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开局八千铁浮屠,请始皇禅让! > 第125章 超越四大医书的可能!巨鹿捕蝗热!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西汉时期,人们就有经验能够编著出这等旷世医书。”

“为什么只是比他们早了没多久而已,大秦就不可以呢?”

赵拓的眼睛逐渐亮起。

根本不是大秦不行!

而是当初大秦的制度森严,对于学术管控极为严厉。

外加社会秩序混乱,民生哀怨,根本没有一个合适的环境,为医术的发展和医书的编撰提供温床!

“如今大秦趋于稳定,如果我再借助制度和报纸的影响力……”

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非现在赵拓心头!

大秦,编撰自己的医书!

赵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可行!绝对可行!

他刚刚在回忆四大医书基本信息的时候,大致想起了他们的编撰时间。

虽然临床效果最好的《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编。

但除此之外还有两本书在当今大秦,那可都是有迹可循的!

《神农本草经》,也成书于东汉时期。

但其内容并非一人编写,而是代代口耳相传,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

直到东汉时期,这才被整理编著成书。

《黄帝内经》,也和《神农本草经》一样,不知多少代人,千百年来的成果精华。

但更为特殊的是。

这本医道圣典,从书写所用文字和规范上来看,这本书的编著过程跨越了近千年!

直到西汉时期,才彻底编著完毕。

也正是因为这样,哪怕是到了赵拓穿越的那个时候,《黄帝内经》的具体成书时间依然不得而知。

但是当时最权威,也是最科学的观点认为。

这本书是跨越了漫长时间长河,经历了秦汉之交替,由多个作者花费了漫长的时间编著而成的。

而赵拓此时也是无比赞同这个观点。

毕竟以《黄帝内经》医之始祖的地位,系统中的售卖价格居然还比另外两本书少了几百万。

以系统的尿性,这显然是有着什么猫腻。

光是这一点,便可以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今大秦的某个角落,不知何人已经编著出了《黄帝内经》的部分内容!

所以这本应该售价最高的医书,系统价格才会暴跌。

赵拓目光灼灼。

“如果我能够借助报纸,发动大秦所有的医家力量,共同编著出一本医道典籍,说不定能引出这部已经编著到尾声的《黄帝内经》!”

“再加上这个时间点,未来《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也会被吸纳进去。“

“说不定,这样编著出来的医书……甚至会超越四大医书!”

想到这,赵拓便激动地不能自已。

如果此事真能够实现,那么可就不仅仅只是自己省下了几千万声望点的事了。

而是整个大秦的医疗水平,将会以比前世更加迅猛的速度,飞速发展!

衰落的中医,更是会随着大秦的征服脚步,成为世界医学的主导!

“就这么定!”

赵拓连忙拿起纸笔,将此事先记下来,以免自己疏忽遗忘。

“接下来不用考虑医书,那就好选了……”

将纸条揣进怀中,赵拓再次打开系统页面,并毫不犹豫的兑换了自己想好的选项。

“叮,是否消耗1500,0000声望点,兑换《齐民要术》”

“叮,是否消耗2300,0000声望点,兑换《天工开物》”

“兑换!”

唰!

原本高达四千多万声望点数的余额瞬间缩水。

只剩下可怜的一百二十万声望。

与此同时,两本典籍也已经出现在系统空间之中。

将其取出之后简单的翻阅了一下,赵拓满意的点点头。

不愧是系统出品。

直接就是小篆字体,连自己翻译的功夫都省下来。

不过这两本书赵拓到是并没打算直接一下子拿出来。

先不说这些书里面,还有着不少关于后世的信息。

就是一下子如此繁多驳杂的内容,大秦的百姓一时间也会有些接受不过来。

搞不好,反而还会引发一连串的乱子,得不偿失。

“接下来这么多内容等着安排,可就有的忙会喽……”

……

与此同时,巨鹿郡。

郡城的门口来来往往吞吐着大量的人群。

相比往时,这段时间以来,巨鹿郡出入的百姓们堪称是近些年最多的一次。

原因无他。

只是因为百姓们听闻这蝗虫能卖钱……

“呦,大梨也出去啊?这点可有点晚了……”

“赵叔,今天抓了多少?什么?才三十斤?今天有点少啊。”

“看来明天得往远点走了,这郡城周围都抓不到多少了,真羡慕那些村中的百姓,一抓都是上百斤,这得卖多少钱。”

“孩子他娘,俺和俺哥今天往远点走,晚上就不回来了……不用带吃的,路上我们烤些蝗虫吃,你放心吧。”

……

如今的巨鹿郡,已经掀起了一阵捕蝗热。

随着全大秦闻讯赶来的商贩,越来越多。

蝗虫也开始有点供不应求的意思了。

蝗虫粉刚一出现就被抢购一空,大个的活体更是香饽饽。

不得不承认。

这人一旦是穷疯了,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听说这蝗虫能吃。

出来捉虫的百姓们干脆连家都不回了。

饿了,直接就地烤两串蝗虫吃。

不过是一天的时间接下来,出去捉虫的百姓,便每人都拎着满满登登的布袋凯旋而归。

这一袋子下来,起码得有一两千只!十几斤重!

……

“娘,俺回来了!”

半大的孩童费力的提溜着布袋一路小跑回家。

脸上充满欣喜。

妇女接过布袋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娘!孩儿也能赚钱了!”

“是是是,我儿最厉害了,快去歇歇吧。”

“嗯呐。”

妇女一边笑着,一边小心翼翼的打开布袋,按照听说的方法处理起蝗虫。

去掉翅膀和腿,热水煮透,晾干磨粉。

这么十几斤蝗虫,怎么说也能磨出来两三斤蝗虫粉。

一斤卖个二钱,那这一天都有九钱的收入了!

一天六钱啊!

这对于一个大秦的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堪称是一笔巨款了!

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吃两石粮足矣。

栗米百钱一石,一整年下来也不过二百钱而已。

而这二百钱,依靠着捉蝗虫一个月便能赚出来!

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孩子的一天的成果!

“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

妇女一边处理着蝗虫,一边抹着眼泪。

这么多年来,她这是第一次感觉,日子竟然如此有盼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