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疾驰而来,马蹄声轰鸣,震得地面微微颤抖。这匹马浑身汗湿,肌肉紧绷,显然已经奔驰了极远的距离,但依旧保持着惊人的速度,仿佛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都在为这紧急的任务拼尽全力。
马背上的骑士身着紧身劲装,头戴钢盔,脸上满是汗水与尘土,但双眼却如鹰隼般锐利,紧紧盯着前方。
他手中紧握着一根长长的马鞭,不时地抽打着马臀,催促着这匹已经疲惫不堪的坐骑再快一点,再快一点。
“八百里加急!行人回避!”骑士的喉咙里发出沙哑的呼喊,声音虽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沿途的百姓和商贩听到这声音,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惊恐地望向这匹疾驰而来的快马,迅速让开道路,生怕被这匹失控的野马撞上。
快马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穿过人群,直奔襄阳城而去。
襄阳城的守卫们见状,连忙打开城门,放这匹快马进城。快马没有丝毫停顿,直接冲入城内,沿着宽阔的街道一路狂奔,直奔湖广总督府而去。
湖广总督官文,为了远离武汉的太平军,已经将自己的湖广总督府从江陵搬到了襄阳。
这已经是他五天内收到的第七封急报了。
新任命的四省总督张亮基一连发了六封急报,请求官文从湖北出兵从侧面袭击陈玉成的老巢庐州。
同韦俊达成默契的的官文却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
毕竟他同韦俊达成了默契,双方不互相攻伐。
他若是出兵偷袭陈玉成,这可是属于违反协定,保不齐韦俊立马就发兵攻打湖北。
官文自然不会没事找事,给自己找不痛快。
毕竟此时七省捻匪围攻的是他张亮基。
此时官文一边哼着小曲,一边享受着侍女给自己捶肩捏腿的放松,好不惬意。
魏师爷突然跑进来说道:“东翁,大事不好了!”
官文这才不情愿的睁开了双眼!
“慌什么,张亮基奈何不了本督!”
魏师爷说道:“这回的消息是怡亲王从京师发来的,说是张亮基在皇上面前将总督大人给参了!”
“皇上震怒,已经下了严旨,要总督大人发兵配合张亮基,怡亲王的意思是总督大人提前发兵,不给张亮基告黑状的机会!”
事到如今官文也不得不发兵配合张亮基了。
如今他麾下也已经没有啥大将了,只能下令江宁将军都兴阿同湘军悍将鲍超,率领大军去袭击庐州。
算是给咸丰皇帝一个交代。
作为傅善坤安插在官文身边的内应,魏师爷第一时间就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武昌的韦俊。
韦俊深知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此时陈玉成的主力正在配合捻军一起攻打淮北的宿州同颍州。
若是官文的这支人马真的直扑庐州,那么他的后方可就危险了。
韦俊一面派人将消息送给在安庆驻守的傅忠信,同淮北的陈玉成。
一面点齐人马陈兵汉阳,并放出风声,要西进夺取江陵。
得到消息的官文吓坏了,尽管他韦俊一直在打默契,但他可没有停止对情报的侦查,这半年多以来韦俊厉兵秣马,已经将武昌、汉阳同黄州三府,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随着美国人在武昌大肆收购茶叶,韦俊也赚取了不少银子,又有各合作社提供的粮食。
虽然地盘没有扩张,但是实力增强了不少。
如今他手中有正规军五万人,此外各地的合作社还有大量预备役士兵,仅仅登记在册的预备役就有8万人。
也就是说只要韦俊愿意,他随时可以拉出13万大军。
而官文手中的所有的八旗、绿营、团练加在一起也就只有3万人,仅仅只是韦俊的一个零头。
听闻韦俊陈兵汉阳,他立刻吓破了胆。
“魏师爷,赶快通知都兴阿同鲍超二人回师,退保江陵。”
原本黄州是通往庐州最近的路,不过此时这里被韦俊占据,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都兴阿同鲍超决定借道河南信阳去进攻庐州。
魏师爷紧赶慢赶,终于在信阳追上了他们的大家。
听到官文的调令之后,鲍超怒骂道:“行军打仗岂能如此儿戏,怎么可以朝令夕改?”
魏师爷说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长毛即将攻打江陵,总督大人不得不防!”
鲍超说道:“即便是长毛真的攻打江陵,我们此时回去也已经来不及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最终决定都兴阿率骑兵回援,鲍超继续带兵进攻庐州。
为了避开太平军的阻击,鲍超率军连破麻埠、霍山、舒城后,率七千余众进逼庐州附近的三河镇。
三河镇位于丰乐河、杭埠河、马槽河交汇处,地当水陆要冲,太平军在这里构筑城墙,外筑砖垒9座,凭河设险,以屏蔽庐州。
鲍超率部抵三河外围后,分路进攻城外各垒。太平军守将吴定规指挥所部依托砖垒顽强抗击,毙敌千余后撤入城内坚守待援。
湘军大举来犯,吴定规即向正在苏北的前军主将陈玉成频频告急。
陈玉成闻报后决定率部兼程往援,并奏调安庆的傅忠信部同往。
由于魏师爷的消息,傅忠信早就做好了准备。
陈玉成赶至三河镇西南15千米的金牛镇,之后傅忠信赶到三河镇东南12.5千米的白石山。
两支大军号称10万,连营数里,截断了湘军的退路。
鲍超连胜气骄,面对太平军强大的援军,拒绝采纳部将退守霍山的建议。
反于深夜派7营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夜袭金牛镇,企图侥幸取胜。
陈玉成抓住湘军冒险出击这一有利战机,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战,而以主力抄袭湘军左翼的后路。
次日凌晨,大雾迷漫,咫尺莫辨,陈玉成部迅速击溃了左路湘军,并乘胜切断中、右两路湘军的归路,将敌围困在烟筒岗一带。
这时,傅忠信部闻讯赶来参战,吴定规部也自镇内出击,三支太平军相互配合,分割穿插,聚歼敌人。
鲍超得知大队被围,便亲率4营前往救援,连续冲击数十次,亦无法突破太平军的包围圈,只得撤退回营,闭壁坚守。
这时太平军已多路逼近,守垒湘军已无斗志,7座营垒迅速被攻破。
鲍超突围后,陷入泥淖中,被太平军击毙。
之后太平军将其余营垒逐一攻破,全歼鲍超部,取得了三河镇大捷!
感谢各位书友的月票、推荐票、评论、打赏、追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