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敬亭赶忙上报朝廷,朝堂官员们争争吵吵,认为接收这些难民,会削弱西南的防御,增加很大的支出,而且蒙古人和大理的探子细作会轻而易举混进来,危及西南的安全。
有鉴于此,朝廷便下令,以大理撕毁盟约,投降蒙虏为由,拒绝接收和安置这些难民!
而大理的百姓多半是白族瑶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朝廷不接收不安置,夜郎人却不一样,他们将这些人都偷偷安置到山里,整个仙云山脉延绵百里,山峰峡谷无数,想要安置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赵昀虽然气愤于杨璟对义军的偏袒,杨璟也曾经自认失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西南地区能够抵挡蒙古大军,并没有像大理那般陷落,靠的就是杨璟早先在西南地区的经营和布局!
董槐的情报,加上两人将近三个时辰的商谈,终于让杨璟想清楚了眼下的形势,也终于做出了选择。
宗云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志向远不在南方,他会一路向北,会将蒙古人赶回草原,甚至赶到更北方的苦寒之地,他会为此而奋斗,哪怕拼尽最后一个人。
杨璟如果留在他身边,只能分去他的威望,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杨璟若投靠义军,或许会带去很大的帮助,但也会带来不少掣肘和分化。
既然宗云向北,那么杨璟就往南吧!
当杨璟与董槐再度入宫之时,赵昀的态度也缓和了很多,因为杨璟若是没有想清楚,此时只怕早已离开临安,赵昀或许能够将他强行留下来,但一点意义都没有。
杨璟不适合搞政治,也不适合官场,但绝对是个不可缺失的人才,他的创意,会为这个时代带来各种变革,这种变革是古板守旧的朝臣们极力抗拒的,但同样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会为这个暮气沉沉的大宋朝,到来生机与活力!
“你想好了?”
“是,臣想好了。”
“那就好。”赵昀似乎松了一口气,但脸色仍旧有些阴沉,接着朝杨璟道。
“除了忠勇伯的爵位,提举洞宵宫也给你留着,其他官职你也不必再兼任了,过段时间,我会委派新的差事给你,你且休息休息,闲暇了便去神火营和龙山观转转吧。”
杨璟当即谢恩,不过却摇头道:“事态紧急,臣还是抓紧时间往南巡视吧。”
赵昀也笑了:“你呀,实在不是当官的料,朕有意让你去做这件事,但也需要时间给你腾出个位置来,总不能让朕现在就把那些南边的官儿全都踢开,这些个贪官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可不能寒了人心,你以为朕这朝廷是为你杨璟一个人开的么?”
赵昀有些哭笑不得,其实他对杨璟之所以如此放心,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杨璟不热衷于政治,也没有太多争权夺利的野心和手段,不像那些老狐狸,一个个狡猾如狐,奸诈似鬼。
杨璟听得如此,也只能讪讪一笑,气氛也就融洽了不少。
赵昀毕竟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度量还是还有的,但威严也必不可少,杨璟可曾经拿枪顶着他的!
“你也别高兴太早,你的俸禄和封邑暂时停了,御书房的事情朕可跟你没完,不过眼下南疆势危,朕以后再跟你算总账!”
杨璟也嘿嘿一笑,朝赵昀行礼道:“陛下宽仁,臣实是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