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鲁大地之上,泰山和峄山的确为最高峰,不过放在偌大的大秦可就不算什么了。
太宰一直在担心巡游过天下诸地的年轻陛下是否为此而疑惑,心中在准备着解释,不过直到峄山脚下,赵拓却是一直未曾提这个问题。
见到赵拓对此没有异议,太宰也是松了口气,看来陛下也是知晓其中之理的人。
到了峄山脚下之后,负责宗庙礼仪的奉常便是亲自走了出来。
这等封禅的大事,却是并非太宰等人所能够为陛下代言的。
“请陛下登临峄山!”
当初始皇帝登临峄山乃是儒生们的建议,而如今赵拓登临此地,却是再无儒生之乱耳,至于刻言颂德之事,交由蒙毅和冯去疾商议也是足够了。
至于遥祭山川之事,自然有奉常,太宰等人亲自操持。
峄山作为封禅之前的开胃菜,并没有花费赵拓太多的时间,其上篆刻的文章,蒙毅也是在抵临峄山之前就已经书好。
也就是遥祭山川,耗费了一个时辰,之后队伍继续朝着东边前进,此次的重头戏却是在泰山之巅。
一路上,凡是见到大秦队伍的百姓,尽皆不敢站立,尽皆惶恐恭敬的跪服,无论是田野中还是道途上。
在赵拓到来之前,济北郡的郡守便是已经让郡县之中的官吏通报了陛下封禅之事,让下面的官员务必叮嘱百姓不可冲撞了陛下,因此才有了现在这番局面。
赵拓看着一路上百姓的行为,不禁皱了皱眉头,那满是泥水的田野中,怎么能跪的下去!
想到这里,赵拓开口叫起了冯劫。
作为郎中令军将领的冯劫,一路上都跟随在赵拓的身边,赵拓开口之后,冯劫便是牵引着坐骑走了过来。
“陛下。”
冯劫低头恭敬的看向了赵拓。
赵拓看了看田野之中的百姓,开口说了起来。
“你派军士前去告知济北郡郡守,这田野之中的百姓却是不必下跪了。”
冯劫听闻之后,微微一愣,随后立马点头。
“是!陛下!”
冯劫回应了之后,直接策马朝着前方赶了上去,济北郡郡守从冯劫那里知道了赵拓的命令之后,顿时有些惶恐起来。
“冯将军请告知陛下,臣立马就去告知百姓……”
说完这位济北郡的郡守,直接带着数十军士沿着道途而去。
济北郡的百姓听闻这是陛下的旨意,一时间个个脸上都是带着激动和兴奋,大家虽然早就知道大秦的二世皇帝多有体恤百姓,但是这还是大家第一次感同身受。
济北郡郡守也没想到自己的小聪明却是被陛下讨厌了,回来的路上心中一直有些忐忑。
队伍在一天之后,终于抵达了泰山脚下。
作为邹鲁大地之上的最高山峰,泰山在邹鲁百姓的心中可是象征着众多东西,儒家的渲染,周朝的礼乐,俨然让泰山成为了邹鲁人心中的信仰。
所谓祭祀封禅,封乃是于泰山之巅起五色土之祭坛,告慰上天帝王之功绩,禅则是在泰山其侧,加以祭祀大地,以告大地帝王之成就。
其间有属官诵读帝王功绩,百官位于其下侧听,惟愿上天下地,能够赐祥瑞以正帝王之名。
赵拓之前曾登临过一次泰山,就已经获祥瑞之征兆,此行封禅,大秦疆域前所未有的开阔,百姓安居乐业,赵拓亦是相信必有祥瑞作伴。
在抵临泰山脚下之后,众臣开始随着赵拓登山。
泰山之上的石阶,早在始皇帝时期就已经修筑完成,此次封禅,这石阶也是沿袭了旧物。
所谓观山小,登而知其高,现在的百官便是这番感觉,尤其是其中久居咸阳之臣,不过半途居然就有人开始忍不住的喘息起来。
蒙毅和冯去疾瞧见这一幕,不由得冷哼了声,赵拓也是有些不满这部分大臣的体魄,攸然开口说了起来。
“此后,大秦官员登朝之时,自入内城起,不得乘坐车辇,除非年过天命。”
一行官员闻言皆是面容苦涩,武将则是个个窃笑。
“喏!”
半个时辰之后,众人皆是来到了泰山之顶。
作为邹鲁大地之上的最高山,登上这里的感受的确并非南越之中的高山所能比之,放眼望去,浩瀚大地尽入眼中,万般浮云皆在脚下,身处其中仿若飞鸟同行。
就在祭祀开始之前,却是有官员惊呼了起来。
“天上生出了五彩!”
随即又有官员喊了起来。
“那是仙鹤!?”
众人举目望去,只见天穹之上,朝阳跃起,五彩霞光披散田地间,就连云彩也是被染上了鲜艳。
“啾!”
同时有数道雪白身影,穿云而来,其声高昂,鸣于九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