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感到恐惧,对火炮的恐惧,对贵由更是恐惧!
他已经年过而立,不再是愣头懵脑的小子,他很清楚战争必须要有所牺牲,但为了能够登上汗位,而不惜毫无必要地牺牲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为的只是满足他心中那迫切回家的愿望。
这样的事情,难道是一个成功的王者,都必须要经历的抉择吗?
贵由的这道军令,改变了忽必烈对领袖的看法,也改变了忽必烈的一生!
蒙古人已经被火炮打怕了,那道城墙不再低矮,不再脆弱,黑黝黝的城墙,便如同横亘在人间与阴冥的鬼门关,只要他们敢再往前一步,就会踏入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
然而背后的督军队却挥舞着长刀,疯狂砍杀想要逃跑的士兵,这样的场面,并不多见,因为蒙古人很少选择当逃兵,因为逃兵的下场,会比面对敌人,更惨淡。
可是这一次,他们坚决地选择了当逃兵!
蒙古人,终于乱了!
炮火就如同一个个巨大的铁锤,敲击着大地的心脏,使得整个夜晚都无法安静,就如同大地的脉搏变得狂躁,整个大地都在颤抖一般!
所有人都被火炮的威力震慑,便是杨璟也不例外!
因为他并未亲眼见识过,更为如此近距离亲身体会过火炮的声势,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是任何影视作品或者3d电影无法比拟的!
他完全能够理解相国高泰祥、大理王段兴智等人目瞪口呆的失态,因为连他自己和杜可丰,都无法想象这种新型的火药,竟然能够拥有如此恐怖的威力!
城墙南面的一座火炮,名唤英武大将军,在发射第五次之后,炸膛了。
匠师和炮手,运送弹药的辅兵,城头上的守军,保护匠师和炮手的那些刀盾手,那一段城墙上的人,几乎被炸死了绝大多数,城墙都被炸塌了一半!
这样的损失是堪称惨重无比的,但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时间急促,根本来不及做成品的实验,这些火炮就被拉上了城头,杜可丰也无法精确地计算出炸膛的可能几率,有些听天由命的意思。
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杜可丰和大理的匠师们,肯定能够将火炮的安全性提升上去。
但蒙古人并没有给大理太多时间,所以炸膛也在杨璟和杜可丰的预料之中。
可即便如此,当南段城墙炸开之后,杨璟等人还是感到异常的悲痛,所以当高泰祥下令让人去封堵那段缺口之时,身上的箭杆子还没有拔出来的杨璟,主动请缨,率领僧兵去守住那个缺口。
大理王段兴智很果决地拒绝了杨璟的请战,在他看来,杨璟已经足够英勇,他为大理的付出已经足够多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但大理王段兴智心里确实这样想吗?
那或许也未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杨璟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但他所起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却是空前巨大的,他和刘汉超,两个大宋朝的汉人,竟然获得了堪比高泰祥,甚至比高泰祥还要高涨的军心和声望!
身为大理王,段兴智又岂能眼睁睁看着相国高泰祥和杨璟虏获大理的人心!
高氏掌控着大理的实权,难道段氏就能够高枕无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