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落榜后,我带红警基地回明末爆兵 > 第三十五章 神州重炮团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祖大寿听到崇祯皇帝诏书一开头,就是“坚定守住,就有办法”,顿时感到无比的心塞。

可以说,现在的局势和后世三大战役的时候差不多。

李靖设计的“在锦州城下,大规模杀伤满清有生力量”战略。

和后世委座设计的“东西对进”的战略,都有一个共同点。

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实就是在于锦州能够坚持多久?

只要锦州能长时间坚守,不被攻克,那对满清来说就非常危险了。

比方说,锦州城只要能坚持三个月以上,满清就得裂开,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哪怕是想撤退,都得做好被李靖狠狠追击的准备!

可一旦锦州在三个月内被攻陷,那对于大明来说就是重创!

因为固守锦州的祖大寿集群,足足有一万多兵马,还有几千战兵。

一旦这个集群被满清吃掉,在士气上将会对明军造成巨大打击。

可以说,不论战役的胜负,锦州城被包围都是肯定的。

而崇祯皇帝一句“坚定守住,就有办法”,直接把祖大寿吓的够呛。

(他还不知道关内已经组建起了野战集群。)

不过来传信的太监并没有注意到祖大寿的脸色,而是自顾自的念着圣旨。

(以前那些有眼色的太监要么被崇祯皇帝砍了,要么被崇祯皇帝升官重用了,要么就是在西厂里面等待审查。)

“祖大寿,朕任命你为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守锦州。

你的上司,将会是辽东总督王在晋和大明总参谋长李靖。

目前大明兵部尚书空缺,暂时由大明总参谋长李靖负责策划战役。

你的任务,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坚守住锦州城!

至于大凌河和小凌河那里,完全就不要管了。

所有大凌河和小凌河筑城的项目,全部被取消,节约下来的粮饷,全部用在锦州城!

注意,绝对不要去大凌河那里送人头!

朕赋予你前线的临机决断之权,但是一定要注意,哪怕是追击满清,也不许离开锦州城十里之地。

保住锦州城的功劳,比活捉皇太极都大!

朕会给你增援一支重炮团,携带48门超重型火炮,用来加强锦州的守备力量!

另外,朕拨给你50万两白银,用来对锦州进行棱堡化改造,具体改造方法,重炮团会提供的!

而且,朕会拨给你50万石粮草,豆料,用来增强锦州的粮食储备!

锦州城,必须常年保持能够坚守五年的粮草,来反制满清可能的围城。

最后,朕知道兵部拨给辽东前线的军饷,出了京师就少了一大半,到辽东前线的,最多两三成,前线战士缺粮缺饷极为严重。

这种事,都是兵部文官们收了太多部费的过错。

你给朕如实上报锦州现在的马步军数量,包括欠饷状态,朕将予以补齐。

还需上报锦州现在的军械情况,朕将调拨盔甲,武器予以补充!

总之一句话,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钦此!”

小太监念完圣旨的时候,祖大寿都惊呆了。

好家伙,崇祯皇帝连部费都知道,看来传言中的把兵部都抓了,不是笑话,也不是谣言啊?

可不是嘛,这些文官,直接贪污了七成以上的军饷。

要说他们不是最大的蛀虫,有点说不过去吧?

所以这一段时间,崇祯皇帝手下的西厂特务一直重点对于兵部的文官们狠狠拷打,逼着他们把赃款吐出来。

至于那些进了西厂都不肯把系统提示的赃款吐出来的,丧心病狂的西厂特务们直接上了夹棍来拷打。

除了孙承宗及少数没法动手的文官,剩下的全部都在西厂里面享受夹棍套餐。

只能说,夹棍使人进步。

这些贪官们吐出来许多白银,古玩,字画,珍宝,土地,店铺,债权,股权等一系列财宝。

其中的金银,占比不到10%,剩下的主要以各类珍宝存在。

崇祯皇帝也不挑剔,古玩,字画,珍宝,文物等等,全部丢进回收场换取军费。

他这么搞,肯定是毁坏了不少古代的遗物,甚至是孤品,孤本。

但是崇祯皇帝也没办法了,不卖掉这些文物,汉人的天下都要没了。

卖了汉人的文物和亡了汉人的天下比起来,确实不值一提。

依靠卖文物搜刮来的财富,崇祯皇帝才养得起一支上千人的重炮团。

由于崇祯皇帝只想守城,不想野战。

大明现在成熟的火炮有12磅红夷大炮,18磅红夷大炮,24磅红夷大炮。

30磅和36磅的重炮也能铸造,但是产量极低。

考虑到锦州前线急需火力,所以崇祯皇帝没有选择便于野战的12磅红夷大炮,而是直接采用了神州重型守城炮,威力和48磅的欧式重炮相去无几。

这种武器射程远,威力大,射速也不低,但是非常沉重,只能守城或者攻城,不能野战。

不过这种缺陷,在锦州城也就不是缺陷了。

见祖大寿还在呆滞状态,来传旨的小太监就道:“祖大人,接旨啊!”

祖大寿马上反应过来:“臣祖大寿,接旨!”

小太监脸上露出笑容,他将圣旨递到祖大寿手中。

祖大寿表现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忐忑不安接过圣旨,顺便暗中递过去几张银票。

然而出乎祖大寿意料的是,来传旨的小太监居然没有接。

小太监很清楚,一般情况下,他这种人一辈子都是个普通的太监,永无出头之日的。

但是现在时来运转,崇祯皇帝干掉了不少太监,又送去各路王府了不少太监,还关押了不少太监。

在崇祯皇帝的规划里面,整个北京城里面的太监,基本上是不准备留下的。

但是说来也巧,上面的人被干掉了,就需要下面的人去补缺。

小太监要是没有后台,现在没准已经去各路王府里面当太监了。

可偏偏,他在给王承恩当小弟。

凭借王承恩的担保,他不仅没有去各路王府,反而进了司礼监。

如今,好不容易得了眼下这差事。

若是办不好,他在紫禁城中便再无出头之日了。

搁在十几年前,来辽东宣旨办事,还是个肥差。

当年高淮在沈阳税监督,不知捞了多少万两银子。

可现在,辽东战事吃紧,崇祯皇帝格外看重辽东战场。

如此一来,小太监就不敢贪了。

他本来胆子就不大(胆子大的都投靠魏忠贤了),就是一个混日子的太监,如今这种情况,怎么敢收钱?

可这一幕放在祖大寿眼里就有些异样了。

啥意思,嫌少?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