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少年山贼发了一会呆,突然问:“你们是什么人?怎么这般厉害?”
赵匡胤哈哈大笑,说:“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就是赵匡胤。这是我三弟郑恩,那是我大哥柴荣。”
哪知两个小孩一听,竟然翻身下马,直奔了过来,抱住赵匡胤的大腿就哭了起来:“赵二哥,我们是怀德和怀亮啊!”
我和柴荣都是莫名其妙。赵匡胤怔了一会,突然想起,问:“你们是白马银枪高家的孩子?”
两个小孩赶紧点头。
原来这两个小孩,哥哥叫高怀德,今年17岁;弟弟叫高怀亮,今年才16岁。其祖父高思继人称白马银枪,武艺超群,高家枪天下闻名,曾任后唐中军都指挥使。父亲高行周,曾任后晋归德节度使,镇守宋州。
三个月前,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率军南下,进攻后晋,高行周与符彦卿一同驻守澶州。契丹人杀了后晋皇帝石重贵,灭了后晋,高行周走投无路,竟然就投降了契丹。耶律德光仍命他镇守宋州。
高怀德和高怀亮兄弟出身军营,从小习武,虽然年幼,但立志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梦想一直在心中燃烧,对契丹人是恨之入骨。今见父亲投降契丹,心中大为不满,多次和父亲争吵,被高行周恼怒之下打了几个耳光,两人一怒之下,就带着几十个同样热血沸腾的军中少年离家出走。
因为高行周和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当年是结拜兄弟,赵匡胤替父报仇,大闹勾栏院后,被朝廷通缉,天下闻名,所以高怀德兄弟对敢说敢做的赵匡胤那是非常的崇拜,是绝对的死忠粉丝,所以两兄弟也想学赵匡胤浪迹江湖,四海为家,却在这座山落草为寇。
两兄弟听说柴荣是大哥后,赶紧把几十号人都叫了过来,给我们行礼,叫柴荣大哥,叫赵匡胤二哥,叫我三哥。我们就叫高怀德四弟,叫高怀亮五弟了。
听到我们要去前线打契丹人,这帮小屁孩顿时兴奋得不得了。高怀德死泡硬磨,非要跟着我们一起去前线。看着这群稚气未脱的小屁孩,竟然一个个在那里摩拳擦掌,我们都是哭笑不得。
那高怀德本来只比我小一岁,但个头却明显小了一圈,完全就不是同一个规格。所以在我眼里,他们不过就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小屁孩。
最后柴荣实在耐不住这帮小屁孩软泡硬磨,就说:“那好吧,你们可以跟我们一起走。不过你们年纪小,气力不够,不能冲锋陷阵,只能跟在三个哥哥后面,没有三个哥哥的命令,你们不得轻举妄动,有空就多练习武艺。”
两人都一脸兴奋地答应了下来。
想不到我们在开战之前,竟然也有了自己的几十号人马,虽然还是童子军,但那也是革命队伍啊,而且还是有马有装备。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就在马上唱了起来:“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
高怀德忍不住问:“三哥,你唱的什么歌啊,怎么这般古怪?”
柴荣赵匡胤早就对我是见怪不怪了,闻言都是哈哈大笑。
不一日,我们来到前线大营。
因为契丹势大,前锋骑兵马上就到小汤河,最快一日就可抵达。郭威见状,不敢硬拼,正准备将大军撤回城里,依靠坚固城防固守待援。
我们到的时候,各营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开拔后撤。
郭威四十个多岁,长得是虎背熊腰,膀大腰圆,不怒自威,俨然有古名将之风。他看到我们到来,异常惊讶,说:“柴荣,你们怎么到前线来了?你们不知道我们正在打仗么?”
