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业非常明显,他十分看重沈攸之的才能。
沈攸之年纪不大,不到四十岁,正是壮年的时期。
再加上他能征善战,早年冲锋陷阵,从不退缩,从一个小兵,攀登到了今时今日的地位。
他有着充足的战斗经验,也善于排兵布阵,指挥战斗的水平极高,绝不是纸上谈兵之辈。
一个高层武将,四十不到的年纪,正值风华正茂,恰到好处。
年老了,身体也不支撑他披挂上阵,亲自上马作战。
太年轻了,经验不足,水平不够,也容易意气用事,作为一军统帅,这可是致命的缺陷。
但是,沈攸之却全然不同。
无论是年纪,经验,水平,战斗技巧,都处于一个绝对优秀的阶段,在众多将帅当中,刘子业对他最为看好。
战能披挂上阵,静能排兵布阵,这无疑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将军。
当然,朝堂上,并非没有其他优秀的将领,但刘子业还是最中意沈攸之。
无他,沈攸之最为忠心。
如果说,任何一名领军在外的将领都有可能会造反的话,那绝不包括沈攸之。
刘子业对他,就是这么放心。
尽管平日里不曾多加亲近,但沈攸之对刘宋的江山是天然忠诚的,无关皇帝何人。
至于萧道成,其实他个人能力和其他武将并无太大差别,但是,历史上,他站在了风口上,运气好,被人戴上了白毡帽,拥立为帝了。
但若真要说萧道成比其他人更优秀么,倒也没有……
毕竟,有时候时代和运气使然,比一个人的能力更加重要。
当然,这也不是否定能力的重要性。
只是,在相同能力之下,运气的安排,就非常重要了……
在刘子业看来,在自己的统治之下,江山稳固,萧道成没有机会篡位为帝,那么自然而然的,他的身份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武将。
没有篡位的皇帝身份加持,他的能力,在刘子业看来,不过尔尔,还没到他另眼相待,必须倚重的程度。
与其提拔看好一个历史上背弃恩义,拥兵造反篡位三连的臣子,那他为什么不倚重其他人呢?
沈攸之完全不比萧道成差,甚至,在他的忠诚加持下,以后发挥的作用,只会更大!
自从决心打造一支专属于自己的披甲精兵部队,刘子业就一直在斟酌着,这支部队的统军人物。
虽然从基层一直往上,还有正副队长,正副营长,最后是正副统领。
但相较于统领的重要性,剩下的还可以慢慢思量。
刘子业思来想去,始终下不定决心。
直到看到了沈庆之提交上来的奏疏。
奏疏上说明,自己将与度支官等一同商议裁军抚恤问题。
一看到沈庆之的名字,刘子业便立马想到了最适合的人选——
沈庆之的侄子,沈攸之!
本来还打算日后等披甲士兵差不多集结完毕,统合为军时,再召见沈攸之,进行任命。
可今日在练武场的插曲,倒是让刘子业改变了主意。
让沈攸之教导刘修明习武,看似大材小用,可也能拉近与沈攸之之间的关系。
尽管忠诚度不用怀疑,但亲密度有所增加,对日后的政令军令,下发更加有利。
再者,提前熟悉了,日后任命沈攸之为部队统领,更加名正言顺。
大家都会知晓,沈攸之在宫中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让陛下对其格外看好,特意加恩,让其统帅一军。
若没有这个前提,贸然让沈攸之统帅一军,未免太过突兀了,难免会引起其他武将的不满。
这一次刘子业让沈攸之负责教导刘修明,起码也证明了自己与沈攸之素有接触,到那时,若是下发了什么命令,他人也不敢妄生议论了。
简而言之,刘子业希望通过这一次提前的试探性任命,给外界一个认知。
沈攸之重新夺得了他的青睐!
再者,以沈攸之对皇室的忠诚,还有他耿直忠正的为人,别说是刘修明了,刘子业断定,换作自己是学生弟子,沈攸之也不会有改他认真严厉的教导风格。
刘修明靠着她那公主身份拿乔,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因而,思来想去,刘子业这一次,还真非沈攸之不可!
