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陈东升一觉睡到自然醒,精神格外饱满。
收拾了一番,就准备出发去工厂一趟。
为此,陈东升连接单都暂缓了一天。
美曰其名,量给足了,缓一天看看真实数据,再酌情起量。
说人话,就是刷多了停一天看看效果。
一众商家不疑有他,反而还觉得陈东升十分专业,运营策略松弛有道。
当然,关键是经过一周的刷单,真的有用!
大部分商家的店铺,经过这么一轮暴力刷单,真实数据都有了显著变化。
虽然还没有到出现爆单和爆款的地步,但数据不会骗人,有用就是有用!
甭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那就是好猫。
但凡做生意的,无一不是深谙此道。
要不然,风水之道也不会深受他们追捧。
就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他们都宁可信其有,更何况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呢?
事实胜于雄辩!
而在尝到了甜头之后,双方薄弱的信任基础,无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
毕竟这些会主动找上门的商家,大部分都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对于电商是一知半解的,但想赚钱的心绝对是真的。
只不过赚钱这回事,向来只能靠自己摸索。
谁找到了赚钱的门路,都不会傻到大声嚷嚷,闹到人尽皆知。
所以,有枣没枣打三竿便是大部分商家的心态。
没办法就找办法,有办法就试一试,试试又不会吃亏,万一有用呢?
求神拜佛,招财进宝的玄学手段自然也不例外。
这不就真的给他们试出来了嘛!
管他什么原理,有用就行!
毕竟电脑和互联网的原理咱也不懂啊,妨碍挣钱吗?
尽管今天不用放单,但是商家群里依旧十分热闹。
毕竟,这规矩向来只有给牛马立的道理。
哪有给金主们立规矩的呀?
而商家群里聊天的内容,无非是交流那些不知道有没有用的经验。
时不时炫耀一下自己的数据,再吹嘘一下陈东升。
尽管他们不知道陈东升姓甚名谁,但也不妨碍他们尊称一声“师傅”。
对此,陈东升虽然没有掺和,但内心也有几分暗爽。
什么叫做站着把钱挣了,他们还得谢谢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批商家也算是从陈东升这里吃到红利的人。
毕竟,这种简单粗暴的刷法,是独属于草创阶段才有的福利,寿命极短。
压根就折腾不了多久,就会马上夭折。
如此毫无遮拦的暴力刷法,还有数据层面的异动,惊动平台是迟早的事儿。
无非就是目前小打小闹的程度,还犯不着平台大动干戈罢了。
毕竟,刷单在最开始就是一种俗定的行为。
绝大多数网店的开门红,大都是商家自己搞定的,权当博个好彩头。
后来,就开始拉上亲朋好友助力。
虽然钱是左口袋进,右口袋出,只是在平台上空转一圈。
但是数据不就好看了嘛。
平台又何尝不是潜在收益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当一回事。
直到形成了大规模产业链,反过来还想染指平台的蛋糕。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才开始施展雷霆手段,大力打击刷单产业。
而这,不过是大部分新兴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罢了。
当然,这就不是陈东升需要操心的了。
他就是想去码头整点薯条,他有什么错!
陈东升将自己的老伙计推出家门,一台崭新出厂的125经典红配色摩托。
虽然它已经不是八十年代的弄潮儿了。
但依旧是村镇交通工具里最靓的仔!
脚动档,省油,耐操,可以拉人,更能拉货,还拉风!
哪怕十几年过去,每回陈东升回到老家,给老伙计通上电,依旧能够打着火。
如今春秋倒转,不光陈东升变年轻了,老伙计也是如此。
只需按着离合,轻轻一摁电门,一点就着,动力强劲,如同烈马。
一给油,松开离合,车子就窜了出去。
陈东升稳如泰山,熟稔的调转车头,朝镇上驶去。
自打春风拂过,粤东大地上的工厂接连拔地而起。
周边人口随即被工厂所鲸吞,转化为流水线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济发展的势头势不可挡,环境更是日新月异。
河水由绿变红,慢慢转黑,每当染厂排污,河面就是一番热气升腾的景象。
生活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越变越好。
镇上的小洋楼如雨后春笋,越拔越高。
本就不宽敞的道路也被小汽车堵得水泄不通。
前后也不过才二十年,刚好由陈东升这代人亲眼见证。
吹着家乡的风,闻着不算好闻的空气,陈东升乐呵呵想到。
果然,这人一吃饱才会想这些有的没的。
不过,自己充其量也才刚吃上一顿饱饭而已。
所以只想一点就行,陈东升就是这么有原则。
而从村里到镇上,也不过才几公里路。
以摩托的速度,也就十来分钟就到了。
陈东升老马识途,轻而易举就找到了自己上班的地儿。
一个占地面积好几栋楼的工厂,门口竖立着招牌。
“云生针织内衣有限公司”
故地重游,陈东升没有再横生感慨,而是轻车熟路开进了厂大门。
“哟,东升,你小子还知道来上班啊?”
门房大爷打趣道,显然对他并不陌生。
陈东升也不急,将车停在一旁,从兜里掏出一包路上刚买的利群。
利落的散了一根给门房大爷。
“门伯吃烟,这几天找了条生意门路,以后不干了。”
陈东升乐呵呵的说道。
说来也怪,三十好几的时候天天烟不离手。
但重生到现在,陈东升却压根就没想过抽烟这回事。
直到刚才经过一家烟酒茶行才想起这回事,顺手买了几包烟揣兜里。
由此可见,抽烟果然没瘾。
门房大爷叼着烟,竖起了大拇指。
“你小子,果然是这个!”
“当初你刚进厂,我打眼一瞧,你小子长得是一表人才,那就不是打工的料!”
“果然没有看走眼,这么快就当上老板了,这叫什么?”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呀……”
都说吃人嘴短,大爷也不介意说几句好话。
反正是上嘴唇碰下嘴唇的事儿,能废什么功夫?
此时陈东升明白,自己这包利群怕是非给不可了。
只不过他还想再多听几句,看看大爷嘴里还能吐出多少好话。
没成想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东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