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仓在听到了校尉的话语之后,点了点头,随即出城上马,带着一行人朝着胶州湾疾驰而去。
一路上商贾百姓众多,此时见到李仓策马疾行,都是主动让道。
“刚刚那是郡守大人?”
官道之上有商贾看着李仓消失在远处,转头看向身旁一人,开口问了起来。
被问及之人,似乎也没有看清楚,只能讷讷的点头,迟疑的说道;
“应当是吧。”
商贾听到回应之后,略有不满,不过这并不妨碍其对这位胶东郡郡守的尊敬。
这胶东郡可是在这位李仓郡守的管理下越发繁荣了,他们这些商贾在此处也是收到了诸多照顾。
路上耕种归来的百姓也是纷纷讨论起了李仓,脸上都是有着笑容。
李仓策马疾行,一刻钟之后终于到达了胶州湾之中,顺着水中栈道匆匆前行,李仓也是来到了海边的哨站当中,随后借助千里目看了起来。
在看到了远处海上大船之后,李仓脸上露出了欣喜,此等宝船却是只有陛下能够乘坐。
“来人,立马准备行宫,酒食!”
胶州湾中的军士在听闻李仓的吩咐之后,立马恭敬的点头,随后策马朝着胶东郡郡城而去。
赵拓乘坐的船只在一个时辰之后终于从海上抵达了胶东湾,回到了大秦之地后,众人皆是有些唏嘘,此行出海之行却是让众人见识了大秦之外的国度。
“放木梯!”
随着大船之上传来军士的呼喊声,一架巨大的木梯从船上置放了下来,随后赵拓带着蒙毅,蒙恬,张良走下了船。
李仓见到赵拓下了船,立马恭敬的走了上来。
“见过陛下。”
“见过左相,蒙将军,张大人。”
赵拓看着李仓点了点头,随即挥手说了起来。
“送朕先行回行宫之中吧。”
“喏!”
随后李仓开始带着军士护送赵拓踏上了前往行宫的道路,一路上赵拓见到胶东湾中繁华无比,周围甚至兴建起了小城,一时间有些好奇,叫来了李仓。
走在前面的李仓听到陛下召见,直接减慢了速度来到了赵拓的身边。
“李仓,胶东郡如今商贾百姓如何了?”
李仓闻言笑着说了起来。
“禀告陛下,自陛下扩大胶州湾,兴建港口以来,胶东郡却是越发繁华了,这里作为大秦和九州的来往之地,常年有着众多商贾于此置货,此外百姓也是寻到了劳作的方式,只要不是游闲之人,每日可得数十钱……”
“加之陛下让农家子弟推广了小麦桑蚕之物,胶东郡如今一年的赋税却是能够数倍于过去了。”
……
张良,蒙毅听到李仓的话,也是惊讶不已,要知道就算是大秦咸阳城中小贩一日间也是难以挣得百钱,而胶东之地却是能挣得数十钱。
此外胶东郡赋税在经年以前就已经是大秦诸郡前列,此番数倍于过往,恐是与咸阳也不远了。
大秦如今的赋税其实并不重,而且也一直未曾变化,此番赋税的增加却是来源于百姓和商贾挣得钱变多了。
张良脸上不禁流露出笑意,大秦一统天下之后,却是比起六国时期好上太多了。
赵拓听完李仓的话语,开口问起了百姓之事。
“百姓这数十钱来自于何处?”
此问要是换却一名尸位素餐郡守来必然回答不上来,不过李仓却是一位体恤百姓的郡守,常年与百姓打交道,闻听赵拓问话直接熟稔的说了起来。
“此数十钱,多来自于帮助商贾搬运货殖,此外十亩小麦粟谷成熟一年也可卖得千钱,算下来却是数十钱左右……”
赵拓闻言点头,随即问起了商贾之事。
“胶东商贾可有哄抬物价,肆意扰乱市场?”
李仓听到陛下垂问商贾之事,继续恭敬的回答了起来。
“胶东商贾曾有人积压货殖,试图抬价过,不过却是被我腰斩于城外,此后再无人敢犯。”
“此外,我为商贾立下了法令,其年入十金者可按大秦律例正常赋税,然超过十金者或多赋税于大秦或给事于百姓,百金之上者胶东却是还未曾出过这样的大商贾。”
赵拓闻言笑了起来,李仓此举不是逼着商贾散财于百姓吗。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自从赵拓放开了商贾的限制之后,有的商贾钱袋已经鼓了起来,其想法也是多了起来,正好籍此让其明白大秦的态度。
垂问之后,赵拓笑着看向了李仓。
“当年入胶东郡,你为郡尉,后来命你为郡守却是未曾让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