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作家灿川长篇小说:天选之子 > 第三章:学业的压力(一)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三章:学业的压力(一)

淳朴者是何等有福,他们如同大地上默默生长的麦穗,谦逊而宁静。在这个纷繁复杂、喧嚣浮躁的世界里,他们内心纯净,不为名利所扰,不为虚荣所困。

因为他们享受着极大的宁静,这份宁静并非来自外界的寂静无声,而是源自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们不追逐浮华的表象,不陷入无休止的争斗,只是简单地生活,真诚地待人。

淳朴者的世界里,没有勾心斗角的算计,没有虚情假意的应酬。他们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温暖的阳光和善良的微笑。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恩赐;每一次真诚的交流,都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1983年的蒙城,农村是一幅淳朴而宁静的画面。正像一个淳朴的人一样,不争不抢的坐落在淮河岸边,顺应时代述说着属于自己的脉络。

田地里,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农民们戴着草帽,弯着腰,手中的镰刀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土坯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间地头,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村里的小道上,孩子们在追逐嬉戏,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老人们则坐在门口的石凳上,一边唠着家常,一边做着手中的针线活。

而城市里,街道并不宽敞,两旁的建筑多是低矮的楼房,墙壁有些斑驳。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卖着各种生活用品。自行车的铃声清脆地响着,人们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行色匆匆。工厂的烟囱冒着浓烟,机器的轰鸣声显示着工业的发展。清晨,国营早餐店门口排起了长队,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香浓的豆浆,为人们开启新的一天。傍晚时分,路灯昏黄,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忙碌,陆续回到家中,小小的窗口透出温暖的灯光。

在这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蒙城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有胆识的年轻人开始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寻找机会。城市中的工厂引进了新的技术和设备,生产效率逐渐提高。政府鼓励个体经营,一些小商贩在街头摆起了摊位,售卖着各种新奇的商品。

在农村,也有了新的气象。政府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农民们开始尝试新的种植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一些村庄通上了电,夜晚不再是一片漆黑。

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人们的生活也在慢慢发生着更加巨大而美好的变化。

初心一家也发生着变化。初心的两个哥哥,初阳和初辉,都是小学毕业后就早早地踏入了社会。他们在蒙城县里一位亲戚家开的小商场里谋生计,十七八岁就跟着搬运货物,为生活奔波。

初阳身材高大,魁梧健壮,那宽厚的肩膀仿佛能够扛起整个世界。他迈着大步,扛起货物时就像一阵风一样疾驰而过。然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别无选择,只能在这商场里日复一日地扛着沉重的货物。

每次汗水湿透他的衣衫,初阳的心中总会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怨气。他性格中总有那股不服气,他执拗地认为,今天这一切的不如意,都是因为家庭的贫困,还有那个从小就多病的弟弟初心。在他心里,仿佛一切的苦难源头都指向了父母,“假如自己有一个好父母,能供我读书,给我创造好的条件,我不至于这样出苦力!”他时常在疲惫不堪时这样愤愤地想。

初辉则与哥哥的想法截然不同。争第一,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没能继续读初中,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时常后悔当初没有更努力一些,没有坚持继续学业。但他也明白,再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因为家庭的贫困,没有更多的钱供他们上学。于是,他只能利用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如饥似渴地读着一些书,试图从书中寻找那曾经失落的东西。

哥俩就这样在商场里埋头苦干着,时光悄然流逝。

商场里,人来人往,嘈杂声不绝于耳。初阳扛着沉重的货物,步伐坚定却略显沉重。他的额头青筋暴起,汗水如注般流下,打湿了他的脸颊和脖颈。“哼,都怪这该死的命运!”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在心里抱怨着。

初辉在一旁帮忙整理货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和坚定。他趁着工作的间隙,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书,快速地看上几眼,又赶紧放回口袋,继续投入工作。

夜晚,商场打烊后,哥俩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在回住处的路上。亲戚为他们准备了一处简陋的房间,路灯昏黄,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初阳踢开路上的一颗石子,愤愤地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希望了!也只能干苦力了。哎,没学历没文化,到哪里人家都不要啊。”

初辉停下脚步,看着哥哥说:“哥,别这么说,咱们还年轻,还有机会。也可以没事多读一点书的。”

初阳冷笑一声:“机会?我就不是读书的材料,爹妈生我,又不让我是读书的材料,你看他们自己活的多艰难?你看看咱们,除了卖力气还能干啥?”

