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注定无眠。
深夜里,李二陛下,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三位重臣,也都是李二陛下的智囊团,可惜了房谋杜断中的杜如晦了,在贞观四年就再见了,真是帝国的损失,也是大唐百姓的损失。
这份八百里加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扬州缺衣少粮,发生旱灾了,之前秋收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苗头,当时李二陛下也是拨发了二百万两的银子及物资过去,而扬州的官员也是上表表示够了,李二陛下也没有再怎么收到扬州官员的奏报了;
但是此刻却是这样了,形势已经严肃到使用上八百里加急了。
扬州大旱,情势刻不容缓,之前拨给扬州的物资有一半都没有到,而且今年的旱情比预料的还要严重,再加上如今的冬天来的格外的早,部分地区已经完全入冬了,百姓已经开始抢树皮吃了。
时间是四天前。
李二陛下有点傻眼了,事情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大唐地大物博有地方发生旱灾缺衣少粮很正常,但是此刻已经入冬了,已经来不及了,有点晚了。
“大家都说说吧,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还有就是这粮食布匹该如何筹齐送去。”
李二陛下有点头大,真是恨不得将那些愚蠢的官员都给杀干净了才好,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求援都不会么?居然还搞到这个时候。
“陛下,今年各地方的赋税都算不错,户部还算充裕,但是这钱粮够,但是粮食却应该是不够的,现在扬州的粮价应该很高了。”
房玄龄说完也是眉头皱了起来,秋收的时候已经援助过一批衣服和食物了,而现在比那时候还要严重,还有度过冬天之后的春耕,食物和种子,那可都是粮食啊,这都是需要筹集的,
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官员的贪污情况,能造成这样的灾祸,没有官员从中贪污是不可能的。
“陛下,别的先不管,还是得先把就近征收上来准备入库的粮食送过去吧。”
作为儒家弟子,知道了一座重镇大城受到了如此大灾难,那是相当的痛心疾首啊,最起码得有好几十万人受灾,甚至几百万。
“说的没错,房相,赶紧拟旨吧,早一刻送出去,灾区的百姓早一刻吃上饭,穿上衣。”
“是。”
李二陛下的爱民如子不是说说而已,作为规矩的制定者,同时也是规矩的遵守者,享有无上权利的同时,也是行为最受限制的人,除非是想当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
此时的李二陛下只有同意几位大臣的选择,至于说舍不得物资,那是不存在的。
几位大臣和陛下商量了一个夜晚,在来到这皇宫之后,再也没有睡觉,期间只有李二陛下的枕边人长孙皇后,给众位大臣送来了茶水。
天家无小事,能让自己夫君半夜起来的事情,注定是大事,长孙皇后也很自觉的没有多待,自古以来后宫干政都绝非贤后所为。
。。。
“陛下,时间不早了,该去上早朝了。”
“哦,是么?天都快亮了啊,走吧,去上朝,唉,多事之秋啊。”
李二陛下此刻才是真正的痛苦万分,好像就没有几年是顺心的。
“对了,去把太子殿下也叫来。”
“是。”
李二陛下随口说道,没办法,遇到这样的事情,大灾大难的,怎么也得让这些为在朝为官的大臣们捐捐款啊,自己的那位大孝子可是出了名的有钱人,一个视金钱如粪土的有钱人,就算那是自己的儿子,那也是不能放过的,更何况那是一位“逆子”呢。
而还在打坐的李承乾就这样被叫醒了。
“早朝?”
“是的,殿下,陛下又来人了,说是今天的早朝需要殿下去参加。”
“嗯,好的,我知道了。”
李承乾有点头大,自己老爹那么优秀的一个人,怎么总是让自己过去呢?你都解决不了,叫我过去又能怎么样呢?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李承乾还是抓紧时间洗漱、收拾,穿戴整齐后出发了。
倒是太子府苏婉很开心,夫君总是被皇帝陛下叫去,参与朝政,说明自己夫君真的很厉害,不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人了。
苏婉原本还很担心,因为以前的太子殿下那是次次都参与朝政,很喜欢那种穿着储君服饰在在朝臣之前,那种赶紧很棒,但是如今的夫君,虽然对自己很好,但离朝政还是太远了,夫君可是未来要当皇帝陛下的人。
“陛下驾到,百官觐见!”
一声熟悉的嗓音响起,开启了今天的早朝。
而在刚刚李承乾就已经被自己的舅舅拉过去了,说明了情况,昨天夜里来了一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十万火急,让自己注意,不要乱说话。
而这朝堂之上的大臣们,其中已经有些人知道了昨天夜里来了一位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毕竟那动静好多人都听到了,那看守皇宫大门的门卫都已经被大佬问过好几次了。
甚至其中已经有人额头开始冒汗了,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而这朝堂之上对于从扬州来到八百里加急,想必有些人已经猜测到了。
“昨天夜里来了一封八百里加急,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
李二陛下环顾了一下大臣,不等几位秘书开口配合,李二陛下就说出来了,时间不等人。
“那是一封来自扬州的急报,此刻的扬州城已经没有食物了,百姓已经开始啃食树皮了,大旱。”
李二陛下说完就不说了,而是看向了下面的一众官员。
“启禀陛下,旨意已经发出,送往扬州的第一批粮食和衣物已经去催发了,想必短时间内情况不会恶化,但是第二批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也是数量最大最多的一批粮食,目前还在筹备之中。”
没有官员敢在这个时候进言,陛下已经在愤怒的边缘了,君无戏言,万一惹恼了陛下,陛下一气之下,来一句“杖毙”那不就没的玩了,最后还是作为宰相的房玄龄站了出来,说出了一个不算是好消息的不错消息。
“嗯。”
房玄龄退下了,该做的事情,他已经做完了,接下来就是看陛下的表演了。
“扬州巡抚呢?今年朕派去扬州的巡抚呢?”
