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和混沌交替往来,周而复始,遂有天下分合之说。
长久的安宁必然会导致部分激进者的不满,而无节制的征战又会致使民心背向,这其中的拿捏便是王道之术的一部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而他赵拓要做的不仅要扫六国,还要廓清宇内,君临天下,还后世一个千古大秦。
相比而言,张良始终是han国旧人,无法理解大秦的这种行为,han国自春秋以来便是偏安一隅,其王爱享乐而少壮志,以致大秦攻破新郑,韩王直接投降,整个han国自此而亡。
张良虽然精通谋略,擅运筹,但是终归只是希望一个安平盛世,至于这盛世有多浩大却并非他在意的。
如今河西的土地之上已经生长了大量的油菜和棉花,这种在关中等地随处可依的植物,去了河西之地居然也能生长的茂盛丛密。
司马云也是十分惊讶,这里粟谷皆是难以存活,唯有这两种作物,却是极为坚韧,尤其是棉花,相比于关中之地,竟然长得更好,朵朵棉花雪白而硕大。
这也让司马云松了口气,如果这里只能生长沙棘或者矮草的话,那么便只能作为牧羊牛的场所了。
牛羊之属固然能够食用,但是往往数年才能从羔犊长大,这里可是有着十万刑徒,单靠牛羊前面断难养活。
如今有了这两种作物,倒是可以从陇西郡那边兑换食物了,等到十万刑徒在河西扎下,到时候便是可以放牧和耕种一起了。
咸阳之中的赵拓,对于河西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意外,他对于油菜和棉花知道的可是比司马云这些人多多了。
赵拓如今关心的是农家对于杂交选育的尝试。
咸阳城东的一片林间空地之上,数十个农家子弟正在这里辛勤耕种,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饮水取食皆是来自于山林溪涧或者自己的田地。
“先生,陛下所说的什么杂交选育难道真的有用吗?”
田地间一个年纪约莫舞象之年的褐衣青年,看着远处阡陌,忍不住朝正面前在拨弄花粉的老人问了起来。
老人闻言先起并没有回答,直到细心的为两株植物传授完了花粉之后,老人才慢悠悠的直起身子擦着汗珠看向了青年。
“虽然陛下所说,我之前的确未听父提及过,但是陛下的法子却是未必不可能,你不是已经瞧见了田野里的粟谷?”
“这些粟谷相比于之前的粟谷,每块田地中的产量岂止多出了数倍。”
“既然粟谷可行,其他的未必不可行,而两种不同的作物杂交虽然有些困难,但是一旦成功必然会有改变的。”
……
青年听着老人的话,渐渐不再言语,眼神也慢慢的恢复了坚定。
“先生,我昨日在路边摘了些野草,不知道是否能杂交?”
老人看着青年,笑着说了起来。
“万事皆有先,神农也是先尝百草,遂知天下谷物,医药……汝所说之杂草未免不是未来的粟谷之物。”
青年闻言沾着汗珠的脸上露出崇拜,神农氏,那可是农家的鼻祖,青年也明白了老人的意思,遂躬身。
“先生,我这就去相试。”
一月之后,林间空地东南角的一处田地中长出了一片青葱的幼苗,虽然尚且稚嫩而且难以看出成效,但是青年还是日日照料,松土除虫。
“也不知是否是杂草,竟然长得如此之快……”
半月之后,这幼苗便是拔高了一截,青年看到之后不由得喃喃自语起来,一月之后幼苗已经粗壮起来,而且翠绿欲滴,两月之后这幼苗居然结出了草穗。
此时已经入了深秋,周围的大部分草木也已经开始枯黄落叶,然而这田野一角却是依旧有着青绿。
周礼司农有云,作物有九穀,分为黍、稷、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而青年做的便是将小麦与路边的杂草相交。
大秦关中富饶但是由于气候环境的约束,多以粟米居多,小麦之类虽有但是十分稀少,追其原由便是无法适应关中严寒。
倒是南方种植小麦较多,不过由于南方少沃野较少,所以只有蜀中等少数地方能出产较多。
渐渐的天气越加寒冷,咸阳城中的赵拓看着又一年冬天到来也是感叹,随后便是转头看向了身边的一行官员。
“听闻农家居咸阳东空地上耕种选育?”
有官员听闻赵拓的话语之后立马恭敬的回答了起来。
“是,陛下。”
赵拓闻言笑了起来,虽然农家暂时没鼓捣出有用的东西,但是认真的态度赵拓还是十分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