不会有退而求其次的人选。
这不,听到了刘子业的这番话,沈攸之也没有半点意见。
他当即拱手,语气铿锵有力的回道:“陛下哪里的话,卑职自当任陛下差遣,教导公主武艺,必将尽心尽力,绝不推搪含糊。”
在沈攸之看来,服从命令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有该不该的问题。
任命臣子,陛下有哪儿用得着说出“帮忙”一词……
他作为臣子,可万万承受不起。
见此,刘子业满意的笑了笑。
果不其然。
换了一些功成名就的武将,若让他们屈尊降贵当一个小小的师傅,他们势必会觉得无比羞辱。
他们的才能,自当用在驰骋疆场之上,教人武艺,与教书先生何异?
尤其对象还是一名公主!
他们并不会觉得公主身份高贵,自己作为师傅就有尊崇感了,只会感到倍加受辱。
毕竟,这年头,尽管没有后世朱程理学,对女子横加束缚,诸多要求。
可男女之别,也是天差地别。
武术一事,向来都是男子主导的事情,与女子何干……
难道作为一国公主,就能仗着权位,硬要他们一代悍将,俯首听命了?
对于绝大多数武将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羞辱。
但是,这也不包括沈攸之。
尽管沈攸之也极其捍卫武将的荣光,但皇帝的命令,排在自己的喜好之前。
他甚至能为了一纸命令,直接自刎当场,也不在话下,更不会犹豫,又哪里会计较这点小事……
不得不说,沈攸之这脾性,可真对了刘子业的胃口。
若全天下的武将都是他这个脾性,何愁北魏不灭……
沈攸之唯一被人诟病的,莫过于为人冷漠,不喜与人虚与委蛇,一旦触及到皇权,别说是亲朋挚友,就算是亲爹也照举报无误。
这一点,让人尤为忌惮。
毕竟,大伙儿可能也没有造反的心思,但沈攸之不要你觉得,他要我觉得。
只要沈攸之认为有人的举措是冒犯了皇权,不管旁人究竟是不是,他认为是,那就照样举报。
正是由于这一点,导致他人缘不佳,经常独来独往。
还有一点,让本就人缘不善的他,更加遭人冷落。
那就是他与沈庆之之间敌对的关系。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他与沈庆之不和?
沈庆之当朝老臣,八十岁了,战功赫赫,手下悍将无数,也被众人所尊崇。
沈攸之与他不和,其余人自然不敢贸然与他交好,平白得罪了德高望重的沈庆之。
对沈攸之再好也讨不了好,还得罪了一尊大佛,孰轻孰重,大家心里都清楚。
但是,就连沈攸之的这点毛病,也是刘子业所钟爱的。
他巴不得沈攸之与沈庆之关系不善。
沈家出这两名良将,已经足够了。
沈庆之的直系后辈没有他的才能,大都庸碌无为,能力平平。
但靠着沈庆之的福荫,沈庆之的后代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不愁吃穿。
若是沈攸之续上了沈庆之的荣光,那未免还会带起那一批无能之人进入朝堂,甚至将沈家发展壮大,成为无可撼动的世家,平白给朝廷和百姓增加负担。
沈攸之自立门户,一切荣誉与沈庆之一家无关,他与沈庆之有仇,日后说不定还会打压沈庆之的力量,沈家后辈,再无起势的机会。
刘子业乐得这一切发生,自然不会阻止。
沈攸之独来独往,不善交际,也正好当一个自己可以信任倚重的孤臣。
让沈攸之去训练统领精兵,他肯定会不遗余力。
但沈攸之的这个性格,也不适合担任战场上的一军统帅。
他与人关系不善,各方调度难免徒增麻烦,一军统帅之能,太过勉强。
沈攸之最多只能充当听命行事的偏师将领,冲锋在前,做好自己的本分,调度统筹并不是他的长处。
因而,刘子业这才选择让沈攸之作为精英部队的统领。
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他任命的三军统帅才能执掌这支部队进行征伐,连部队的统领沈攸之,都只能听命于将军。
简而言之,被刘子业选中为这支部队的统领,那就注定了无法担当三军统帅。
有得有失!
