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润发烟茶酒行。
“润发润发,一润就发,好家伙,早就计划好了要跑路是吧?”
陈东升骑着摩托车停在门前,看着招牌嘀咕道。
这家烟茶酒行,便是王老二的生意门面。
也是王老二主动打电话约陈东升过来作进一步商谈的。
陈东升单刀赴会,心中不由有些期待。
能不能从王老二身上拉到“天使投资”,就在此一役!
将摩托车停在了路虎揽胜的旁边,陈东升瞥了一眼,摇了摇头。
“不如大g。”
随后径直往里走去,推开玻璃门,极足的冷气扑面而来。
“来啦弟仔,坐,喝茶!”王老二态度热情,挥手示意。
陈东升心中一动,笑意已经挂到了脸上。
“王总这地方真气派呀。”
陈东升大马金刀的坐在茶桌前,大大咧咧的说道。
“哎呀没什么,就是个跟朋友喝茶的地方而已。”
王老二摆了摆手,不以为意道。
“来,尝尝这新茶,刚从凤凰山上下来的!”
陈东升捏起茶杯,一口吸溜,砸吧了一下,苦而不涩,回甘生津。
“真香!”
陈东升毫不吝啬的赞美道。
尔后两人便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绝口不提正事。
从家长里短,到镇上趣事,再展望未来。
甭管王老二抛出什么话头,陈东升都能接上,愣是没有一句话落到地上。
茶一杯接着一杯,陈东升一点不急,不光仗着年轻,还有心里的底气。
我可以跟你耗一整天!
反倒是把王老二整不会了,这小年轻怎么突然又这么沉得住气了?
说好的急着用钱呢?
不过既然今天主动把陈东升叫来,目的早已不言而喻,只是没成想碰了个软钉子。
“弟仔昨晚说的事儿,我想了一晚上,觉得还是有搞头的。”
“钱呢,我可以借,权当结个善缘,利息好说。”
“要是生意做起来了,钱不还都行,就当我入股了,怎么样?”
眼看陈东升不见兔子不撒鹰,王老二索性主动开口。
先发制人,才能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这如意算盘打的,不可谓不精明,利息是要的,生意做起来了,好处也是不能少的。
主打的就是又吃又拿,倒是十分符合投资人该有的吃相。
但只要愿意给钱就行!
这钱到了陈东升兜里,可就没有再往外掏的道理了。
“这个嘛,也不是不行,搁网上的说法,王总这叫天使投资,拿分红也是应该的。”
“就是不知道王总要给多少?这玩意儿就跟办厂一个理儿。”
“电脑就是缝纫机,机子越多,赚钱越快,单反正是不缺的,工人网上一抓一大把,
所以自然是规模越大越好,抓住机会,狠狠赚上一笔快钱!”
“这种钻空子的机会,一旦错过可就不会再有了。”
眼瞅着生米马上就煮成熟饭了,陈东升自然不介意再添上一把火。
这个道理,王老二显然更加清楚,毕竟……
谁一生还没有几次与发财失之交臂的经历了?
但是,王老二还是选择稳一手。
“钱我自然有的是,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主要还得看你的表现。
这生意要真如你所说那么挣钱,我也不介意再多给点,大家一起发财。”
“这样吧,五十万,一个月时间,我还有一栋闲置厂房可以给你用,够你做出点成绩来了吧?”
“到时候,咱们可以再谈。”
王老二觉得,自己给的这条件已经相当丰厚了。
他可不是办善堂的,一晚上的功夫,早就将陈东升的老底摸清楚了。
毕竟小镇就那么大,大家都是本地人,略微一打听什么都一清二楚。
也正是如此,王老二才有恃无恐。
正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要是钱还不上,还有一栋老宅可以抵……
横竖都亏不了的买卖,值得一做!
“就这?王总未免也太小家子气了,看来是我高估王总的魄力了。”
陈东升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甚至有些沉不住气的出言讥讽。
随后更是一拍桌子,一副年轻气盛的模样。
“给我一百万,我只用半个月!让王总好好见识一下,什么叫互联网时代。”
这般意气风发,舍我其谁的模样,一时竟让王老二有些恍神。
当年自己第一次砍人的时候,似乎也是这般愣头青,一时热血上涌就砍了。
得亏未成年,只是蹲了看守所,没多久就出来了。
后来凭着胆子大,又有前科,硬生生让他闯出点名头来,靠着做物流起了家。
那时候的物流,只要胆子大够狠,比什么都重要……
没想到,竟然也有被小年轻嫌没胆量的一天,王老二笑了。
索性也不再计较那么多,爽快应下。
“行,就给你一百万,我倒是想看看,弟仔你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那老宅自然是值不了一百万的,但有时候,机会确实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王老二心中也不由多了几分期待,想看一看年轻人的能耐。
陈东升闻言立马变脸,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
“痛快!既然王总这么敞亮,那我也绝不含糊,包翻出点浪花给你看。”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自然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至于白纸黑字的合同……那是什么玩意儿?
陈东升是正经生意人不假。
但是王老二可不是。
就他鼓捣那农村信贷,都是纯粹靠着口头承诺运作的,连公司壳子都不需要,还指望有合同?
很野?野就对了。
要不然他王老二能够做物流发家?
至于违不违法,在不同人眼里,显然对此也有不同定义。
相较于大城市的秩序,小地方显然依旧有一套俗定的规矩在运转……
某些时候,这俗定的规矩明显更好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老二压根就不会问,陈东升为什么不去银行贷款。
而陈东升也十分清楚,这玩意儿就算有合同也没用。
至于欠条借条之类的凭据……也是同样的道理,那都是走正规流程需要的。
而王老二,压根就不是走正道的人。
治得了的人,不用欠条也能治,治不了的,有那也不好使。
而在王老二眼中,陈东升就是那翻不出手掌心的孙猴子。
要是有点用,那自然好说,要是没用,收拾起来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儿。
出于这种判断建立的自信,自然能够让王老二认为胜券在握。
这也是一种惯性思维,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
陈东升嘛,是那个例外。
大人,时代变了!
都什么年代了,还在做传统买卖!
那就勉为其难给你制造一点小小的震撼好了。
这样,到时候让王老二接盘的时候,兴许能卖上一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