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千铁浮屠,请始皇禅让! > 第423章 渭水河畔!置题考众生!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咸阳宫大殿之中,负责国子监的张苍正恭敬的说着国子监的近况。

“蒙陛下恩典,国子监诸生,渐通天文历算之学,又有船坞督造前来授课,如今已经能堪其用……”

大殿之上的众臣看着张苍,并未有太多的表情,甚至还有些大臣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就连蒙毅和冯去疾也是如此,实在是大秦之臣对于国子监这等学府并不在意。

在大秦诸臣看来,六国多讲学说,然而最终依旧被军队强大的大秦覆灭,这其中国强与国弱的真正原因,不是赤果果的摆在了眼前吗?

赵拓倒是不在意众臣的态度,学府之重要性,以后众人自然会看到。

在张苍说完了之后,赵拓开口说了起来。

“国子监秋考,于国子监立时,就已然定下,如今已经入了季秋,秋考也该是时候举行了……就定在七日之后的渭水河畔吧。”

张苍听到赵拓的话,恭敬点了点头。

“喏!”

关于秋考的事情,张苍不敢有丝毫懈怠,国子监大考不仅意味着国子监诸生的学习之成果,同时也是国子监设立以来向大秦证明自己的第一考。

这一次秋考如果国子监弄砸了,可以想象,本就对国子监没有什么好感的众臣,必然会就国子监的事情向自己发难。

不过张苍对于国子监的诸生还是十分自信的,在张苍看来,国子监的诸生在各个方面都不输于一些官吏。

回到了国子监的张苍,叫来了监丞等人,转告了陛下的旨意,不日,秋考的事情,就直接被张贴在了国子监之中。

国子监的诸生见了布告,顿时一个个都激动得讨论了起来。

“秋考终于来了!”

“这下,我等终于可以有出头之日了。”

“苦学数载,定要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

远处一位经过穿着白衣的青年远远的看见了这一幕,却是打算直接走过,他身旁一人看到好奇的问了起来。

“白申,这么多人围着,你难道不想去看看?”

叫做白申的青年,脸上露出笑容,全然不似远处那些监生般激动。

“无外乎是秋考的事情,依我看此次秋考必然不会简单,有这时间不如多回去看看书。”

叫做白申的青年说完径直离开,留下了束着发髻的同窗一脸纠结。

“算了,等到人少再来!”

在喃喃了一句之后,他连忙朝着白申追了过去。

“白申,等等我!”

……

七日之后,赵拓领着百官出了咸阳,朝着渭水河畔而去。

皇帝出行,自然是车马如流水,一路上引得往来咸阳的人纷纷惊诧,咸阳城中不少喜好热闹的人,打听到了事情原由,三两一群也是朝着渭水河畔去。

“陛下,要不要阻止这些百姓?”

跟随在赵拓身边的蒙恬,看着后面远处缀着的百姓,朝着赵拓恭敬的问了起来。

赵拓回头看了一眼,见跟来者多是读书人,笑着摇了摇头。

“不必了,等到了渭水河畔,单独划出一处留给他们就是。”

蒙恬听到赵拓的话,点了点头,随后策马走向了前方。

“加快步伐!”

季秋时节,渭水河畔也是水位低落了些,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渭水的壮阔景象,一路上金黄的田野也是怡人心神。

“关中平原,今年看来要大丰收了!”

大臣之中的萧何,看着官道两旁的小麦地,忍不住的笑着说了起来,作为主管大秦钱粮的萧何,对于这些事务向来十分上心。

跟在萧何身边的治栗内使,也是笑了起来。

“多亏了陛下和农家,如此种植了这冬麦,产量却是远远超过了粟米,而且吃起来也是优于粟米……”

萧何对于冬麦的事情也是听闻过,如今听到治栗内使这么说,却是回头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一名官员,此人正是农家许行后人,许墨。

“许墨身边之人就是发现冬麦的农家伯文吧?”

萧何饶有趣味的看向了许墨和伯文,笑着开口问了起来,治栗内使顺着萧何的目光看了出去,随后点了点头。

“正是此人。”

萧何默默记下了这个人,准备之后去接触一下,能够发明冬麦这等谷物,未必不能在其他事物上取得成功。

萧何却是不知道伯文此时正是满心忧愁,因为他在冬麦之后,所有的杂交都失败了。

跟在百官后方的正是国子监的一行监生,此时的众人看着旁人偶尔投过来的羡煞的眼神,个个都是意气风发,心中振奋。

张苍看着其中一部人的神情,不由得摇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