但若变成了沈攸之,那就恰到好处。
完美规避了他的缺点,尽情施展了他的长处……
“那好,明日你准时到达练武场,到时候,康乐公主自然会在里面等候。”
刘子业随即把练习的时间也一并告知了沈攸之。
“沈将军你能征善战,马上驰骋沙场,朕这个妹妹,对于骑射一事,也特别感兴趣,若是沈将军你有空闲,还能在这件事情上对公主指点一二,有你代朕管教妹妹,朕就能放心了。”
刘子业也不是非得把刘修明培养成当代木兰,他可不许自己的妹妹当战场上的巾帼英雄。
但是,兴趣使然,也不必阻挠。
其实,刘子业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他暗戳戳的希望刘修明能与沈攸之拉近距离。
当然,沈攸之都这个年纪了,他自然不会看中他成为驸马。
毕竟,沈攸之儿子都有几个了,比刘修明还大。
刘子业看中的是沈攸之的几个儿子……
虎父无犬子,说不定日后还能给刘修明凑成一对。
刘子业觉得,以刘修明的性子,与她历史上的夫婿徐孝嗣,有些不太般配。
不过,这也是刘子业初步的想法,若是没有机会,他也不强求。
反正与沈攸之拉近关系,与各方有益。
不光是刘修明的未来问题,刘楚佩也有十三岁了,再过几年,也要挑选夫婿了。
刘子业不会强行让她们选择历史上她们的夫婿。
刘子业有着人物图鉴,这夫婿人选,他可得好好斟酌一番的。
自己的妹妹,怎么也得嫁一个好人家,人品能力必不能差……
刘子业抱着这个虚无缥缈的想法,先给刘修明给安排上这个师傅。
若是能和沈攸之凑成姻亲,结果再好不过了。
一个不会生出异心的姻亲,能力非凡,岂不美哉……
对于刘子业的命令,沈攸之也没有丝毫犹豫,一口应下了。
在宫中当差,教导公主只是顺手的事儿。
“对了爱卿,你惯用的武器是什么?”刘子业忽而问道。
沈攸之微微一愣,但还是回道:“回陛下,卑职以剑法见长。”
“好,用剑高手,不错不错……”刘子业抚掌而笑。
沈攸之不明所以,问道:“陛下还有何吩咐?”
刘子业摇了摇头:“朕还会定期考核公主的武技,所以爱卿你不必留情,公事公办,若是公主不听话,尽管跟朕禀报,朕绝不偏私。”
“卑职领命。”
沈攸之后续看刘子业无事吩咐了,便躬身退去。
定好了日后的部队统帅,还摆平了刘修明的烂摊子,刘子业心满意足的呷了口茶汤。
随后,收敛了心神,便开始埋头认真批复奏折。
一直处理到中午时分,刘子业经由提醒,乘坐御车,到达了含章殿,与路皇后一同进膳。
由于此前早有吩咐,尚食局早已配备齐全,含章殿上上下下,都赏赐了御膳,与帝后同乐。
用膳期间,刘子业问了几句,方才知道,刘修明在他离开之后,果真来了含章殿一次,与皇后闲聊了一个时辰,方才离去。
“她倒是挺听话的。”刘子业微微一笑。
刘修明是属于小事上不拘小节,大事从不含糊,极有主见之人。
刘子业对这样的性子也挺喜欢的,因而才格外宠爱,愿意让她发挥自我。
“康乐公主一直为臣妾感到高兴。”
路皇后笑了笑,随即瞧了一眼刘子业的神色。
“不过,她就是有些心神不定,臣妾追问再三,方才得知,她一时兴起,意气用事了,生怕惹怒了陛下,公主自己如今也是后悔不已。”
闻言,刘子业倒是笑了。
这妹子,看来是找到求情的对象了。
不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