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pc和鸡
见魏明对桌子上的东西感兴趣,李爱国道:“我爸给我买的,算是对我这次跟你成功合作的奖励,别看这是一台计算机,但其实价格并不贵,这一套还不到两千刀。,x`x!k~a!n_s`h?u^w?u\.-c*o`m+”此时摆在台面上的这台白色机器名叫ib5150,也被称作“ibpc5150”。pc,个人电脑,这个词的盛行就是由这款电脑开始的,从此人类真正进入了个人计算机时代。这显示器,这主机,这键盘,跟后世的个人电脑已经没什么差别了。以前ib和苹果等各公司也推出过所谓的个人计算机,但ib5150无论从体积,价格来讲都是划时代的。本来ib预计五年销售20万台,结果一年就达到了24万台的销量。再加上其开放式架构和软硬件生态催生了兼容机产业,直接推动pc普及化,从此之后pc才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而和ibpc一起进入市场的还有微软的s-dos操作系统,微软也正式进入了操作系统业务,开始正式起飞。不过这时的个人计算机可玩性太差了,应用程序少得可怜,现在微软连word和excel都还没鼓捣出来呢。“所以你爸为什么要买这么一个大家伙,还千里迢迢弄到了中国”魏明好奇。“我爸说当计算机小到可以进入千家万户后,世界的潮流肯定会围绕着它展开,让我一定把计算机学好,就像学好一门外语一样重要。”李爱国道。魏明点点头:“我跟你爸想到一块去了。”随后李爱国还邀请魏明操作一下这台魏明眼中的古董机,这台pc对魏明来说还比较陌生,他玩电脑的时候是90年代中后期了,用的都是联想的组装机。嚯,这键盘够沉的,魏明掂了掂,差不多能有五斤,未来一台笔记本电脑的重量。鼠标早就发明出来了,但这里是没有的,这时鼠标才刚开始商用,要等到苹果将其发扬光大。因为微软还没搞word和excel,现在这台pc使用的是电子表格软件visicale和文本输入软件easywriter,魏明主要试用了一下打字功能。不仅可以创建新文档,还能进行编辑和打印,如果自己写英文小说的话,倒是比用纸笔方便不少。魏明不禁有些心动。然后他噔噔噔下楼,借门卫电话给生产管理处打了个电话。“叔,你在上班啊,那太好了,你能不能来一趟勺园新楼,给你看个好东西。”在等待魏平安的过程中,李爱国又向魏明展示了一下他带来的关于r.why的报道,魏明看到了英国的艾尔顿约翰,前披头士的保罗麦肯特尼,还有美国的迈克尔杰克逊都对自己评价颇高。李爱国不禁好奇魏明打算什么时候写他的第三首歌。“我从我爸那里听说,ca很重视跟你的合作呢。”魏明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这里的旋律已经被那场慈善晚会掏空了,我现在更想写小说。”然而写完《阳光灿烂的日子》后,魏明再次陷入了选题上的迷茫,还是先把《侏罗纪》三部曲的坑填上吧。魏明跟李爱国聊着,又有几个提前返校的留学生过来,有男有女。正当魏明切换着英语中文跟留学生交谈之际,魏平安过来了。魏明当即让他看看ib5150。“这是电脑”“对,个人电脑,ib这个月刚刚发售的新款,李爱国买了一台带过来了。”魏平安当即坐下,并不陌生地敲击着键盘。\j*i?a,n`g\l?i¨y`i*b¨a\.·c`o¨m¢去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招了一个软件短训班,平安叔在和王选教授开办了方正公司后就成了这个短训班的插班生,疯狂汲取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这会儿他说不定比魏明还内行。“这,这也太方便了吧!这个多少钱”李爱国道:“不包括显示卡和黑白显示器的售价是1565美元。”几个来自亚非拉贫困国家的留学生听到这个价格立即离电脑远了一些,这简直就是天价啊,赔不起赔不起!然而魏平安却说:“这也不贵啊。”他之前就接触过一些所谓的个人计算机,价格可比这个高多了。走出勺园后,魏平安问侄子:“你是想让学校采购一批这种计算机,壮大计算机系的实力”魏明摇摇头:“我想的是,方正能不能自己做这种pc,这方面的市场应该非常有潜力。”