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众臣是又惊又怒,这大秦占据了偌大的土地竟然还不敢罢休,如今居然剑指高句丽,试图以兵戈征伐。
其中一名身高九丈有余,浑身着鲜艳服饰,腰间挂有柳叶刀的大汉直接一步踏了出来,随后单膝下跪,看向了坐在上方的卫满,神情中透露出愤怒。
“国主,这大秦欺人太甚,就让我巴图,前去会会大秦的军队吧。”
卫满抬头看向大汉,迟疑了起来。
“巴图,你本是巴郡之人,此去如若遇到故人……”
大汉头一低,粗犷的声音再次响起。
“还请国主放心,便是遇到了旧人,巴图也不会心慈手软,如今我已不是巴郡之人,而是高句丽的将军。”
卫满闻言,略微思虑之后,拿定了主意。
“好!”
“巴图,我令你带领五万兵士,前往北方御敌。”
“你且记得,一定要将大秦拒之门外,大秦东出辽东,想必粮草辎重难以为继,只要一月有余,对方必定退兵。”
……
大汉点头,随后卫满点了一位中年男人做了巴图的谋士。
三日后,高句丽的五万军士在大汉的带领之下,向北出发,十日后抵达了高句丽北方的一座小城当中。
到达了目的地之后,大汉开始让兵士拓小城,起高墙,至于城中百姓则是全部被驱赶走了。
而李信带领的大秦三十万军队也到了辽东郡城。
辽东郡城郡守,看着大秦的三十万军队,不由得心中暗叹。
他不过一郡守,哪里见过这么多军士,上次章邯率兵前来攻打东胡,夫余,也不过八万余人。
这次可是足足翻了三倍有余。
在到了辽东郡城之后,李信只是吱会了一声辽东郡守和都尉,便是继续带着三十万军队东去。
正如辽东郡守汇报的,如今的辽东正是盛夏时节,虽然天气还是要有些微冷,但是却是远远好过冬天。
“将军,我们为何不驻扎在辽东郡城啊……”
李信的一名亲卫不由得问了起来,按照他所想,现在军队驻扎在辽东郡城应才是最好的选择,之后,等到陛下下了命令,再东出辽东,直取高句丽。
李信看着自己这名侄子,不由得摇头。
“辽东虽好,但是离高句丽却是仍然有一段距离。”
“我不相信,高句丽对于我大秦的出兵一点察觉没有。”
“既然如此,对方就算是不敢主动挑衅我大秦,也绝对会有所提防。”
“至少会起高墙壁垒,以防止我大秦进攻。”
“如果我们驻辽东,一开战便是面对早已经枕戈待旦的高句丽军队,我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军营,土灶等也是需要耗费时间的,到时候如果对方趁机出击,我们必然会遇到麻烦。”
“倒不如直接抵达前线,安营扎寨,建好土灶等。”
……
亲卫闻言不再质疑,李信的三十万军队在五日后抵达了辽东边境。
从这里往前,便只能依靠探子了,大秦对于辽东之外的地界并没有绘制过详细的地图,因此只能依靠人力的探索。
“派二三子前去探路,路遇生人,切要谨慎。”
随后有探子从军中出来,开始朝着前方散开。
咸阳宫中,赵拓得知李信已经进入了高句丽的地界,点了点头,随后下令马韩,辰韩等地的秦军开始朝高句丽逼近。
“张良,你曾带船支援过章邯,这次便由你前去胶东湾带船队为大秦运输粮草吧。”
张良闻言点头。
“喏,陛下。”
三日之后,前线李信传来消息,诸事已定。
赵拓随即下令开始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因为和南方诸小国的连连征战,本就国力衰弱,军队疲乏。
如今南方大秦的军队几乎是长驱直入,没有花费多久的时间就攻占了不少的城池。
至于北方李信这边,则是遇到了高墙壁垒,大秦的军队不得不强攻,不过对方的这一部分军队却是殊死抵抗。
战斗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对方死去了数千人,而大秦则是死伤近万。
李信看着高高垒起的厚土墙,也不由得不感叹。
在第一次的战斗之后,李信开始变换策略。
李信自己负责指挥大秦的十万军队正面强攻,让另外的十万军队开始绕后。
剩下的十万军队则是直接越过了城池开始去切断对方的供给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信耗费了十天的时间终于攻下了此处。
在见到对方的主将的时候,李信不由得一愣,居然是一位巴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