初辉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说:“哥,只要咱们不放弃,总会有出路的。”

初阳没有回应,只是闷头继续走着。

就这样,几年的时间匆匆过去了。初阳的肩膀似乎更加宽厚了,但眼神中的怨气却未曾减少。初辉依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心中的希望之火从未熄灭。

初心自幼体弱多病,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才读完了小学。身体比过去有所好转,依然是时不时的生病。不是感冒,就是鼻炎肚子痛,湿疹也是经常的犯。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初月和初星,也都在上小学。

父母看着初心那单薄无力的柔弱多病的身躯,想着他实在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便打算再去玄风道长那求求,学个中医,将来也好有个出路。

怀着满心的期望,这个夏天,父亲带着初心再次来到了玄风真人的住处。玄风真人再仔细打量了初心一番,缓缓说道:“不是我不收他为徒,这孩子目前时机尚未成熟,且他文化水平有限,只有小学文化,中医知识博大精深,且和修道联系在一起,没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学起来怕是困难重重。”

父亲听了,脸上的希望瞬间黯淡下去。

玄风真人看他们那么失望,接着说:“这样吧,每年你让这孩子寒暑假都过来一趟,跟我住一段时间,我教他一些简单的针法,未来,或许这孩子能用上。从他的面像看,这孩子一生多灾多难,大起大落,要历经很多劫难,这也是修行人,需要走过的路,不知道这孩子能不能闯过去这些关。我们叫他红尘劫。”

终于说动了玄风真人,让初心留下来,不是徒弟,只是给他讲讲中医入门的基础知识,还有,玄风真人开始用中草药给初心调理疾病。

他将这两个药方,要初心去镇上抓齐。

安和脏腑丸方:

茯苓、桂心、甘草(炙,以上各一两)、人参、柏子仁、薯蓣、麦门冬(去心,以上各二两)、天门冬(四两)。

将这些药材捣碎筛成散剂,用白蜜调和成丸,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一日两次,用松叶、枸杞等药煎汤送服。

滋润气液膏方:

天门冬煎(五升)、黄精煎(五升)、地黄煎(五升)、术煎(五升,以上煎剂,各自煎好后混合)、茯苓(二两)、桂心(二两)、薯蓣(五两)、泽泻(五两)、甘草(三两,炙)。

将这些药材一起捣碎,用细绢筛得极细,放入上述煎剂中。再加入炒熟的芝麻、杏仁屑三升,白蜜二升,搅拌至浓稠,放在热水中煮,不停地搅拌,直到成为膏状便停止搅拌,然后捣几千下,用密封容器贮存好。每次取出少量服用,每天早晨取一粒如李子核大小的膏丸,含化咽下,一日三次。

初心每天按要求吃着药,并按要求做功,他身体虚弱的症状也慢慢好转。

这期间,来想拜师的人,络绎不绝,玄风真人,都没有直接收徒。

这一天,在一座云雾缭绕的仙山之上,玄风真人正襟危坐,对着一众前来求师的人缓缓说道:“师傅与徒弟需要缘分。”

站在人群中的初心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顿时紧张起来。他知道,他自小就愚钝,

说话晚,走路晚,又体弱多病,尤其六岁时候,又一场摔下树的重伤,至今下身还隐隐作痛,老样子,当这道长的徒弟是难了。

但他又紧紧地攥着拳头,目光坚定地望着玄风真人,暗暗想道:“只要我肯努力,未来我一定要做他的徒弟。”

从这一天开始,初心便踏上了被玄风真人考察的漫长之路。玄风真人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默默地观察着初心的一举一动。

初心每日清晨便起床修炼,把真人教他的简单打坐要领,按部就班的坐着,上午,真人教他读《黄帝内经》,不是简单的读,要他在这个假期把黄帝内经读个几十遍,到上百遍,下午,做些简单的动功,走聚能功九宫格等动作。

每天清晨两三点钟,初心就起床静坐,他发现,渐渐的小腹开始发热,这热量,一天大似一天,一天比一天热,全身发热,双脚,双腿,小腹,腹腔,一直到头部。最后这热量顺着后背往上走……

玄风真人也不多解释什么,只是让他照做,不要问,练就行。

初心从不偷懒。玄风真人有时会在暗处悄悄观察,看到初心的勤奋,微微点头,但脸上依旧没有过多的表情。

有一次,道长组织了一场试炼,要求求学的弟子们在艰险的山林中寻找一种珍贵的草药。初心在途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陡峭的山坡、凶猛的野兽,还有复杂的迷宫,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同去的五六个人,都中途放弃,当他历经艰辛带着草药归来时,玄风真人看着他疲惫但坚毅的眼神,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可依然没有松口收徒。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位师弟练功时走火入魔,他张牙舞蹈,面带紧张,满脸是汗,连声喊到:“妖怪,妖怪,好吓人的妖怪,一条大蛇,直奔我扑过来。”情况危急。初心毫不犹豫地对他说:“不要害怕,凝神入下丹田,观照下丹田就行,一会就好了。”

玄风真人得知此事后,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了初心几句当时的情况,便不再多言。心里却在想:“这孩子悟性到很高,我并没有认真教他内守,他竟然能够自己领会到。这孩子,有慧根。是个修道的材料。”

初心心里有些失落,他不明白自己还要经历多久的考验,才能得到玄风真人的认可。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依旧每日精进修行,秉持着善良正直的心对待师兄弟们。

日子一天天过去,初心的心境在这漫长的考察中愈发沉稳。而玄风真人也在这时间的流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着初心的品性和潜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