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292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所有人即日起都忙碌了起来,只有少部分的人被秦朝宁点名一同前往临聿府城。

次日,秦朝宁与盐边县军营的姜卫指挥使等人就启程回临聿府城。庄元洲他们如旧在队伍里当护卫。

阮储作为东厂一行人的负责人,原本秦朝宁是建议他们留在南州城的。

但是,南州城的众官吏们见东厂的这些公公,就像老鼠见到了猫似的,无一不惧怕且躲避的。

秦朝宁便把阮储他们喊上了,让他们都去临聿府城帮忙干活。

阮储他们见状,心下感激。

那些官员对他们的嫌弃和疏离,他们哪里看不懂。秦朝宁给他们的尊重,他们很是领情。

更何况,他们此次南下,就是为了在小秦大人身边好好做事,为了立功而来的!!

小秦大人去到哪里,他们就去哪里,简直不能再好了!!

而南州城的官员们同样对于秦朝宁心存感激。

他们想的是,小秦大人竟然把那些可怕的东厂宦官带在身侧,不愧是宣国最年轻的二品大员!!这魄力,他们就没有!!

实际上,秦朝宁倒没他们那般心思繁多。

他只是觉得,既然你们双方处得尴尬,那就由他带去干活罢了。反正,临聿府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多,他完全不怕会让他们有闲下来想东想西的机会。

而临聿府城这边,那些有造船经验的工匠,经李知府、董通判、王知州等人努力,已经提前找好了,就等秦朝宁的到来后做出各种安排。

正历十五年六月初,秦朝宁等人抵达了临聿府城。

李知府他们听到衙役们的消息,立马就去城门处把秦朝宁他们接到了府衙。

而秦石夫妻俩就在城门离开了秦朝宁他们的队伍。

他们在城里要先去找个客栈投宿,然后再去找牙人帮忙看看府城这里有没有合适的院子可以买一个的。

如果后续大儿子和幺子都是时常呆在临聿府城这边,他们就准备带着儿媳和孙子就住在府城这里了。

府衙那边,李知府他们恭恭敬敬朝秦朝宁行礼后,才一一详细介绍自己。

他们当年作为秦朝宁主考官的时候,秦朝宁才是个六岁的垂髫小童。如今再次相见,秦朝宁已是宣朝最年轻的二品大员,官阶比他们高不是一星半点。

谁能想到,临聿府城这几年文教政绩能够这般好呀!

先是秦朝宁一飞冲天,在他之后就是卢忠贤等人也陆续成为进士,入朝为官。这说是,这几年临聿府城文气兴盛也不为过也。

面对李知府等人忐忑的神色,秦朝宁脸上笑着,温和说道,“诸位大人和本官乃故人了,无需多礼。”

“秦大人这几年一直是临聿府城众官吏以及学子的榜样呢。下官等人对秦大人,是仰慕已久了。”李知府客气道。

他此刻不敢把秦朝宁的话当真。毕竟,他们之间说不上来相熟。

“李大人客气了”,秦朝宁扫了一眼府衙的诸位官吏,把自己从南州城带过来的官吏也简单介绍了一番。

待双方的人员都互相认识了,随即,他就让大家都到府衙大堂里坐下。

择日不如撞日,他打算今日把开海禁的一些安排同步信息给他们。

听罢,众人即刻抬步前往。

对于开海禁一事,他们还是糊里糊涂的,至今不确定是否是一份大机缘。

李知府等人和姜卫指挥使他们眼下离走在最前方的秦朝宁有几步之遥的距离。

由于大家是熟人了,双方这会儿见面,便简单地行了礼。

李知府悄悄问了一句姜子钧,“不知小秦大人可有什么忌讳的没?”

少年发迹,不知道性情是否乖张,李知府心里没底。

如今的秦朝宁可是权利大到能够左右他们这些人的官途的,可是他才十八岁呀!李知府就怕他心性有问题,哪怕做事着调,但是折腾底下的人。

要是他们不小心把人得罪了,就难了。李知府他们经历过当年的蒋兵马指挥、陈参将一事,现下对于京官多少有点抵触的。

闻言,姜卫指挥使脚步一踉跄。

待他稳住身形后,不由得“咳咳”一声。

姜子钧抬手拍了拍李知府这个小老头的肩膀,宽慰他道,“好好跟着他干,指不定李大人升迁离开临聿府城的机会就在眼前呢。”

想啥呢,秦朝宁这里哪有什么官场斗争!

他说完后,一脸感慨万分。

谁能懂,现在比他官位高的秦朝宁,当年他们初见时,就五岁!!

跟着小秦大人干,政绩捞不完,根本捞不完!这些话,还是从朝堂上下的那些官吏们传出来的。

李知府他就没发现,这次参与海禁的人员里面,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哪怕是宦官,都是各个官署里面的宝贝疙瘩吗。

这些人,可都是抢破头才得到南下“镀金”的机会的!!这些人就没有一个背后没人的!!

所以呀,姜子钧意味深长地朝一脸懵的李知府再次提醒道,“好好干,莫拖后腿,便万事皆成。”

李知府心领神会:“……下官领教了。”

姜卫指挥使的信息,他是信的。这下,他悬着的一颗心顿时完全放下来了。

瞬间,姜子钧就看着这个小老头脚下生风,眨眼就跑到了最前头凑在秦朝宁身侧,笑得仿佛开花似的,热情地围着秦朝宁转。

姜子钧:“……”

旁观了他们对话的柏虎:“……”

跟在他们身后的秦朝阳:“……”

第158章 临聿府城造船厂

朝廷对于开海禁一事的拨款不多, 总共拨款的二十万两白银对于现在的南州城以及临聿府城的诸多事务而言,都是杯水车薪。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