑一次。覆仇结束后,她本以为这片天会美的像一场梦,却是灰白一片。放下,反而累了,倦了。

因为她杀的那个男人对她的庇护,临去前,皇上允她一个心愿。

她思索了许久。最后,她求皇上容自己再奏一曲梨花赋。

经年流转,走过了这数个无心的日月,人事物皆不是原来的面貌。那些美好的事物,洗尽铅华呈素姿,如画卷般在她眼前展开,她却在很久之前就放弃了追逐的机会。

行刑的时候,今年梨花尚未开。

她仰头,饮尽了毒酒。

未央泣不成声替她取过了焦尾,若离眼睫微颤,指尖勾起第一个音,也是她一生中最后一曲的开篇。

他来时,她正低头抚琴,指尖翩跹绘出一朵朵莲花,一缕发丝垂在肩上,侧面清妍美好。

人群中离她太远,他模糊地看见她笑了,绝丽清雅,一如一朵梨花。

她说要最后弹一曲梨花赋。

他却知道,不是。

白衣素服衣纱扬,顺着她婉娩的发,顺着她上下翻飞的五指,按弦的五指翩转着。她含笑凝着琴弦,一曲清华,倾尽她一生悲欢。

几月前种种欢喜过往浮上心头,伴着唇角艳红色的血液蜿蜒而下。一袭妖娆的红染了银色的弦,她仍是奏着,那一曲,只有他们才懂的梨花错。

没有笙的合奏,万分寂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恍惚中她似看到他。她默默地摇着头,告诉自己只是一场梦,胸口的酸涩——禁锢了那么久那么久,终于毫无保留的宣泄出来,几近将她湮没。

涸辙之鱼,相濡以沫。

涸辙之鱼……倘若我来世心愿,便是与你做这样的涸辙之鱼,你可愿么?

呵……

音色错乱,她去了,一曲还未完。

人群散尽后,只馀她,白衣红花,伴着萧瑟沈眠九泉之下。他走近她,而后,伸出手合上了她的眼睛。

次年,他独自一人立于梨花下,奏了她赠的梨花错。没有琴音合奏,笙箫也只有一场寂寥。

足前一丈新坟,刻着她的名字,上官璃。

丞相府支持他坐上皇位,奈何轩煌一心夺位,便捏造了丞相结党私营的罪,株连九族。

轩煌去后,秋尚书也因若离窃取的证据锒铛入狱,秋鸣只是冷笑。灭门之痛,他与若离都深深明白,他的恨,源于他只是尚书府养子,杀死亲生父母的,正是他日后侍奉的父亲。

褪去了龙袍,轩澈一袭雪衣蹲下身,在她坟前将替丞相平反的相关文书燃烧殆尽。

那年,梨花开的很美。

作者有话要说: 小记:

梨花错的构思,是在预备初一年级成型的。情节上不免有漏洞破绽,前半部分由于未细改的原因,略显拖沓和矫情。后半部分是改了些。

第一篇短篇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记得两三年前写下此文时,内心无比喜悦,像是藏了一个骄傲的秘密一样。毕竟今日不同于昨日了啊。

起初的构思比较简单,主题是仇恨与知音,与吟雪谣基调相同。

澈王,对他的勾勒似乎并不丰实,用尘缘的话说更像是一个见证者。

在后期改文发文的过程中,我想,或许在整篇故事里面,澈王只是一种对美好的象征而已。是若离对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可就如文中所言,她早已无力去追逐。

秋鸣——可有也可无的一个角色,但若没有秋鸣,若离的计划也不会有一个结果。在修改的过程中有一段秋鸣对灭门之夜的叙述,他的神情淡如流云,从容自若,好似说的不是自己。他已经适应,或者说已经习惯于画地为牢,仇恨已经成为了他的一部分。

主题是覆仇。

我们往往认为,放下仇恨吧,执着于缥缈的仇恨,会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对于那些经历过痛楚的人来说,他们已经不是执着,更多的是一种解脱。

在这一次次选择与拼搏的岔路口上,我们也许会舍弃许多珍贵的情谊,许多美好的人事物,就如她最后弹奏着梨花错,是错过,也是遗憾。

世界总是善恶同存。可能,只有放下心中的巨石,才会捧起阳光雨露吧。

2013.2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