“啊,我们自己做这玩意儿科技含量应该很高吧”魏平安本能地认为难度很大。“科技含量肯定是有,但没你想的那么高不可攀,而且一开始肯定要走组装的路子,考验的是工艺水平。”联想公司是在89年开始卖pc的,然而在联想之前还有一个长城牌电脑,他们在85年就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长城0520ch。所以鉴于魏明对未来的了解,他对平安叔做出了这样的提议,但最终还是要所有领导班子决议才行,他并没有笃定地说一定就能赚钱。因为这件事一是投入巨大,北大方正这样的校办单位不一定能有那么大的魄力进行投资。二是就算做出来了,最终公司能不能成功也是两回事儿。长城和联想前后开发了自己的电脑,然而前者背景那么硬,最终却以亏本破产告终,而联想在21世纪初几乎成了民族企业的代名词,最后还反过来收购了ib的pc部。不考虑姓柳的人品,在很长阶段,这个品牌都很有市场,哪怕到了2025年,依然是国产电脑品牌的第一名。所以并不是起步早就肯定能笑到最后的。建议已经给到了,魏明甚至还提到了一个叫王安的美国华人,他也是未来的全球华人首富,王安电脑曾经在美国风靡一时。虽然他因为策略失误,在ib大力发展个人电脑之际拒绝开发此类产品,从而没能赶上新潮流,但王安电脑公司的技术积累还是不错的,如果方正要做pc,可以试着接触一下。当然倪光南先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性人物,联想起家靠的就是他,只不过他这会儿还在国外做访问研究员呢,可以暂且按下不表。今天看到ib5150,魏明就有一种新时代即将开启的感觉。所以回家后他打开稿纸,写了一篇《黑猫警长》新故事,并准备在这里面继续科普电脑和互联网概念。电脑市场的巨大潜力,互联网功不可没,互联网的普及也让电脑成了智能手机时代之前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不过现在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还没诞生,魏明这种行为算是科幻预言,可话又说回来了,很多人就是把《黑猫警长》当科幻小说看的。比如海南的马化藤小朋友,10岁的他渴望星空,也热爱科学,《黑猫警长》系列教会了他很多新奇的动物知识。至于爸妈说魏什么就是魏明,还为四川灾区募捐了1.5亿港币,这就不是他能理解的了。这天小化藤等待已久的《儿童文学》8月刊终于通过邮政寄了过来。打开目录,童话专栏那里最醒目的就是魏什么的《黑猫警长》和郑渊捷的《魔方大厦》。`d?u!y?u-e!d~u?.·c\o/m′他书桌上的那个魔方就是因为看了《魔方大厦》才买的。先看《黑猫警长》,这一章的标题很有意思,叫《下蛋公鸡》。讲的是一只公鸡丢了蛋,它找上森林派出所报警,然而他的供词出现了问题,它说这蛋是它自己下的,对自己非常重要,而所里的新警,来自兔子屯的兔子朱迪怀疑这蛋是公鸡偷的,它是在贼喊捉贼。小化藤笑嘻嘻,公鸡怎么可能下蛋呢,肯定是偷的。可公鸡却不肯解释为什么它一只公鸡却能下蛋,于是报案者被暂时关押,成了嫌疑人。后来还是黑猫警长出手,他走访了自己的线人,曾经蹲过大牢,如今洗心革面,且足智多谋的红狐狸尼克。尼克凭借自己多年的吃鸡经验告诉了警长一个鸡圈的秘密。原来母鸡是可以变成公鸡的!当一个鸡群里没有公鸡的时候,这群母鸡下的鸡蛋无法受精,也就无法孵出小鸡。为了族群的延续,这时需要有一只母鸡勇敢地站出来,通过调节自身激素把自己从母鸡变成公鸡,来延续族群的繁衍。这也就是魏什么在《侏罗纪公园》里曾提到的“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而报警的大公鸡它原来其实就是母鸡,而那颗蛋是它在母鸡时期下的最后一个蛋,非常具有纪念意义。所以当蛋丢了后它非常着急,可又羞于提及自己曾是母鸡的过往,毕竟万一让自己的孩子们知道了,它们会怎么看自己,叫爸不合适,叫妈也不对,叫大姨……总之真相大白后,兔子警官朱迪向公鸡大姐道歉,而黑猫警长经过认真排查,确定这只鸡蛋极有可能是被一只耳偷走的。