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果没有去上学。余树林没有留下关于此事的任何话儿,或者来不及说——他当日刚回家就被包工头叫走了,说是有急活儿。
余果和余佳送余树林出门的时,只听得他一句仓促的嘱咐——照顾好你妈。
就这样,余果——这个六年级还没有上完的学生!这个十三岁的女孩!就像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一样自然,留在了家里,做着照顾王翠翠和姊妹的工作。
终于有一天,余佳忍不住了。
那是周末,姊妹两人正在村外的水库洗衣服。正午的太阳毫不吝啬它的光芒,洋洋洒洒挥洒着,冰面犹如一面镜子,反射着银白色的光。几只无畏的鸟叽喳着从头顶飞过,不知道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然,余果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她正从冰窟窿里拎出衣服,余佳上前,两人合力拧着水。
“姐,你怎么不上学?是爸爸不让你去的吗?”
“没有!”余果喘息抬起头。她用通红的右手拂了拂鬓边的乱发,毫不在意说,“不上就不上,家里那么多活儿。再说了,村里比我大两岁的余晴,一天学也没上。还有好几个和我一样,上着上着,停下不上的,照样儿(一样)在家里。”
余晴是余霞的大姐。余佳知道,余果说的是事实,这件事村里都不知道。风吹过,道道裂纹爬满余果的手背。余佳眼睛禁不住酸涩,心中郁郁。
这一天,两人回家的时候,余果端着洗衣服的盆子在前面走。余佳恹恹地跟在她的后面,她跟余果说要晚一会儿回去。她打心底不愿意看到余果的这种样子,尽管余佳说不清楚这种样子有何不妥。
余佳只是觉得,不上学是不对的,是不行的!余果没有理她。她说,晚上的柴火还没有,她得去准备。
余佳郁郁地围着整个村子游荡来游荡去。荡在这里,郁郁。荡在那里,还是郁郁。在任何地方,都郁郁。余佳搞不明白,姐姐是不是心甘情愿不上学?到底是不是爸爸不让姐姐上学?她明明记得爸爸醉酒的时候经常说,使劲学习,为自己,为家庭,为国家争光。
余佳实在整不明白,只能荡着进村,却察觉到了诡异的气息——街上的人眼神躲躲闪闪,就像上次一样。余佳的心猛地揪紧,苍白爬上了脸,她快速往家跑去。
家门口,一辆破败不堪的农用三轮车已经发动,呛人的尾气股股冒出,载着两个男人呼啸离去,和她擦身而过。
哀哀戚戚的哭声夹杂着王翠翠骂人的话扑面而来。街门大开,屋门同样大开。余佳的心“咯噔”一下,随即窜入正屋,来到里间。
余树林正躺在炕上。面部狰狞,上面血迹斑斑。他牙关紧咬,汗珠滚落,枕头上已是湿意斑斑,腰部随意搭着被子的一角。
余佳的眼泪簌簌而落。
“爸——”余佳泪眼婆娑,扑上前,却不敢动他一下,“你怎么了?怎么了?”
“没——事!”余树林从牙缝里蹦出两字,“没——事儿!”
“你就装好人吧!你!”王翠翠边抹着眼泪,边唠叨,“你说说你,才去干多长时间,就这样了!这个家还咋过呀?”
她唠叨着:“你说你,家里一分钱没有,我结扎还从娘家借了四十元,这下咋整?”
她唠叨着:“你说你,干个活儿不能悠着点儿,伤那个地方不行,非得伤在手上?”
她唠叨着:“你说你,在人家那里干活伤着了,不能叫人家拿钱治治,还得花自己钱?”
她唠叨着:“你说你,是不是傻?我怎么趟(碰)上你这么个人,倒霉透了!”
她唠叨着:“跟着你一天福没享,整天东跑西窜,担惊受怕。好不容易安定了,又摊上这破事!”
……
余树林一直不作声,偏头,闭着眼睛。
余树林右手的食指被白纱布包裹着,通红的斑斑血迹触目惊心。他的身体颤抖得越来越厉害。
这得多疼啊!妈妈都不心疼爸爸吗?她这是怎么了?余佳的心一阵阵抽疼,王翠翠还在唠叨。
“妈——”余佳声泪俱下,大声吼道,“你怎么能这样啊!爸爸都受伤了!你没看到吗?”
“是啊!妈!”在旁边拢着妹妹的余果小声附和。妹妹们围在一起小声抽泣。
“我又没说假话!”王翠翠只愣了一下,随即小声反驳,“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说完,她转过头。
余佳就像一个哑火的炮仗,瞪圆了眼睛,瞬间说不出一句话。
这个世界!有一种杀人诛心的利器,那就是亲人对你的不满与嫌弃之言。
余树林的老婆!五个孩子的妈妈!这个没有任何文化的妇女,说出了这样的话,还不以为然。
世间的夫妻搭配,莫过于好锅配好盖,配错位了,也是命运的拨弄。这波拨弄着实残忍,是割肉的刀子!刀刀见血!
“哎——时运不济啊!”余树林一边心里叹息,一边极力感受湿润的毛巾在脸上游走带来的微微暖意。他知道,这是佳佳在擦脸。十指连心,王翠翠的唠叨不啻于伤口撒盐,余树林仍旧感觉从上到下,无一处不疼,尤其是心脏处疼得更为厉害。
余树林知道,若是打麻药不会这么疼,然实在是太贵了,他拿不出钱。包工头只管包扎的钱。是他余树林自己不小心,食指碰到了转动的齿轮,一半指甲部分被削掉。人家只拿部分的钱,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这能怪谁呢?
余树林不得不承认,尽管自己的婆娘说出来的话不堪入耳,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个家太穷了。
余树林不停地想着事情,以分散那些渗入骨髓的疼痛。他一遍遍告诫自己“无论怎样,一定活下去!活下去!我是这个家的一切!但愿,但愿——”
极致的疼痛造成的晕厥里,余树林似乎听到了余佳的惊呼。
“姥娘,来了!”她说。
余树林一下子陷入了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