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卓大笑几声,“行,等我想娶媳妇儿的时候就去找你,要是找不到,那你就真的要给我做女儿了。”
沈清棠笑笑不说话,穆卓只比她大了几岁,她倒是敢做他的女儿,就是怕他不敢收。
煮了粉,给几人端了过去。
穆卓观察了几眼才问:“这就是你说的粉?”
“是,差役大哥尝尝合不合口味。”
穆卓拿过辣椒油闻了闻,往碗里倒了一些。
只吃了一口就愣住了。
这样的口感还是第一次吃,酸酸辣辣的,好吃。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手艺倒是挺好。”
“都是自己瞎琢磨的,差役大哥喜欢吃就好。”
每人吃了两碗粉吃了两个饼,吃完还坐在那说了会话,是最近县衙的差事。
沈清棠没有详听,只听到好像在找什么人。
几人吃完就要付钱,沈清棠看了穆卓一眼,问:“这钱...我们能收吗?”
穆卓失笑:“有什么不能收的?”
“不是都说,衙门的人来吃饭不能要钱吗?”
穆卓脸一沉:“这说的什么话?我们自从在县衙当差以来,可从来没有白拿百姓的一粒米,咱们县令大人也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快收下。”
沈清棠这才接过钱,说了两句好话,几人才离开。
差役们一走,其他人才敢上前来吃粉。
“沈老板,你生意做得可以啊,连县衙的人都来了。”
“是啊,那些差役们平时都可凶了。”
沈清棠倒是对那些差役们的印象挺好,有个好的父母官,下边儿的人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能和县衙的人扯上关系,以后在县里做生意说不定也能顺利一些。
今日的粉卖的还算顺利,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朝对面看了一眼。
对面的是一对夫妻,卖的是包子馒头和面片,平时这个时候,对面早就不少人了,可是这两日被她将客人吸引了来,看向她的眼神就不好起来。
那妇人收拾摊子的时候一摔一打不高兴。
身边的男人拉了拉自己媳妇,被媳妇儿一眼瞪了回去。
“咱们卖得好好的,她一来就把所有客人都抢了去,咱们还做什么生意啊!”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人家做的是新鲜玩意儿,人肯定多,你忘了,咱们一开始卖的不也挺好吗?”
话是这么说,但看着对面热火朝天,他们冷冷清清,这心里就不舒服。
“咱们的馒头一文钱就能买一个,面片一碗也才三文钱,宁愿花五文钱买那些个东西!有啥可吃的?”
一边说,一边噼里啪啦的摔东西,一肚子怨气。
沈清棠今天剩的粉条不多了,也不打算卖了,煮好端到对面的馒头摊。
“大叔大婶,你们也尝尝?”
那妇人正一肚子气:“不稀罕。”
丈夫轻轻推了她一把:“做啥呢?”随后看向沈清棠赔笑:“对不住啊,多谢姑娘了。”
沈清棠将粉倒进他们的碗里,还买了四个包子。
今天是她做生意的第三天,第四天开始,就不会送饼子了。
笑了笑:“我们明日应该还来,明日大叔大婶可以少做些包子,多做些馒头。”
那媳妇儿一听,将手里的碗一摔:“凭啥听你的!”
她的酸辣粉配馒头正正好,她也是好心提醒。
那媳妇儿脸一横,咬着牙,他们今日的馒头一大半都没有卖出去,还要多做?不是害他们吗?
沈清棠拿了一个,剩下三个都给了文康,吃完再回去。
一个包子下肚,腿上有了力气,收拾一下就准备回去了。
“娘子,沈娘子!”
一个小丫鬟从远处跑来,喘的说不上话来。
是那位夫人身边的那个小丫鬟。
“太、太好了,你还没走。”
小丫鬟喘过气来:“沈、沈娘子,还要麻烦你跟我走一趟。”
“可是有什么事?”
“我家夫人就想吃你卖的那东西,但是又不好出府,所以能不能请你入府啊?”
“可是我今日的粉已经卖完了。”
“没关系,不一定就是这个,只要是不多见的就行,我家夫人胃口一向不好,县里的这些也都吃腻了,就想吃点不一样的。”
“娘子放心,我们给工钱的,就是让娘子去家里做顿饭。”
如今刚过午时,时辰倒是还早,沈清棠便答应了。
一路上,小丫鬟介绍了她主家的情况。
主家是做布匹还有粮食生意的,姓金,是县里的富户,还是县里有名的大善人。
但是家中夫人身体不好,吃不下饭,看了很多郎中都不管用。
“我家老爷听说夫人愿意吃娘子做的吃食,便让我来请娘子。”
跟着去了金府,直接就进了厨房。
小丫鬟一进去就道:“今日厨房就交给沈娘子,若沈娘子有需要,你们都要尽力帮忙。”
“沈娘子,您看着做吧,只要是开胃的就成。”
沈清棠心里有数了,看了看厨房里的食材,基本都全乎。
从架子上拿了一些菜,洗了就开始剁剁切切,厨房很快就响起了炒菜的声音。
还让厨房里的人处理了一条鱼,还拿了一些酸菜切了肉。
从自己车上拿了一些辣椒,又从厨房里拿了一些花椒,做了水煮鱼,用酸菜炖了排骨,又做了手撕包菜、酸辣土豆丝,还用水果榨了果汁。
一顿饭做了一个半时辰,这才端上去。
洗了手,就有人来给她付工钱,今天这一顿饭给了二两银子。
这金家确实是有钱人家,虽然只来了厨房,但还是能看出来,宅子布置得不错,而且一顿饭就给二两银子,实在出手阔绰。
从厨房里出来,文康也回来了,两人赶着牛车就回家,出了县城沈清棠才问:“怎么样?”
“上次那个人我没有见到,但是金家在县城里确实是大户,听说上次遭灾的时候,这位金老爷和夫人不在县城,回来之后就给县衙捐了不少银子和粮食。”
“这么多年一直在做生意,确实挣了不少钱,因为夫人身子不好,这些年奔波的少了,就在这里安了家。”
听着倒是没有什么不正常,这个金家确实是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