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萝卜
“印鑑?”
多爷口中的“笔跡大师”虽然穿著潦草,但一旦进入工作状態,颇有几分后世“大收藏家”的气势。-m¢a-n′k?a.n?s?h-u^.`c/o,m′
“错漏何在?”
就见此人將信纸高举在灯下,透著薄薄纸页,指著落款旁那方小小印鑑。
“印纂本是风雅事,如同书画一般,各家写意不同。譬如我刻印,一刀下去绝不回刀,无论纵横、各只一刀,摹的是白石翁的章法。所谓执刀如笔,开弓没有回头箭,顺著笔意一刀到头!”
“偽造信件,纸张、用墨、甚至是笔画形態,都会因为写信人当时所处环境不同,存在明显差別。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写的信,亦有不同。唯独用印,是个人身份的代表,最多只会受到印泥品质影响...你们看!”
何金银隨看对方手指方向仔细观瞧,只见歪歪扭扭的纂字,能勉强辨认出一个“陈”字。
“虽然没有见过印鑑本身,但只需通过边缘笔画走向就能看出,这是事先將原稿用印直接描摹在油纸上、再覆盖於印石表面,如三岁顽童一般,一刀一刀的临摹刻印,看似边缘齐整、实则有形无神。”
何金银听了半懂不懂,孙大圣更是全都没懂:“光凭这印鑑,能说明什么?”
“喊”
对方笑一声,指著印鑑字跡边缘处:“且看,如果边缘齐整,只能说明刻章者是名新手,照猫画虎,得形不得法,但问题在於,这些看似齐整的边缘,隱约有一点的毛躁痕跡,向本应鏤空的留白处延伸出那么一丝、两丝...”
多爷似有所悟:“一般来说,印石无论是阴刻、阳刻,都不会存在所谓的边缘“毛脚”,如果有...那就说明..:”
“笔跡大师”笑著点头:“没错,这印鑑不是用印石雕刻而成,而是用...萝卜!”
孙大圣接过信纸瞧了半响,这才一拍脑袋、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萝下虽然质地较硬,但刻刀划过,难免还会有丝丝...,萝卜丝儿?”
何金银扶额暗笑,应该是粗纤维...隨即便冷静下来,说了半天,这“萝卜章”和刚才多爷指出的“铜盒墨”一样,似乎也不存在直接导向的线索,只能证明这些信的真偽..:
关键是,自己等人想要的...不是这个结果!
多爷此时斟酌著开口:“爷们儿,还有別的线索么?”
对方却一改刚才的“书呆子”状態,显得高深莫测,一副“世外高人”模样。*兰,兰¢文?学¢ ′更_新?最+快·?8\8`d,u^s_h*u+w+a`n\g~._c,o.m!笑意盈盈的...轻搓两根手指,做出个再明显不过的手势来..,
多爷麻利的掏出一背钞票来,对方也不去点数,只差不多估了一眼,便“视金钱如粪土”般隨手將钱往桌上一扔,指著这些个印鑑施施然开口。
“多爷,您怕是贵人多忘事!这种小纂萝卜章看似简单,实则也是见功夫的!须知萝下虽然质地较硬,但终归不是石头,稍有马虎就得削掉重来。北平的萝卜水分大,气味烈,如果要雕好一个萝卜章,那也得先挑选、去泥、適当烘去水分..”
“这些年,莫说琉璃厂,放眼全北平,现在还有心思琢磨这门手艺的..:”
多爷眼晴越来越亮,几乎与对方异口同声的喊出:“萝卜章...萝卜张!”
隨即收起信件,拽起两人就走!
从八宝胡同拐出来,已然是夜半时分。宽阔的长安街几乎没有人跡,三人路过广场时,多爷还特意往刚才著火的地方瞧了瞧:“老少爷们儿,我刚说什么来著,离著公安大院不远,火警一到,那火啊、雯时就灭!”
这般得意洋洋的模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火是被他给“说”灭的..
东四七条,这条胡同刚改过名,清属正白旗地界,称“七条胡同”,倒是和麻將没什么关係,系因该胡同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条胡同中排序第七而得名。
索性无论是亚洲饭店、还是八宝胡同,亦或是三人现在要去找的那位“萝下张”所住的东四七条,都在相近的一片区域之內,相隔並不太远,三人又骑著“公务用车”,眨眼就到。
“这萝下张”算是北平奇人之一,祖上打直隶进京討生活,咬牙就入赘了落魄旗人家,那时也没了满汉不通婚”的讲究。他家祖上虽说是入赘,倒也有几分骨气,字据上说好三代还宗”,到他这代,又改回姓张。”
“到底是沾了旗人恶习,打小不会正经营生,只知道吃喝玩乐,倒也不至於说抽菸膏、玩女人,独独好往那古玩行窜货场』里钻,学了几门仿古制假的手艺,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用一颗萝卜,雕刻出歷代名家印鑑。”
“到后来,名气是打出去了,但这亏也没少吃!被胁迫著做了几回假买卖,
惹到了通天的人物,这才封刀安生下来。三五年光景都没见有动静,不知道这次为什么会出手.::”
说话间敲开“萝下张”家宅大门,好半响才有个女人回话,似是忌惮男女关防,即便多爷亮明身份,死活也不肯开门,只隔著门板说话,直说自家男人今晚被请出去喝酒,许是醉倒在主人家,直到现在还没回来。
“大嫂子,您总得告诉我一声,他人去哪儿了吧?”
“离著也不远,往崇文门西河沿去,门户是多少號我还真不知晓。前不久倒是往那里去做过一回买卖,这次许是人家事成,特意摆酒谢他..:”
再问对方就不肯言语了,多爷抬头望望月亮、再瞧瞧身后眼巴巴的两人,面上露出几分犹豫。
“要不,咱明儿个再来?”
何金银心中却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在同和车行“不务正业”那段日子,常常蹲守在前门一带“做买卖”,地理方位心中有数,如果他没记错,刚才那处起火的地界儿,似乎就是...西河沿?
多爷听完他的担忧,紧跟著一愣神,隨即连连摇头,直说“不至於、不可能3
孙大圣一锤定音:“过去瞧瞧就是,反正也顺道!”
等三人来到西河沿时,火警虽然撤了,但四下里却有不少“同行”!很多都还是治安处的熟面孔,见到几人热络的打起招呼,问明情由时,得到答案的三人...倒吸一口凉气!
“火是不大,但火场里发现一具死尸,烧的面目全非,有四二五』前车之鑑,咱们哪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