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若尘见得陈密等人在后头,离得远了一些,便掐着杨璟的腰眼肉,朝他恶狠狠地低声骂道:“你敢说我老,下次睡觉小心点,看我不嚼了你这颗嫩草!”
杨璟见得风若尘娇嗔的模样,也是夸张地配合着,适才因为误伤风若尘的心烦意乱,也是消散一空了。
两人笑闹了一会儿,杨璟便笑着朝风若尘道:“谢谢…”
“怎么谢?要以身相许么?”
“我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
杨璟看着风若尘红润起来的脸颊,感受着手臂上传来的温热柔软,轻轻抽出手来,看着远处的金光道:“太阳出来了…”
风若尘看着快步往前走的杨璟,不由跺脚骂道:“有色心没色胆的家伙!”
陈密等人就跟在后头,他也早已知道杨璟的脾性,对待身边的人,杨璟从来就没有官架子,从来都是像对待兄弟姐妹一般。
这也是暗察子为何如此死心塌地地跟着杨璟,因为这些出生入死,时刻面临着危险的暗察子,为了保护家人,很多都隐姓埋名,不敢暴露身份。
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干脆抛妻弃子,远离家人,这才是对家人的最好保护。
而杨璟这个上官却让他们感受到了这种久违的氛围,无论是沉默寡言的刘汉超,还是插科打诨吊儿郎当的李准,甚至是曹卧虎和宋伯仁等,杨璟都能够与他们和谐相处,当成家人一样来对待。
看着杨璟和风若尘,陈密也感到庆幸,徐佛将他派遣到杨璟麾下之时,他的心里还有些抱怨,如今却不会了。
而队伍后头的小道姑,此时却满脸羞愤,盯着杨璟的背影,紧紧握着拳头!
“既然这么急着上山,那就上山去早死好了!”她的心里如是想着。
而杨璟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那个叫松晏真人的女冠,真该好好会一会了!
道观,也就是道士们的殿宇,是用来祭拜道家圣人神仙,以及道士们隐修之所。
晋朝的道士、丹鼎大宗师葛洪曾经在书上说,陕州灵宝县的太初观,乃是函谷关侯见到老子的地方,终南宗圣宫是关尹的故居,周穆王修葺之后,改名号为楼观,见了祭拜老子的祠庙,道观的兴起,应该就源自于此了。
这古人读书写字,都是由右至左,所以道观其实应该是观道。
观,也就是看的意思,引申为探索,观道的意思,便该是探索道的奥义。
而所谓观者,于上观望也,这个观,特指古人观望天象之时的天文台,站在天文台上,窥视上天的奥义。
所以道观就像天文台,道士们在这个天文台上,窥视道家的奥秘,因为也有“道观观道”的说法。
道士们在道观之中修道和祭拜,道家需要清静无为,离境坐忘,是以需要极其静谧的环境,是故道观通常都修建在深山老林里,而不像大和尚的庙宇,修在闹市之中,甚至还用来做生意。
道士们在如此安静和空旷之地,能够隔绝世俗的喧嚣,能够聆听天地的低语,能够返璞归真,听那风声虫鸣,看那日落日出,餐霞饮露而飘然逍遥。
由于道教是华夏本土教派,是以源远流长,道观自是遍布各地,这其中便诞生了不少能够被誉为道教祖庭的地方。
如幽燕大地上的白云观,道观天下青城山,龙虎山的上清宫,吕祖庙,以及后来的武当等等,道家也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