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平日里在村庄周围有见过北元人吗?”任以虚问道。
那魁梧的壮汉想也没想的就答道:“早些年还随时都能看到,但这几年却不怎么常见了。”
“想必是因为大明的实力越发强劲,这些北元人都害怕的缩到更北方去了,不敢靠着大明太近!”
安小鱼也说道:“是啊,大哥哥,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每年都要进山里住上好几个月呢!”
“现在一年到头都不用怎么进山里躲藏起来了。”
“所以今天我才会这么贪玩,不当回事......”安小鱼有些羞愧的说道。
如果今天来的当真是北元人,那她的命运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任以虚笑了笑,说道:“今日算是你好运了。”
“但这些日子可得打起精神来,大明和北元的大战将要开启,恐怕会波及到此地,万一到时候有兵马过来,一定得记得,提前躲起来!”
“不能疏忽大意!”
“而且就算是明军也不要大意,也要躲起来,懂吗?”任以虚教训道。
朱棣听到任以虚这话,不由得尴尬的喝了口水。
而安小鱼则是不明所以的问道:“为什么呀?”
“像大哥哥你们不就是明军吗?”
但那魁梧的壮汉却是明白了任以虚的意思,这年头,任何人都信不得!
连忙说道:“大哥哥的话你听着就是了!”
“不该问的不要多问!”
朱棣也是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说话,但心中也是有些赞同。
尽管大明的军队一直在强调军纪,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总有一部分士兵军纪败坏,对百姓下手极狠!
这是古代士兵的通病,只能留待以后任以虚来解决。
“对了。”
朱棣突然说道:“之前任先生不是说到了,边境线上百姓的问题吗?”
“敢问任先生,这件事有何解决方法?”
听到朱棣如此发问,在场众人都不禁望了过来,毕竟他们就是生活在边境线上的百姓,自然会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而且听安小鱼说,眼前这人可是大明王朝的皇子!
燕王朱棣!
在朝堂上肯定是有发言权的吧?
或许会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帮助,也说不定?
任以虚也不怯场,在场之人虽多,但任以虚依旧十分有条理的说道:“这件事,既好办,但同时也很难办。”
“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更是要花费很多精力去维持。”
“但若是成了之后,生活在边境上的百姓,便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
这番话听的众人好奇无比。
到底是什么办法,能有这么神奇?
莫不是这人在吹牛?
如果当真有这种方法,朝堂上的诸公为什么想不出来?
可这些人不了解任以虚。
朱棣确实了解任以虚的!
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话,绝无虚言!
“请先生详解!”朱棣激动道。
在场的村民和护卫,见到朱棣如此信任任以虚,纷纷忍不住好奇,此人口中,究竟能够说出什么高论?
“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建立缓冲带!”
任以虚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说道。
只是这又是一个新的词汇,让朱棣和众人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叫缓冲带?
这缓冲带又有什么作用?
明明任以虚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懂,可是组合起来之后,就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好在,任以虚紧接着解释道:“所谓缓冲带,便是指在大明的边界线上,建立起一个,不归属于大明,或者是大明的敌人,所管控的第三方区域,大明的敌人,无法直接进攻大明。”
“如果对方的部队,进入到缓冲带之中,大明的部队就能提前知道消息!”
“大明的百姓也能及时撤离,而不用担心某一天,敌国突然对边境发动突袭,让百姓来不及逃离而遭殃。”
朱棣一听,这主意好啊!
原本两国的边境是直接紧挨着的,大明的边境直接就紧贴着其他势力,但如果在两者之间弄出来一个空白的区域,对方不就无法对自己突袭了?
至于这个区域的位置,当然是在敌国的境内!
难道还要大明牺牲自己国土不成?
大明虽然不缺领土,也没有攻占其他国家领土的打算,但是关于领土这件事上,所有的华夏人就只有一个态度:寸土不让!
朱棣高兴的拍了拍手!
就要喝彩,但这时却猛然想到,这个办法好是好,可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自己身为藩王,终究是要去就藩的,终究是要离开朝堂的。
等后面大型蒸汽机的技术成熟,恐怕就要展开海外殖民了,那时候朱棣更是得离开大明,踏上征服未知大陆的未知旅程......
这大明的天下,终究不是他的天下......
而任以虚也完全没有离开大明的意思,这等天下无双的谋士,恐怕终究和他无缘。
一时间,不禁悲从心来。
可这种悲伤却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是皇子,是藩王,而不是太子!
但凡他表露出一丝这样子的情绪,恐怕都会被有心人猜忌。
尽管朱棣不觉得他大哥朱标会是这样的人,但是太子朱标手下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他们心中唯一的想法就是,你朱棣是不是想要自己当太子?
或者说......是想要造反?
现在的朱棣还经不起这种猜忌,这会让他在大明之中寸步难行。
他还需要积蓄实力,等到就藩之后推进工业化!
等到海外殖民之后,还要从大明引进管理的人口,还要引进各种技术。
这每一样,对朱棣想要建立海外帝国的目标,都很重要!
就算真的有什么想法,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而就在朱棣心中不断思考的时候,在场的众人却是不禁拍手叫绝!
这等妙计实在是太过精彩!
只要建立了任以虚口中的所谓缓冲带,大明边境上的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随时会有敌人,跨过边境线了。
就好比这贺兰山下的村民,如果再往北一百里内,都没有人烟,或者说是一群对大明没有敌意的人。
只有再往北一百里外,才有那些穷凶极恶的北元人,那他们就再也无须担忧,北元人,会不会随时南下了!
因为只要他们一南下,就立刻会被大明知道,而不是如现在这般,只有大规模的部队调动,才有可能被大明知道。
小股人马的入侵,大明根本无从防备!
正是因为他们生长在边境线上,所以他们才能越发体会到,任以虚这个方法的妙处!
这绝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