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千铁浮屠,请始皇禅让! > 第425章 年尾之冬祭!进朝上贡的诸国!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秋风萧瑟,冻煞万物。

国子监诸多学子在百官身后踽踽独行,显得有些垂头丧气,本以为此次能意气风发的入朝为官,却是没有预料到,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张苍看着一群学子,无奈叹气。

这些学子其中不乏聪明人,可惜聪明却是并非总是能用对地方,比如此次,诸学子考前都是在考虑如何侃侃而谈治国之策,却是少有人专心温习知识。

而平日不显于声色的白申等人,却是老老实实的复习天文历算等,最后崭露头角。

张苍看向车驾之上的赵拓,这次秋考之后,他也是渐渐明悟了赵拓的意思,赵拓这位陛下如今需要的并非治国之臣,而是需要萧何这般能做实事之人。

国子监成立的目的,恐怕也是如此。

走在百官之中的白申三人,此时都是面露喜色,三人于国子监当中非是能言善辩之人,但是在算术,天文,海航等方面却是学的扎实通透。

本以为秋考,陛下会择选善言国策之人,未曾想陛下却是钦点了他们三人为官,虽然还需任官考校,不过已经是让三人喜出望外。

“陛下,我观国子监中有数人于治国策论,有不错的见解,为何最终却是选了白申诸人……”

跟在赵拓身边的冯去疾,想到刚刚的秋考,忍不住开口问了起来。

赵拓看了一眼冯去疾,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悠悠然说了起来。

“右相,如今大秦蒙毅为左相,汝为右相,辅以大秦律例,加之萧何等诸臣,你真认为大秦所需的是精通治国策论之人?”

冯去疾听到赵拓的话,不由得一愣。

一旁的蒙毅闻言笑了起来,陛下果然不是寻常人,寻常王侯几人不渴求治国能臣,然而陛下却是光选有实干之才的人。

蒙毅对于如今大秦的治理,其实同样是这个想法,大秦以法治国,律例便是一切的准则。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精通治国策论之人一旦启用,反而说不定会坏了如今的一切,毕竟治国策论都是需要在大秦的现有基础上改变的,或好或坏,并说不准。

“朕认为,依大秦律例治国,辅以道德准则就足以了,至于治国策论,或许有些想法不错,但是并不是大秦目前所需要的。”

“相反,海航,天文,历算方面的人才却是少之又少,我大秦船坞不少,但是却只有数名官员可以统御,天文历算之上,更是只有太史令和张苍两人……”

冯去疾骤然明白了过来,不再疑惑。

跟在两人身后的萧何,看着赵拓的背影,不由得心中生出敬佩之情,赵拓这般年纪的君主,竟然就有了这番思虑。

回到了咸阳之后,大秦便是布告了这次的秋考的结果,一时间读书人皆是惊奇不已。

“国子监数十人,竟然只有三人入了官,这……”

“我认识其中一人,其才华出众,竟然也落榜了!?”

……

虽然布告出来的内容让人惊讶,但是咸阳依旧是你来我往,大家对于秋考的热情很快就过去了。

而大部分读书人也是依旧将心思放在了著农学和工匠之书的事情上,毕竟一本书通过审核,可是能得到数金的奖赏。

大秦各地的工艺都紧锣密鼓的跟了上来,如今铁器农具在大秦乡间已经十分常见,这其中就有着工匠之书的帮助。

咸阳宫中,负责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正恭敬的说着冬祭的事情。

“陛下,今年粟谷冬麦丰收,咸阳各地县吏皆是请求冬祭……”

冬祭本来是百姓历来便有的传统,不过由于前面的战国之乱,导致冬祭一事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停歇。

之前大秦闹了饥荒,关中也是如此,直到今年冬麦的播种,关中沃野千里,迎来了大丰收,于是冬祭又被提了出来。

本来这件事情是一件小事情,不过今年关中的大丰收乃是前所未有,故而奉常将这件事情禀告了上来。

这时候,蒙毅也是站了出来,说起了年尾各郡郡守入咸阳当面禀告郡县一年政绩之事。

“陛下,诸郡郡守大部分已经上书,目前只有大秦置于孔雀之郡县的奏疏,尚且未曾抵达。”

冯去疾亦是站了出来。

“陛下,大月氏等部族和西域各国使臣,也是在来咸阳上贡的路上了。”

赵拓听完三人的言语,一一回应了起来。

“关中冬祭之事,便交由萧何和治栗内使去办吧,记得需隆重些。”

萧何和治栗内使闻言站了出来,恭敬的点头。

“喏!”

“喏!”

……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