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就这么戏谑盯着齐王,他要好好整治一下齐王的那些臭毛病。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xshbook.com
“父皇,咱这说正事呢?您咋又扯到儿臣身上了?”“要不咱回头再说?您先处理正事?”但齐王却神色纠结看着杨广,很想问一句,您到底还有完没完了?怎么就逮着儿臣不放了?难道您就没看出来,现在有大事要办吗?当然了,这话齐王肯定不敢说,他也很难明白杨广的用意。因为在杨广心里,朝政上的事,那都只是小事,他也有的是办法解决。杨广唯一担心的,就是齐王身上的这些臭毛病,回头会为齐王招来杀身之祸?毕竟不管怎么说,这大隋江山是要交给杨安的,杨安才是太子,是以后的大隋之主。如此情况下,杨广就得让齐王心存敬畏才行。否则他驾崩后,齐王若是还不能收敛心性,那可就要大事不妙了。这才是杨广时不时就会敲打齐王的原因所在。因为老父亲能容忍你,兄弟可就未必能了。但现在,既然齐王都如此说了,杨广也只能冷笑道:“行啊,那就回头再说。”这话说完,他便瞥了一眼托胡海,然后对着殿外禁军吩咐:“来人,将他弄醒,朕有话要问他。”“是,陛下。”殿外的禁军领命,立刻就准备拿水泼了。但齐王却抢先一步道:“哎哎,我来我来,这种事我来就行。”啪啪。齐王话音刚落,抬手就是两个大嘴巴子,狠狠抽在了托胡海脸上。看的杨广也吭哧笑了,杨雄他们更以手捂脸,都没眼看了。齐王也这才笑了笑,对着杨广说:“父皇您看,这厮醒了。”齐王肯定明白,自己今日一顿毒打免不了了。可也正因为明白,他才得让杨广开心一下,或许那样,他的这位暴君父皇,能对他仁慈些。“嗯。”但杨广却只是嗯了一声,然后就目光落在了悠悠醒转的托胡海身上。不只他在看着托胡海,托胡海也在看着他。不过也只瞬间,下一刻,当托胡海看清了杨广长相后,顿时就惊恐道:“杨,杨......”只是话还没说完,他却赶紧住嘴,然后躬身行礼道:“臣托胡海,参见圣人可汗。”托胡海此时都懵了。什么情况?我不是被太原王氏的人,给迷晕了吗?这怎么醒来看见杨广了?而且,杨广不是在朝鲜半岛吗?他何时回来的?当然即便懵,他这会也不敢放肆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可是能压的他们突厥各部族抬不起头,让他们始毕可汗都自称为臣的大隋皇帝。面对如此存在,他哪里敢放肆?“呵呵,方才不是还叫杨广吗?怎么这就圣人可汗了?”杨广也这才笑眯眯看着托胡海,然后忽然笑容收敛问:“托胡海,朕问你,你此番来大隋,干甚来了?”“想好了再说,机会只有一次,说错了,你便不用活了。”“这。”杨广的这话一出,托胡海脸色变了数变,随后才老实回答道:“回禀圣人可汗,臣此番来隋,乃是奉了我们始毕可汗之令,想和大隋的世家大族谈些事。”托胡海虽然以前是个憨货,但自从看书多了以后,他也渐渐开窍了。既然开窍了,他又岂能不清楚他们的意图,已经被大隋朝廷知晓了?尤其是他的边上,还跪着阿史那钵苾这小子呢?这小子此时,脑袋都快别进裤裆里了。这让托胡海想不坦白都难。“嗯,还算你老实。”“既然老实,朕也就不和你拐弯抹角了。”“臣服或者死,你自己选一个吧?”杨广颔首,然后才淡漠说道。这话说完,他就看向了齐王,意思是,学着点,别什么人都给他许诺,明明优势在我,为何还要给他许诺?齐王也尴尬一笑,很快就低下了脑袋。不过表面如此,他却也不觉得他父皇这一招能奏效。因为你啥好处都不给人,还想让人给你干活?那怎么可能?“臣服,托胡海愿意臣服,还请圣人可汗饶命。”但就在他如此想时,托胡海却忽然恭敬回道。顿时,齐王怔住了,不可思议看着托胡海,然后又看向了杨广。很显然他没明白,这到底怎么回事?托胡海咋这么容易就臣服了?这不合理啊。 可他觉得不合理,杨雄,房玄龄他们却觉得很合理。因为托胡海和阿史那钵苾不同。阿史那钵苾纵然出身高贵,但说到底,他也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的少年而已。