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首关的将士们见得相国高泰祥亲自领兵,不由士气大振,然而人人脸上,都掩饰不住一股悲凉与壮烈。
今番蒙古人入侵,大将高禾战死,同时战死的还有高福善、高明祥、高政志、高明胜,高政运等等诸多高氏家族的成员。
也正是因为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捐躯百姓的都是姓高的,相国高泰祥才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威望,以致于他即便斩了蒙古使节,大理百姓与军士,仍旧愿意跟随他来到龙首关。
前方的斥候将军情传递回来,说是蒙古大军通过大理西北的大草原,攻打进来,一路示弱破竹,占据了三赕,大将军高通率领着大理军队,在金沙江南岸布防,如今蒙古大军未见异常,似乎还没有举兵南下的意思。
高泰祥听了也大松一口气,虽然他已经颁布政令,召集全国匠人和锻造师,听从杜可丰的调度指挥,赶制火器,但想要铸造出来,仍旧需要不少时日。
于是他便听从了杨璟的建议,严密封锁消息,此时蒙古使节被斩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回蒙古大营,所以蒙古人才没有发动。
再者,大理已经开始大规模清剿搜粮队,没有足够的粮草,蒙古人也不敢擅自开战,等到他们醒悟过来,想要开战之时,他们的粮草会更加紧缺,能够坚持的时间也就更短了。
高泰祥也算是夺占了先机,到了龙首关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布防,各族百姓自发参与守城,民夫的征召也异常顺利,诸多民夫开始加厚加高城墙。
高泰祥甚至听取了杨璟的建议,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发布了特赦政令,在押的囚犯只要愿意充军,战后可以得到特赦,如此一来,军队的规模也得到了扩充。
而杨璟还提出,让全国各地寺庙挑选身强体壮的僧人,组建了一支数千人的僧兵,唤之为“金刚营”!
大理信奉的并非中原禅宗,而是密宗,偏向于藏传佛教,禅宗讲苦参,密宗讲顿悟,这些僧人平素里虔诚唱经之余,同样修炼密法,僧兵经过层层选拔,战力相当不俗。
而僧兵比那些武林高手组建起来的军队,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武林高手特立独行,人人有着极强的个性与主见,想要形成默契的配合,并不容易。
然而僧兵平日里就讲究规矩,凡事都有戒律约束,听从指挥服从命令的能力,比军伍里头的老兵都要强,只需要短时间的训练,他们就能够形成极其严明的队形,形成有效的战阵矩列!
为了今番背水一战,高泰祥也算是倾尽全力破釜沉舟,真的赌上了整个大理国,赢了,便名垂青史,输了,便一无所有!
杨璟之所以跟着高泰祥来到龙首关,一来是因为很多战略,都是在他的建议下做出来的,二则,他也希望能够见识见识传说中的蒙古大军,毕竟大宋的敌人,就是蒙古人,他也想提前做到知己知彼,只有了解敌人,才能够打败敌人!
到了龙首关之后,杨璟便登上城头,审视战场,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苍山的云弄峰上。
虽然他对大理国的历史并不了解,但大理国灭亡这样的大事,他还是有些印象的,当初他到云南旅游之时,就在小册子上看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