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城南平原。
朝廷联军摆开阵势!王凌命令军队布下【一字横阵】,一万步军分成十个纵队,每纵5行20列。如此布阵,朝廷联军的前排阵线竟夸张地长达3千余米!敌军视野之内,尽是汉军!对面,蔡瑁在金鼓台望见朝廷联军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阵,顿觉诧异。他完全没有料到朝廷会有如此之多的军队!不都说,汉室将亡吗?王凌哪来这么多兵!!!荆州军的兵将们看到朝廷联军的军阵比己方还要长,难免军心浮动。本来他们就不愿意和朝廷交手,朝廷一方的人数要是还比他们多的话那怎么打得过?荆州军人人自疑。而这,正是王凌想要的效果!王凌之所以布下一字横阵,就是要制造假象,朝廷兵多的假象!至于刘表、蔡瑁会不会察觉?王凌自信不会。他昨天才率军抵达宛城,刘表不可能这么快查清己方军力。当然,王凌的军阵也并非没有破绽,相反,他的军阵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太薄!朝廷联军阵线如此薄弱,敌军很容易直接打穿己方军阵!这么薄的军阵只要一处被突破,立马就会导致军队全面崩溃,所以王凌最好有后手,否则他单是开战前的布阵就输给敌人了。在朝廷对面,蔡瑁摆出常规的三线阵列。五万荆州军分成九个大方阵,每个方阵又由无数小方阵组成。前军三阵共三千人,皆荆州军精锐。中军三阵两万五,寻常士卒,蔡瑁的金鼓台位于中军正中央后军两万,绝大部分是民夫,俗称——气氛组。蔡瑁的军阵一看就比王凌的稳健太多!前军精锐负责突击,中军随时支援,后军气氛组打call维持士气,这才是正统的古代军阵。不过蔡瑁的军阵从气势和外观上讲,就完全比不过王凌的一字横阵了。人在战场上是很难用肉眼看清敌军虚实的。所以尽管王凌的军阵只有薄薄的5排,可离远了看那也是千军万马!双方布好阵,太阳也逐渐爬上三竿。南阳盆地的荒原,气氛肃杀!两军士卒紧张地盯着对面,大冬天,兜鍪下的前额和后颈已布满汗珠。“呼律律——”将领的战马不安地打着响鼻。两军主将迟迟不下令,叫将士们心情愈发焦躁!忽然!宛城门楼上,十余名赤膊大汉敲响战鼓!咚咚————!!!双方兵卒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扑通扑通。心跳开始加速,呼吸亦变得沉重。咚咚————!!!二通鼓,两军的下级军官纷纷扯着嗓子怒吼:“备战————!”“哈——————!!!”战场上顿时响起金属杂音,前排士兵端起长戟,握紧环首刀和盾牌。三通鼓! 咚咚——!朝廷联军一方,主将王凌拔出佩剑,勒紧缰绳。黑色牝马抬起前蹄,发出响亮的嘶鸣声。铿————!“三军听我号令,进攻——————!!!”“杀——!杀——!杀——!”朝廷联军开始进兵!荆州军一方,蔡瑁命人吹响号角,命令前军精锐迎战!蔡和、蔡勋、刘琦三人各自率领一千部曲出击。由于朝廷联军看上去人数众多,荆州军的动作十分谨慎和克制。他们缓缓迎向朝廷军,在百步、七十步、五十步时向朝廷军射出三轮箭雨。而朝廷军同样在相同步数以弓箭还击。箭雨过后,双方都若无其事地继续进兵,除开战场上多出上百具尸体!三十步,王凌率先下令冲锋!万余朝廷军步卒视死如归地向敌军杀去!前排将士端着长戟,狠狠撞入荆州军阵中!“杀啊啊啊————!”“啊!”金铁声和惨叫声没能吓到两军战士,相反,双方的厮杀愈演愈烈!荆州军前阵和朝廷军交手之际,战场两侧,因为阵线长度而多出的朝廷军部队还在前进!!王凌的一字横阵两翼,如同两只螃蟹钳子,包向荆州军侧翼!荆州军前军精锐的正面和侧面同时遭到攻击,压力骤增!本来王凌的部队只有薄薄的5排,蔡勋、蔡和、刘琦三人完全可以凭借更精锐的军队直接击穿王凌。但当他们的侧翼遭到包夹后,荆州军的三名前线将领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保守策略。三人都下令让军队稳住,不要冒然突击。而这正中王凌下怀!战场局势持续焦灼,荆州军一方,主将蔡瑁指挥能力欠缺的一点暴露出来。面对前军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的局面,蔡瑁没有任何行动。他认为,前军能在敌军的包夹下坚持住,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说明敌军的战斗力不如己方精锐,只要鏖战下去,等敌军攻势衰减,己方就可轻松获胜!如果朝廷军主将不是王凌,而是其他庸人的话,蔡瑁的判断绝无问题。可是,他的对手是王凌!就在前线持续焦灼时,王凌采取了下一步动作!朝廷军后方,王凌对候命的王昶说:“文舒,本将命你领五百骑兵攻击敌军侧翼!”王昶抱拳领命:“诺!”随后,朝廷军后方突然扬起烟尘!太原王氏的五百精锐骑兵出动!战场上,蔡瑁敏锐地察觉到朝廷军后方的异动。他立马做出精确判断:“是敌军骑兵出动了!来人,通知刘磐,命他领两千骑军出战!”“诺!”小兵策马前往后军。原来,蔡瑁和王凌一样,将荆州军的骑兵藏在后阵!统领荆州骑兵的将领是刘表的从子——刘磐!刘磐乃襄阳悍将,为人骁勇!孙策在世时,刘表遣刘磐袭扰西安、艾等诸县,孙策为了对付刘磐,特意命太史慈镇守当地,刘磐才不再袭击孙策的地盘。刘表召回刘磐后,命他训练骑兵。刘磐练兵大半年,今日终于再次出山!他在后阵得到命令,大笑着对身旁一名部将说道:“哈哈哈!黄汉升,咱们可又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了啊!”一袭黑甲,长髯铜面的黄忠提起长槊:“请将军下令,末将愿为将军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