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王爷别追了,假千金她只想种田 > 第136章 安置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中午,沈清棠让几人来她家做饭,倒是也不用多复杂,就是想看看这些人干活时的样子。

算上刘婶子的弟妹,一共就三个人。

沈清棠提供了粮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三个人还有点紧张,虽说都是干活的好手,但被人这么盯着干活儿,还是头一遭。

“大家别紧张,你们随意做就行,做好的东西晌午带回去吃。”

“嗳。”

贴了几个饼子,沈清棠就让人回去了。

沈清棠心里有了数,吃了饭就把外面的房子收拾出来,生上火,明儿就开始就分几个人到这边来。

今儿个通知了下去,就要了刘婶子的弟妹和另一个婶子。

刘婶子高兴的合不拢嘴,赶紧把这个好消息送回去,让自家男人带着人去里正家,看看住在哪。

“春丫,真不知道该咋谢谢你。”

“婶子不用谢我,是她自己干的好,不然,别说是婶子的弟妹,就是亲妹妹我也不会要的。”

那程氏一看就是个干活的好手,而且干活之前洗干净了手,将衣服绑好,头发包好,这些都是好习惯。

她很满意。

做事也有条理,瞧着就稳重。

程氏两口子下午就搬进了原来张寡妇的房子,收拾到半夜,晚上两口子激动的都没睡着觉,第二天一早,程氏就收拾好去了沈家。

沈清棠早上起来就给三个灶都生了火,烧了水洗漱完人就来了。

沈清棠带着人到了隔壁房子,刘婶子和张秀兰各带一个新人,三个灶同时开工,忙的热火朝天。

与此同时,县衙里,李县令正愁的接连叹气。

今年天儿冷,这些日子冻死不少人,就连西部边关的将士们都有点遭不住。

听说西边已经连着下了好几日雪了,再这么下去,可是要坏事。

前两日,周边几个县的县令都被召到了州府,就是为了说这事。

看上个月刚打了一场仗,现在正是关键时候,虽然赢了,但是他们的军队也伤亡惨重,加上天气恶劣,薪那些伤员在军营里,身上的伤一时半会好不了,就想着将人转移到这边来。

黄平县是几个县里最靠近西边的,又是最大的,有啥事当然是先紧着黄平县。

李县令本来也是愿意接收这些人的,都是为国征战的将士,理应善待。

但是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倒是他始料未及的。

边关的战士得有几十万,伤员和有伤在身的,还有年老打不动的就有十几万,给他黄平县分的就有三万,黄平县下属的村镇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

黄平县下面有五个镇子,一个镇子下面有三到五个村子,可是这三万人,就算分给各镇各村,那也放不下呀。

再说,把这些人安排下去,总得有人照顾,本地人都没有这些人多,咋照顾?

再说,这大冬天的,也没法盖房子,就算去了村里,总会要住在村民家里的,根本就放不下。

县庙和县衙里倒是还能放一些,但也有限。

李县令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把各个村的里正还有镇上的乡绅叫来商量办法。

只是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好法子。

可既然人都分配来了,都是大夏的功臣,自然是要解决,安置妥当。

李县令按照村的规模大小,就给每个村和每个镇都安排了人。

清河村人少,也没有分太多,分了几百个人,但那也不少了,清河村的人才几十个。

里正愁眉苦脸的回了家,回来当天就开始清点村子里没人住的房子。

清河村原先的人也不少,但是大伙儿一看在村里没前途,好些人家都搬走了,房子就空出来不少这,这不,能住的有十几间呢。

一家住上二十几个人,虽然挤,但是这种时候,就不讲究那么多了,有的住就不错了,总比住到家里去强。

天气冷,里正只把家里当家做主的叫到家里去,说了这事。

人暂时还没来,不过也快了。

“年前肯定会来的,大伙儿有个准备,县令大人说了,也不会让咱们吃亏,到时候谁家接收了伤员,就给谁家些银子,到时候咱们再说。”

县衙里面给多少银子人们不知道,但肯定不会给太多,不过有就不错了。

本来人们也不太愿意的,但是一听说有银子拿,人们心里就好接受多了,银子少也是银子。

里正也说了,家里要是方便就收几个,要是不方便不收也行,平时照顾着一些,送些饭就成。

从里正家回来,家里的人就都知道了,赵景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什么。

伤员被带回这里,边关这些日子怕是又要紧张起来,天气本来就冷,守边疆的将士们怕是要难过了。

趁着这个机会,西域那边的敌军肯定会趁势发动进攻,到时又要乱了。

他们这里靠近西边,要是边关乱了,他们这边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照顾那些伤员责任重大,尽快好了好返回边关,保家卫国。

沈清棠现在也不干面粉了,隔壁的那一间屋子倒是可以借出去,但是白天他们要做粉,可能有些不方便。

所以,就算住,也要住有家眷的,有人照顾,他们出点吃的也省心。

这事没有反抗的余地,不愿意也不管用,要么出房子,要么出人。

大部分都是选择出人,县衙给些银子,到时候负责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行。

两日后,沈清棠又去送货,今儿个要和叶荣签契书,她得亲自去。

一到县里,就发现比之前更严格了一些。

县里突然多出不少人,以前都是县衙的差役巡逻,现在都变成了穿着铠甲的士兵。

沈清棠先送了货,找了叶荣,将契书一签,两条稳定渠道。

百味居和来福酒楼每天都想多要点红薯粉,说是在店里很受欢迎,尤其是和辣椒放在一起,已经成了百味居的一道招牌菜。

“你这回的东西和上回的那个不一样,以后第一种要一百五,第二种要一百。”薛老板当下就下了订单。

他们现在人多,三个灶一起做,绰绰有余,沈清棠当下就答应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