李二陛下很愤怒,因为今年扬州干旱,自己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巡抚过去看看情况,和自己说没问题,结果这就叫没问题?
“陛下,臣有罪啊!求陛下责罚!”
一位此刻已经是满头大汗的中年男人站了出来,随即跪倒在地。
“拿去看看吧,这份八百里加急。”
李二陛下将手中的那份信件递给了一旁的那位老太监。
当这位老太监将手中的这八百里加急递给这位扬州巡抚后,李承乾就看到这位巡抚大人浑身上下就好像触电了一般,浑身都在打摆子,不停的颤抖着,幅度相当的大,
看起来很像是演的,但是在场之人都知道,这不是演的,这是真的,因为此刻的李二陛下已经十分生气了。
然而过了三秒钟,就证明了这位巡抚颤抖是正确的事情。
“拖出去,关押,三日后枭首,其家族中有参与者全部枭首,不论轻重。”
李二陛下还是忍住了,真想立刻处死这玩意,但是李二陛下已经不止一次的杀错人了,人才难得啊,能出现在这太极殿上的,每一个都是帝国的财富。
“陛下。。”
这位巡抚也没有多言,这种情况下多说多错,搞不好说多了现在就要死,还能多 活三天,说不定还可能有转机也说不定。
静静的给陛下磕头赔罪,跟着侍卫就走了。
“还有没有人主动认错的,给朕站出来,朕会从轻发落,否则。。哼哼。”
说完话的李二陛下,开始鹰视狼顾的扫视低下站立的官员,但是可惜的是整个太极殿里面的所有人,除了李承乾这个逆子在和李二陛下对视,大眼对小眼,看到李二陛下一阵无语之外,
其他都是低着头的,仰面与皇帝对视,有刺王杀架的嫌疑,所以此刻李二陛下的王霸之气,事实上并没有多少的威力。
倒是李承乾神情有点尴尬,而在李二陛下看来这小子好像是嘲笑自己,虽然这逆子明明没有笑,但李二陛下就是觉得他笑了,而且这种感觉不是第一次了。
“太子,你来说说这事情该怎么办吧,这都已经入冬了,时间上很急啊。”
李二陛下看着自己的好大儿,也想考考这位大唐太子到底有没有什么办法,虽然这小子不懂政治,但是他的鬼点子还是挺多的。
听到自己老爹的问话,李承乾说实话他确实是有点想法,因为在历史上已经有大佬给了完美答案,
大宋王朝的范仲淹范宰相就给出了高价聚粮的方法,当一两银子的银子的粮食变成了价值一百两银子的时候,就算大家知道这是一个骗局的时候,还是会有人带着侥幸心理去赌一把,万一自己的粮食很快就可以先卖完呢;
当然了历史上还有一位大佬,大明王朝的开创者,血手屠夫老朱同志,面对贪污腐败的官员都是一个办法;
正是这时候李承乾开口说的这个办法。
“父皇,儿臣确实想到了一个办法,还是儿臣一本书籍上面看到了,不知道有没有用,办法就是对于扬州整个大城的所有正职全部立刻枭首,由各自的副官担任,县令全都斩首,换上县丞顶上,村长斩首换上村里的二把手上,整个扬州所有的正职官员全部枭首,一个不留!”
这就是李承乾这位未来皇帝说的话。
这一刻李承乾这位东宫太子成了这太极殿上最靓的仔。
就连一向在朝堂上不怎么说话的武将们也都看向了李承乾这位不满双十的少年,居然说出这么血腥的解决办法。
而听到这话的房玄龄,此刻却是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因为仔细想想,这个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最起码这个冬天肯定是没有问题了,这些刚刚上任的管事们,看着原来上级的坟头草,应该会自觉一点,不会再有贪心作祟了。
“不妥!”
没有等房玄龄出言,一旁的魏征已经忍不住了。
“太子殿下也是熟读圣贤之书的人,如何能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语,那些官员当中肯定是有贪污人员,但是我相信更多的还是清正廉洁之辈,都是为大唐馒头苦干之人,这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全杀,是不是太过分了,应该仔细考察。”
魏老头说完还瞪了一眼李承乾这小子,这小子现在怎么越来越纨绔了,以前还挺好的啊。
虽然魏征在怪罪李承乾,但是作为皇帝同时也是李承乾老爹的李二陛下却是没有出言训斥太子,此举虽然有伤天和,但是确实是可以解决问题。
“官官相护,人微言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