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传说之中那些懦弱腐败的大宋军队,没有一星半点的相似,仿佛他们第一次真正认识到大宋的军队,早前的自己完全活在谎言里头一般!
李林安是逃出去报信,又将杨璟的大军带回来的人,对于整场战役,想必他最有发言权。
他的眸光始终没有离开过杨璟的身影,正因为杨璟的出现,让他改变了心中的想法,如果有可能,他真的希望能够到大宋,到临安,到大宋的每个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
他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度,才能生出杨璟这样的人物来!
当大宋的军队开始撤退,但安南的军士们在躁动之时,这位宫廷执戟长,面对着杨璟的背影,默默地摘下了自己的头巾,这是一种敬意的表达。
身边的亲兵们也开始摘下头巾来,没有头巾的,便敲击着藤牌和刀鞘,声音越发大了起来!
虽然他们的心中仍旧对宋人有着成见,但一码归一码,今日的龙渊城之所以能够存留下来,确实是因为宋人施以援手!
这就是民意,但人心所向之时,便能够说明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了。
陈守度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起来,不由怒视着李昭皇,然而李昭皇却面不改色。
她也不回应陈守度,而是朝陈煛说道:“大王且看,这就是民心,既然百姓们都希望王上亲自迎接宋人,那么王上即便这样做了,又有谁会认为王上是在丢我大越的脸面?”
陈煛闻言,面色转喜,赶忙让人上前去阻拦离去的杨璟等人,而陈守度瞥了一眼李昭皇,眼中却满是杀机!
一个人是否聪明与其是否读过很多书,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联,聪明是一种天赋,是人生经历之中不断积累下来的智慧,而通过读书来获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罢了。
安南人虽然没有太多机会读书,只有贵族才能够学习汉文,研读汉人的典籍,从书中获取这种智慧。
但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好,想方设法生存下去的他们,同样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向生活和命运不断讨教。
杨璟从未敢低估这些安南人,今番他们在入城礼仪上做文章,就证明他们绝不是平庸愚钝之人。
不过说到底还是形势比人强,如今大宋刚刚将他们从覆灭之中拯救出来,杨璟又兵临城下,陈守度等人还想自矜身份,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贾似道命令大军退十里下寨,这是先礼后兵的表态,表明我大宋顾及大国体面,不会乘人之危,但尔等知恩不报,还怠慢宗主国天使,天朝上国的威严可不容亵渎!
这个表态让陈守度等人意识到这支大军的决心有多么大,若真惹恼了他们,宋军可比蒙古人还要强大,而且就堵在家门口,顷刻间就能够将龙渊城给踏平了!
与国家存亡相比,君臣荣辱也就显得有些无关痛痒了。
陈煛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感想,因为他自己就是个傀儡,任由陈守度摆布,他又何必在意这些。
礼部的官员战战兢兢地将杨璟等人拦下来,陈煛在仪仗的簇拥下,迎接杨璟等南征将领入城,双方言笑晏晏仿佛适才的不快从未发生过一般。
虽然刚刚经历了大战,但内城并未被攻破,也没有太大的破坏,皇城很快就按部就班,照旧运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