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穿越,傻太子逆袭终成皇! > 第11章 叔祖父刘孚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刘衍这两天都有些心神不宁,元日那天日蚀,一直是心头的疙瘩。

虽然自己心头不信什么上天惩罚的学说,但表面上却不得不信。

而大臣也写了许多奏章,大多数都提到了日蚀的事情,提到了要祭天,才能免除日蚀带来的灾祸。

这些大臣的心里也未必信,但表面却都要信。

当然也不免有人借机在私底下诽谤朝政。

好在此时尚在正月,按照惯例,朝会要等十五以后。

但祭天的事情势在必行,只有通过祭天,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所以刘衍单独召见了最信任的四个大臣探讨。

太宰刘孚,大将军刘亮,太保何治,齐国公太尉司马北。

这四人,刘孚年纪最大,九十三,是刘衍爷爷的亲弟弟,看着刘衍长大的,从小不听话,还被揍过不少。

所以刘衍对刘孚,至今心里都有些忌惮,但却是十分尊敬。

朝中要有人敢于提反对意见的,那非刘孚莫属。

刘亮是刘衍的堂叔,年纪比刘衍大了十多岁,可以说是带着刘衍长大的。

年轻时和刘衍一起南征北战,多次救过刘衍的性命。

景朝建立后便被刘衍封为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

何治年纪也不小,快八十,既是刘衍小时候的老师,又曾担任侍中,处理国家政事经验丰富,深得刘衍信任。

因年纪大多次要辞官,刘衍都不允许。

司马北是刘衍的发小,年纪四十多岁,又是刘衍的亲家,关系十分亲近。

但自从刘衍病重,司马北意图另立继承人后,刘衍的心中对司马北便有了成见。

刘孚和刘亮坐在左边,刘孚是刘亮的叔叔,当然是坐在上首。

何治和司马北坐在右边,何治坐在上首。

“叔祖父,已有半年未曾相见,身体还好吧!”

刘衍看着骨瘦嶙峋的刘孚说道。

“还好,就是有些眼花,看人不太清楚!”

司马孚年纪大了,说话很慢,而且不停地用手帕擦嘴。

因为口水不断的流出来。

“叔祖父九十高龄,是我大景朝之福啊!”

“陛下,今天召见我等前来,想必不是为了看老臣身体康健与否,而是为了日蚀之事吧!”

司马孚可一点也不客气。

大概在他眼中,刘衍既是皇帝,又是那个小时候被揍的调皮孙子。

“叔祖父,正是,近日日蚀,朝中大臣纷纷上奏,说日蚀之兆,是朝廷德政不修!”

“老臣知道,可是要祭天?”

刘孚当然知道日蚀要祭天的习俗。

“正是,不知叔祖父以为如何?”

刘孚擦着口水:“祭天一事,自然是要的!只是德政嘛!陛下还是要再修修!”

“是,叔祖父!请叔祖父提点!”

刘衍回答得很是尊敬,也就刘孚敢说这话。

其他三人虽然亲近,但可不敢这样直来直去。

毕竟人家是皇上,距离还是要有的。

“善安啊!提点是要提点的!”

刘孚倒是一点也不谦虚,还直接叫了刘衍的小名。

刘孚说话,历来都是三思过的,当然不会是废话。

包括刘衍在内,四人皆是洗耳恭听。

“陛下今年四十有二了吧!”

刘孚年纪虽大,记忆还不错。

“是!”

刘衍点头。

“正是盛年,大有可为啊!”

“是,叔祖父!”

“修德重在修身,陛下身有德,方有德政!”

“老臣听闻陛下常流连后宫,曾半月不上朝,此为德政乎?陛下难道忘了,周朝是怎么灭亡的吗?”

“是,叔祖父,朕定引以为戒!”

刘衍脸色不变,被骂习惯了。

何况刘孚说的也没错。

但他怎能理解自己想要一个正常继承人的想法呢?

“陛下可知天命难违,命中该有几子,早有定数,该有的自然会有,流连后宫,荒废朝政,也伤了龙体,适可而止!”

刘孚当然知道刘衍还想再有一个儿子的念头。

“是!”

“自古以来,大位继承,父传子,子又传子,江山方能稳固,陛下切不可听信奸佞之言,传位汉王,乱了伦常,那天下必大乱!”

司马北的脸瞬间黑了下来,这不是说自己吗?

刘衍当然知道刘孚说的是什么意思,自己也确实不愿意把皇位传给弟弟。

刘孚在当今的皇族中,那是德高望重,说一不二。

换太子的事,皇族中不是没有人提过,但司马孚一句不可乱了伦常,其他人便都消停下去。

“太子虽愚,此乃天定,只要选好辅佐之人,治理天下,保我大景江山,那又有何难事?日后若再有废太子改立汉王者,陛下当诛其三族!”

“是!”刘衍点了点头,不由得看了司马北一眼。

司马北心头一颤,不过面不改色。

这是在警告自己!

“祭天一事,老臣以为应尽早而为,天和,那地才和,从而也就会政通人和!初八日子就很好!”

“是!”

刘衍嘴上答应着,但心里却有不同意见。

初八,现在已经是初三,那太紧迫了吧!

祭天可不是小事!

那是多么复杂的一个大工程,起码要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祭天,重在祭,心诚,上天自能感知,在礼节上,老臣以为删繁就简,避免铺张浪费,这也是修德!”

刘孚仿佛看出了刘衍的想法。

“是!”

刘衍答应着,确实,祭祀的环节实在太复杂。

要浪费大批人力物力财力,确实也该简化一下了!

那么,多派点人手,几天之内还是可以准备好的。

“刘亮,祭天一事,你认为如何?”

刘孚慢悠悠的问道。

“叔父之言,甚有道理,臣万分赞同!”

“太保呢?”

刘孚根本不用征求刘衍的意见。

“太宰之言,字字珠玑,臣赞同!”

在刘孚面前,何治虽然快八十岁,但连老臣二字都不敢自称。

“那陛下以为如何?”

刘孚竟然跳过了司马北。

司马北心中有气,但也不敢出声。

“那就依叔祖父的意思,祭天一事,初八进行!”

“那老臣先退下了!”

刘孚说完,撑着站了起来。

刘衍急忙起身,亲自搀扶着刘孚起身。

张泓见状,急忙带了几个小黄门,把刘孚牵了出去。

余下三人也纷纷退下。

司马北心头虽然不爽,但也不敢说什么,匆匆离去。

刘衍早就知道几人不会有反对意见,所以早就叫人召来了中书令宋贤,只等四人一走,立刻安排宋贤落实祭天的事情。

四公都同意,召见中书令宋贤,探讨祭天的事情。

宋贤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早有准备,把整件事情考虑得十分周全,决定在正月初八,由刘衍带领王公大臣到南郊祭天。

此时差不多已商议完毕,具体细节,当然由宋贤下去研究,最后由祠祭署负责完成。

正要告退,柳芷已经带着刘昭冲了进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