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斜道,褒谷口。
宽仅5米的狭长山道前,一座戍围横亘在道路中央,截断通往汉中腹地的道路。戍围以硬木墙围成,墙高一丈五。左侧墙壁一直延伸到山顶密林,如巨大的蟒蛇盘踞在秦岭山岳间。另一侧,则是万丈高崖!戍围墙头,十名五斗米道鬼卒身披坚甲,手持长矛、环首刀、弓箭等物,舍生忘死地抵御敌军!三米高的硬木墙外,朝廷的军队挤在狭窄险要的山道里,一次仅能有三人并行,还要注意不要跌下可怕的高崖。地形如此险要,除非奇迹发生,不然朝廷军根本不可能攻破戍围!后方,忠武将军杨秋站在人群中,踮起脚尖眺望前线战况。杨秋看到麾下士卒不断被守军杀死,还不时有人失足跌落山崖。他内心焦急,恨不得亲自冲上前攻破戍围!杨秋的军队攻击褒谷口戍围已有数日,但褒谷口戍围还坚挺在那里。主将郭援每日都会派人来前线催促,让杨秋尽快攻克戍围,打通前往汉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尽管杨秋的资历比郭援老,可此次出征,郭援却压了杨秋一头,成为雍州军的主将。谁叫郭援是钟繇的外甥,而杨秋是西凉军军阀出身呢?杨秋不满归不满,但仗还得继续打!郭援连日催促,杨秋于是对麾下军队下了死命令,要求今日之内攻破戍围!否则,耽搁到明天的话,汉中的援军恐怕就要到了。那时再想攻破戍围会更加困难,几乎不可能!杨秋下达完命令,开始点选勇士组建敢死。他挑选最精锐的西凉军旧部五十人,配备重甲、刀盾、和长矛。然后带领敢死杀向戍围!杨秋来到戍围底下,望着两米多三米高的硬木墙,杨秋叫敢死先用长矛攻击戍围里的守军。墙头,守军亦用长枪向下刺击。双方枪对枪,刺刀见红!尽管两边士兵都穿着厚重的盔甲,但枪矛的破甲能力出众,比刀箭更容易刺穿盔甲。攻守双方顿时出现伤亡,戍围的墙壁成了战场上的绞肉机。杨秋挤在敢死队里,同样手持长矛攻击守军。身旁,追随他多年的西凉军老卒谨慎地用盾牌帮杨秋格挡敌人的攻击。战场的气氛本就紧张,老卒光顾着杨秋,却忽略了自己脚边就是万丈深渊!吭哧!突然一阵碎石响动。杨秋身边老卒不慎栽落悬崖!杨秋用余光瞥见自己身边突然空出,再听到悬崖下传来惨叫,知道老卒已经掉下去了。下一秒,后续的兵卒填补空缺,继续参加战斗。多年老卒战死,杨秋内心却毫无波动。长达十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他对生离死别感到麻木。“取我弓来!”杨秋喝令左右。身后敢死立刻递上弓箭。杨秋把长矛交给身旁士兵,拿起弓箭瞄准墙头守军。嘣!一声劲道的震弦声,弓箭精确命中守军面门!左右敢死当即振臂高呼:“哦哦哦————!”杨秋这一箭直把内心阴霾扫去。他大吼道:“弟兄们,给我杀——!先登破墙者赏百金,升三级!”敢死们士气振作,更加凶猛地攻击戍围。但是,戍围里的守军也丝毫不怵他们。守军基本都信奉五斗米道,汉中地区的人将他们称呼为“鬼卒”。鬼卒们有信仰加身,同样悍不畏死。同袍信众的死,只会让他们反抗得更坚决!杨秋刚射死一名守军,马上就有人从戍围后面登上围墙,填补空缺。其他鬼卒丝毫不受影响,继续奋勇抵抗。枪矛互相抨击,盾牌与弓箭相撞,秦岭山道回荡着乒乒乓乓的金属声和喊杀声。两刻钟后,杨秋的敢死队战死三十人,伤亡过半。戍围却依旧坚挺!杨秋看着跟随自己多年的弟兄们一个个或战死或跌落山崖,心情沉痛。但是,袍泽的死亡不是没有意义。 褒谷口戍围的围墙外,朝廷军的尸体堆得老高,逐渐形成一个坡道。杨秋踩着友军尸体登向围墙顶头,脚下软塌塌的触感,鼻腔里浓郁的血腥味,都让他感到愤怒!“杀啊啊啊————!”北地太守、忠武将军终于登上围墙!长矛刺穿拦路者的身躯,鲜血溅于甲,然后一脚将敌人踹下围墙,同时拔出长矛。但杨秋的英勇并不能震慑守军。左右三名敌兵冲向杨秋,他们怒吼着:“快杀了他!!”杨秋刚用长矛扫倒左侧一人,右边两名守军就冲了过来。一刀一棒劈向杨秋头颅!杨秋果断丢下长矛,一手擒住操棒者的手臂,又闪身躲开战刀。用刀的敌兵改竖劈为横挑!铿!杨秋用手臂夹住敌人的手腕,使之无法动弹。杨秋控制住两人,自己也被敌人控制住。三人纠缠之际,身后敢死冲上来!“将军小心!”咻——!乱战中,两名守军被杀死,敢死们跳入戍围!而杨秋却留在原地,双膝跪了下来。他的嘴里发出“嗬嗬”声。粗糙的大手摸向小腹,温热的鲜血流淌。一杆大戟,深深刺入杨秋的腹部,将他的肚皮刺穿,肠子捣烂。“将军!”小兵上来察看杨秋伤势,然而谁都知道,杨秋活不成了!杨秋感到腹部剧痛,痛得他连话都说不出来,于是只能用沾满鲜血的手从怀里掏出一枚信印。小兵们接过来看,是朝廷赐予的“忠武将军印”。殷红的血染在忠武二字,令人悲戚!杨秋战死和戍围被攻克的消息同时在军中传开。主帅郭援得知情况,立刻亲自领兵赶赴前线!秦岭道路崎岖,郭援又在后方,他足足花了一刻钟才来到戍围前。但当郭援姗姗来迟时,他突然惊讶地发现,己方的士兵正被守军赶出戍围!!郭援大呼不妙,怒吼道:“快,都给我上!”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杨秋好不容易用生命创造出的战机,竟然就此流逝!守军莫名其妙地爆发出惊人战力,将冲进戍围的雍州军击退。不久后,郭援终于明白为何。只见戍围墙头,一杆写有“杨”字的大旗升起。是汉中的援兵到了!!一名身形矮壮,做将军打扮的男人出现。男人叫嚣道:“吾乃张师君座下大将,汉中人杨任!”“今日尔等侥幸,差点攻破戍围,明日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识相的话就自觉退兵吧!!”郭援捏紧拳头,心里那个后悔啊!要是他和杨秋同时在前线的话,肯定能一举攻破戍围!可惜,事与愿违。杨秋战死,攻势退散,战机已经消失,郭援只能先行撤兵再做定议。他将褒斜道的战况发往长安,请求舅父钟繇再派援兵。钟繇没有派兵,而是将战报送往雒阳。于是乎,天子在朝堂一日连收两封败报!马磾兵挫阳平关。杨秋战死褒谷口!两路突袭部队全部失败,天子不禁看向马超,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