柴荣回说:“侄儿本欲前往邺城,听说姑父在河北前线打仗,我们就掉头来到前线,愿助姑父一臂之力。这是我二弟赵匡胤,这是三弟郑恩,这是四弟高怀德,那是五弟高怀亮。”
没有想到,郭威对我们竟然是非常熟悉。他和赵匡胤父亲赵弘殷都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的托孤大臣,因为看不惯刘承佑的胡作非为,不愿留在汴梁看皇帝脸色,就找了个借口说要防备契丹南下,引军驻守邺城,其实就是为了避祸。所以他对赵匡胤也是非常的熟悉。
郭威曾带领后汉军队和高行周的后唐军队打过多次仗,两人虽是对手,却也惺惺相惜。但他对高行周投靠契丹,还是觉得甚为可惜,所以对高怀德高怀亮兄弟如此识大义如此胆识也是赞不绝口。
待郭威听到我是陶洪女婿之后,顿时瞪大了眼睛,说:“你老丈人当年在关西军团那可是天下无敌,我曾跟着他学过棍法。”
想不到大家竟如此熟悉,于是就不再拘束。柴荣问起战事,郭威说契丹这次来势凶猛,耶律德光率军亲征,在攻下相州后,耶律德光纵兵屠城,屠杀了10多万百姓,抢掠了大量财物,目前敌人势头正劲,光靠自己的这3万人马肯定是抵挡不住。为了保护邺城免受相州那样的屠城之祸,所以他亲率大军来到前线,就是要在前线挡住敌人。同时他也多次修书朝廷,请求支援,但不知刘承佑搞的什么名堂,援兵是迟迟不到。现在契丹的前锋骑兵来得实在太快,马上就到小汤河,目前唯一之计就是退守临漳城,利用城池之坚固和漳河之地利,希望能挡住敌人骑兵,固守待援。
虽然我们对耶律德光疯狂屠杀相州城是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上阵宰了这个狗日的契丹皇帝,但我们心里也很清楚,目前就我们这点兵力,如果正面硬碰,那是自取灭亡。郭威如此部署,乃是目前唯一可取之法,真不亏是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
柴荣点了点头,说:“姑父,这样,你拨给我们兄弟一千骑兵,我们来负责断后,掩护大部队撤退。”
郭威看了我们一眼,点了点头,拨给我们一千精锐骑兵。
领了将令后,我们兄弟三人就聚在帐中商议,一致认为,现在契丹来势汹汹,关键就是要想法挫败敌人前锋骑兵的锐气,逼其降低行军速度,为大部队后撤赢得时间。不然我军正在撤退,敌人骑兵已经赶上,那后果不堪设想。
柴荣问:“现在敌人如此势大,前锋骑兵马上就到小汤河,我们如之奈何?”
我想了想,说:“大哥,郭大帅说了,明天契丹的前锋骑兵就要过小汤河,那我们就可以在小汤河设伏,待其半渡而击之。只要我们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击溃契丹的前锋骑兵,那契丹人就只有退过小汤河,等主力靠拢才敢渡河。这样我们就赢得了时间。不然,敌人骑兵一旦过河,这里四周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极易骑兵作战,我们兵力严重不足,那就真的麻烦了。”
柴荣和赵匡胤看了我一眼,甚为惊讶,想不到我竟如此精通兵法,异口同声道:“三弟说的是!明天我们就在小汤河设伏,待其半渡而击之。”
第二天,我们来到小汤河,刚隐蔽好队伍,就看见契丹人的大队骑兵来到了河边,开始搭建浮桥。
我观察了一阵,就对柴荣说:“大哥,敌人搭好浮桥还要两个时辰,我们可以分头行动。就跟我们当初打出陡岭关一样,大哥在正面诱敌,我和二哥从两侧冲锋,截断敌人的退路,高怀德和高怀亮带那帮小屁孩去负责烧桥,只要浮桥被烧,那过河的契丹骑兵就成瓮中之鳖,任我们宰割。”
柴荣和赵匡胤顿时大喜,说:“此计甚好!。”然后大家分头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