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坊间最善舞的女子,是名妓,也是将所有银钱都供给一个少年读书的傻子。
那年,她17,他20,她被王爷要去做小妾,而他高中状元。
“公子会带我走吗?
“姑娘,你我身份不合,何况你已身为人妇…”
“可公子说过中状元后悔给我身的
“呵,一点朱唇万人品,怎配我这状元郎?
她愣住了。
后来,她走了。
那年京城的雪,下的出奇的大。
人说
“当坊间最善舞的女子死了,这世间,就该有一场大雪!”
以上这些
大概,就是顾安宁对于《九万字》这首歌的印象。
而这个印象,和里面的故事,莫名的跟《梦华录》的故事很像
赵盼儿也是为前夫哥赶考付出很多,但最后得来的,只有负心汉的回绝
自古以来,如这样的女子,不计其数。
而或许现在的观众们,看这样的剧情,会觉得有些狗血,看腻了。
可只有这样的故事和剧情,才最真实!
如顾安宁唱着的…
“我也算…
“万种风情,实非良人!”
“谁能有幸,错付终身
“最先动情的人,剥去利刃沦为人臣!”
又如何,出身卑又如何,难道就没有资格动情,没有资格去爱一个人吗?
如此深情,为什么要因为出身而被负?
“我爱你,苍凉双眼,明月星辰!
“不远万里扣入心门!”
“一个孤假的唇,摘获了你首肯”
“献上一吻!”
站在一个女子角度演唱一首歌,对顾安宁来说其实不会很有代入感。
可是如果是站在一个叙事的角度,去演唱一首作品,那么顾安宁多少可以接受
“好听令专…”
坐在顾安宁身边捧着脸蛋儿静静倾听的刘亦非,不知不觉红了眼眶。
只觉得,歌曲里面的故事,跟她饰演的《梦华录》的角色赵盼儿,很有共鸣
一个好的演员,对自已的角色要有共鸣,对跟角色有关的故事也要有所共鸣。
而顾安宁的这首《九万字》,有些古风,有些凄惨,很戳人,又很迷人。
“有谁不是,死而寻生险些终结,险些偿命。”
“睡梦中无数次的自勿”
《九万字》这首歌,很有辩识度,无论是从曲风,还是旋律等等各方面,都好像是只要旋律一出来,就立马能让人
认出来一般!
顾安宁永远很擅长这种风格,他的作品或许不会迎合市场,但绝对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独特的故事。
“笔下有
“最淋漓的爱恨!”
“以刻挑这浮生!”
“只写你”
“衣不染尘!”
...
此时此刻,如果有一位精研古风歌词的作词者,听了顾安宁的歌词,大概会大受感动,并惊为天人吧!
他的词汇,实在是太让人精研了!
如那个名叫“挑”的词汇,只是无数现代歌曲所没有的语言精妙,同样也是无数古风作品词作者梦痫以求的优雅!
可却被顾安宁,很轻描淡写的运用进了歌词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