一只耳已经有两期没露面了,小读者们还怪想它的。后来证明果然是一只耳干的,而就在黑猫警长摸到了它藏身的地方,眼看就要把这个贯穿了十几期的顽强反派捉拿归案的时候,咔,故事戛然而止了!马化藤意犹未尽地翻开这个故事的最后一页,然而熟悉的“请看下期”并没有出现。在故事最后,有一封“魏什么哥哥写给小朋友的信。”他告诉读者小朋友们,因为《黑猫警长》已经在《儿童文学》连载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了让更多优秀的童话作品能够在这里展示,从九月份开始,警长的故事将不会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了。“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搬了新家,只需要订购新创刊的《童话大王》杂志,就能看到《黑猫警长》的后续故事,而且还有魏什么哥哥的一部童话新作,《童话大王》是一部专门连载中长篇儿童故事的刊物,欢迎订购!” 后面还有邮局订购方式,而《魔方大厦》后面也有郑渊捷的搬家通知。见到竟然还有魏什么的新作,小化藤立即央求妈妈给自己订杂志。“那儿童文学还订吗”妈妈问。这时候全国肯定有很多小朋友将要面临这个艰难的选择,他们看这个杂志最吸引自己的就是《黑猫警长》了,但要说其他作品全无吸引力也不可能,只是没有《黑猫警长》这么有趣,能让小朋友如此长情。但一本刊物两毛五,而且每月都买,一年就是三块钱,还挺值得掂量掂量的。自从被魏明赠送了亲笔签名的小说后,宿迁的东子父母就毅然拿出了两毛五,每月给儿子和女儿订购《儿童文学》接受文学的熏陶。不过看完魏什么给小朋友的信后,他们果断取消了《儿童文学》,以后就订《童话大王》了。《下蛋公鸡》这个故事来源于魏明在农村的真实经历,还是老魏告诉他原理的,而全国几十上百万的小朋友看完《黑猫警长之下蛋公鸡》后,纷纷央求父母带自己去乡下看鸡,想看看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但有一个读者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他是一个朝鲜族小伙子,还是一名舞者,名叫金星,14岁的他也是《儿童文学》的受众。不过他在看完这个故事候首先想到的问题去:那公鸡能变成母鸡吗三天后,魏明完成了新的一篇《黑猫警长》,交稿的时候他直接去了《童话大王》的办公室。就跟《儿童文学》在一起,不过房间小得多,只有一间二十多平的办公室,除了吕晓燕和郑渊捷外还有三个编辑,但没有专门的美工。在这里魏明看到了《童话大王》的排版情况,比《儿童文学》页数略少,但漫画非常吸睛,晓燕婶最终决定让《假如历史是群喵》上。她还告诉魏明:“我们决定9月10号的时候发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巧了,《十月》也是下个月十号,到时候魏明和魏什么同日发新作品。魏明问:“首印数确定了吗”“还没,我们一直在等邮局的订购消息,不过我觉得10万应该不成问题,我昨天去过小学做调查,其中有一半的《儿童文学》用户表示为了《黑猫警长》和《魔方大厦》准备订阅《童话大王》,这一半里的一半甚至已经行动了。”对于销量,吕晓燕非常乐观,只要《黑猫警长》一直写,就不愁没人看。魏明:“其实还有一个利好消息,魔都美影厂来信告诉我,说是《黑猫警长》第一集的动画已经做出来了,9月初将会正式播出。”“哎呀,那可太好了,喜子和乐乐早就念叨这事儿呢!”喜子纯粹是爱猫,而乐乐还是《黑猫警长》主题曲的演唱者,就那个“啊啊啊黑猫警长”。从编辑部出来后天色已晚,魏明直接回团结湖。雪姐这会儿正在厨房忙碌,戴着围裙很有贤妻良母的范儿,客厅电视上还有暂停的录像带《侠女》的画面。魏明从后面抱住,头抵在她肩膀上撒娇。龚樰扭了扭:“别闹,茶几上有霖姐来的信,你去看看。”“你看了吗”“写给你的,我才不看。”魏明拍了屁股一下,把信拿了过来,当着龚樰的面先扫了一眼,确定没什么,这才开始念。