可托胡海不一样。他是突厥的大部落首领,身为首领,他肯定明白,他若不臣服,他的族人会是何种下场?这才是杨广不给他许诺的原因,因为族人的安危,就是最好的许诺。“嗯,很好。”“既然你已选择臣服,那咱就说说接下来的战事吧。”杨广满意笑笑,然后才对着杨雄他们问:“众位爱卿以为,咱和突厥之间的战事,该当如何?”“回禀陛下,臣觉得,既然阿史那钵苾和托胡海已经臣服,咱完全可以利用他们,让突厥内乱,从而阻止突厥南下。”杨雄没说话,房玄龄却走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也觉得玄龄此法不错。”就连杜如晦也跟着附和。但观王杨雄却忽然道:“陛下,臣觉得没必要。”“既然突厥想战,那咱就陪他们战。”“总归咱手上还有五十万大军,况且陛下也已经回返。”“既然陛下都回来了,咱们还用的着和他们耍心眼吗?”杨雄是了解杨广的,比在场所有人都了解。故此他很清楚,杨广肯定想战。因为这本就是一位,只要你敢犯我边境,我便将你亡国灭种的铁血皇帝。面对如此皇帝,杨雄觉得,他的法子最合适。果然,就在他如此想时,杨广也已经大笑道:“哈哈哈,还是族兄知朕啊。”“依朕所见,战。”“既然他突厥想战,那咱就奉陪到底。”“不过即便战,也不能硬战。”“他们突厥可以不在乎士卒之性命,我大隋不能。”“故此朕准备,先全面防御,待高句丽战事结束,让太子和李靖一起挥师西进,一百五十万大军,一战覆灭了整个突厥草原。”“届时,东突厥也好,西突厥也罢,让他们悉数纳入我大隋版图。”“各位以为如何?”“如此倒也可行,只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让陛下落得个穷兵黩武之名声?”房玄龄他们思索了下,然后房玄龄才担心询问。“就是啊陛下,咱们到处都在征战,这恐怕对您名声有损吧?”杜如晦他们也跟着颔首,就连观王杨雄,这次也没反对。毕竟历朝历代,对这种动不动就喜欢征伐的皇帝,评价可都不高。就连秦皇汉武,也经常被人说是穷兵黩武。就更不要说其他皇帝了。“管他呢?朕只活当世。”“至于朕死后,那就不是朕该操心的事了。”“此事就这么定了,阿史那钵苾和托胡海就先返回突厥,暂时做个内应吧。”“其他事,咱们三日后朝会再议。”但杨广却一笑说道,听的杨雄他们也很无奈,然后杨雄才颔首说:“行,那就依陛下所言。”“只是陛下,您是否该册封太子了?”“正好趁着三皇子不在,咱将他册封了,如此一来,最多也就是他一人不知他的身份罢了。”“这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也都能安心了。”杨雄其实早就在琢磨此事了,只是皇帝没回来,他也没办法。但现在既然皇帝回来了,他肯定得建议一下了。甚至就连房玄龄他们,听到这也都眼前一亮说:“对啊陛下,趁着三皇子不在,赶紧册封太子。”“总归现在朝中,知晓三皇子存在的文武大臣也有不少,完全可以册封了。”若说杨雄只是建议的话,那么房玄龄他们,可就是热切期盼了。毕竟他们才是太子党,是太子心腹。既然是心腹,他们肯定想让杨安的太子之名,落到实处。“册封太子?”“这倒也确实是个机会,只是这么大的事,太子不露面合适吗?”“而且还有太子印玺宝册要接,他不在,谁来接?”但杨广却有些迟疑了。他倒是不反对现在册封杨安为太子,甚至他也觉得这是个机会。可关键就在于,杨安本人不在,太子的印玺宝册没人接呀?“这有甚不合适的?”可房玄龄他们却一笑,然后房玄龄才解释说:“三皇子为国征战,这本就属于特殊情况,无可厚非。”“至于说太子印玺宝册没人接这事?”“臣以为,可以让人代接,陛下觉得呢??”(册封太子,一般来说确实需要本人在场,但特殊情况也可不用,只要有人代接印玺就行,比如明宪宗,唐肃宗,还有汉朝几位幼年就被册封的太子,都是他人代替的,这些咱是查了资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