“大帅哥,见字如面……”龚樰立即侧头瞅了一眼信,什么大帅逼,明明的“坏小子”。信上主要是告知一下《杜十娘》已经开始拍摄,信里还夹带着一封她穿戏服的照片。另外朱霖还提到了龚樰。“小雪应该还在团结湖吧,你们俩给我悠着点,一定做好安全措施。当然,如果是安全期的话不做措施也没关系,我是学医的,这个听我的。”龚樰又去看信,真是个坏小子啊,根本没有后半段,不过霖姐的叮嘱很有必要,他们最近日日夜夜日日,确实有些不节制。但其实两人的精神气色都更好了,尤其龚樰,显得更加娇嫩了,仿佛只有二十出头。吃完饭,该来的操劳肯定是少不了的。然而就在两人刚刚收了神通,突然电话铃响。“都这么晚了”魏明嘀嘀咕咕去接电话,然后放下电话赶紧穿衣服,“彪子电话,燕子要生了,我得跟过去看看。”龚樰忙起身:“我也去吧。”魏明点点头,看向窗外:“他们好像已经下来了。”这次燕子生产,不仅正主赵德彪在,魏明和梅文化也义不容辞的出现了,魏明身边还跟着一个龚樰。燕子一看,卧槽,同居了啊!她一激动,裤子就湿了,羊水破了!为了这一天彪子提前准备了一辆挎子,就那种挎斗摩托车,燕子坐在斗里还安稳些。云云挺着大肚子目送三辆摩托车离开,再有两个月就轮到自己了。到了医院半小时后,黄湫燕看着那个皱巴巴的婴儿,一脸轻松道:“就这,也没多难嘛。”彪子已经泪满襟了:“刚刚你叫的那么大声,我都吓死了!”“行了,看看你闺女吧。”彪子瞅了一眼,然后又瞅了一眼:“不是,她怎么长得,这么这么……”“丑你就直说,”黄湫燕不满道,“还不是随你。”“那有没有办法补救啊。”“让她多看看美女吧,说不定会有效果,你可以让龚樰同志抱抱她。”黄湫燕提议。“那可以。”当彪子把孩子抱出来后,现场唯一的女性龚樰自然接过了襁褓,她大姐大哥家的孩子她都抱过,不算生手。魏明问:“彪子,孩子名字取好了吗。”彪子:“取好了,我想着儿子就叫赵子龙,女儿就叫赵子凤。”梅文化逗着孩子:“咯咯咯,小凤小凤。”彪子道:“我们有小名,叫九儿。”魏明不解:“咋来的九儿啊”彪子嘿嘿一笑,挠着后脑勺道:“因为是在九寨沟怀上的啊,所以就叫九儿了。”嗯,这很合理。不多一会儿,燕子被推出来了,看着闺女被龚樰温柔地抱着,身上满是母性光辉,这个朱霖党都有些想骑墙了。接下来彪妈和燕妈都来了,魏明他们也可以撤了。晚上睡觉魏明抱着龚樰,而龚樰却还在回味抱着那个小生命的奇妙感觉。这要是自己生的肯定更奇妙吧。第二天魏明中午回华侨公寓吃饭,正好碰见邮递员,有他的国际信件。这次是从日本来的,佐田雅志来信称他已完成了《初恋》这首歌的日语作词工作,另外他还要恭喜魏明完成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慈善演唱会。这件事的影响力已经远达日本了,佐田雅志看到后等不及歌曲录制完成就给魏明写了这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正好,魏明当即准备给他回信,自己在演唱会上写的那些歌曲,有几首是可以卖给日本乐坛创收的,留着也是浪费。第二天魏明又收到了来自香港的快递,是阿敏寄来的一大包《明天会更好全球华人心连心》演唱会专辑,因为一盒磁带不够用,用了两盒磁带才收录完全。另外她告诉魏明,报纸上票选的结果是:《明天会更好》是那晚最让香港居民难忘的歌曲。阿敏太贴心了,寄来了十几组磁带,正好魏明可以拿来送人,雪姐、霖姐都安排上,彪子小梅也少不了,小红马上要开学了,也可以拿到学校去装逼。而其实在这东西寄到燕京之前,在深镇,已经有一船一船满载着这组磁带的小渔船通过海上路线进入大陆,然后又被以每盒10块,一组18块的高价卖给了当地的广东人。就这还供不应求呢,有些人买了之后立马就加价卖了出去。这里面广东人最熟悉的就是《明天会更好》和《万里长城永不倒》。前者是因为有大陆版,而后者是因为此时他们偷看的丽的台正在热播那部《霍元甲》。这部剧在香港,在香港旁边的深镇等地全都大爆特爆,而tvb的《飞鹰》果然毫无招架之力。与此同时,在香港,一本名为《狂人漫画》的漫画杂志开始利用原来《喜报》的渠道出现在香港各大报刊亭和学校周边的书屋(昨天保底,可算是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