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明:我爷爷是朱元璋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宋刘封公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宋刘封公

洪武大帝哈哈大笑一声,脱口说道:“咱可不行,要培养大明第四任帝王,还得你来呢,毕竟标儿与英儿可都是你悉心培养出来的。£××搜?e搜_¤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1?-快+/”

马皇后无语道:“你是诚心给俺添堵是不,俺如今都快六十岁了呢。”

洪武大帝嘿嘿一笑说道:“你呀,在咱心里还是当年亳州城里的一朵花呢。”

马皇后闻言脱口说道:“贫嘴。”

话说翌日,当朱标在御书房中审阅着内廷处递来的奏疏时,高启迈步而来说道:“殿下,宋先生,刘先生,钱先生在殿外求见。”

宋濂,刘伯温?

虽然对于两人前来的原因尚且不知,但想着估摸是学院的事情,故此朱标挥手让高启请两人进来。

两人到来正准备行礼时,朱标挥手说道:“先生不必客气,落座吧。”

待得宋濂与刘伯温落座以后,朱标开口问道:“先生前来,可是学院出了什么事情?”

宋濂摇了摇头说道:“学院一切正常,今日前来是请殿下过目《洪武大典》。”

说着宋濂就取出一本方正的书籍递给了朱标。@|:齐=3盛?小@D说1网? t更+??新§最¤快?/

洪武大典是洪武十六年的时候,朱雄英提议,宋濂与刘伯温等人组织人手撰写的。

其中包括了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方面的内容。

朱标闻言接过洪武大典,细细的浏览起来。

待得看了半个时辰以后,朱标抬起头说道:“洪武大典目前有多少卷了?”

“目前已完成了一万五千卷,分装成八千册。”

朱标轻声说道:“此书若成,将是古往今来涵盖内容最为丰富的一本百科全书了。”

刘伯温轻声说道:“殿下言之有理。”

“两位先生辛苦了,既要负责学院的事情,抽空还要撰写洪武大典。”

宋濂拱手说道:“能撰写这样一本大典是臣的福分呢。”

“是呀,待得这本大典传之后世,臣等也算是跟着沾了光呢。”

刘伯温笑吟吟地说道。

朱标轻轻笑道:“即便是没有洪武大典,两位先生也足以流芳百世。”

闲聊期间,朱标也询问了洪武大典撰写期间的一些事情,得知将近一千名读书人日理万机的预录时,也是感慨不已。-x_i/n^r′c*y_.^c-o¨m′

朱标随即就告知宋濂与刘伯温,撰写大典是不容易的事情,要加强对于这些人的关怀。

朱标更是提出要给这些人增加俸禄和其他赏赐的决定。

听着朱标这样的话,宋濂与刘伯温自然是感激不已。

撰写大典的确是不容易的,不仅要搜罗各方面的知识,亲自去走访调查不说,还要翻阅无数本书籍,以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无误的。

这三年以来,除了负责学院的事情,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宋濂与刘伯温都会对撰写出来的洪武大典进行检阅,若是发现不妥的地方,还是要进行修改的。

两人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千万不能出现常识性的错误。

待得宋濂与刘伯温离去以后,朱标去往坤宁宫寻找洪武大帝。

得知洪武大帝在景山上的亭台处时,朱标又来到了景山。

俯瞰着京师的全貌,洪武大帝感慨万千。

尽管昨夜里马皇后已经说了避免后世出现昏君的事情,但洪武大帝心里依旧没底。

毕竟臣子废黜君王的事情,说起来有些荒唐。

就在洪武大帝品着香茶时,朱标气喘吁吁的走来。

洪武大帝挥手让朱标歇息片刻,随即说道:“这才走了几步路,你就喘的不行,身子骨太差劲了。”

朱标解释道:“从御书房一路小跑至坤宁宫,又从坤宁宫来到此处,自然就喘不上气了。”

御书房至坤宁宫,坤宁宫至景山最高处,少说也有几公里,是个人估摸着都要气喘吁吁吧。

洪武大帝又问道:“你不在御书房待着,找咱干啥?”

朱标话不多说取出两本洪武大典,献宝似的放在洪武大帝面前。

看着洪武大典四个大字,洪武大帝激动不已。

当颤抖着的双手打开洪武大典以后,洪武大帝就像是捧着珍贵的宝物一样小心翼翼。

约莫片刻,洪武大帝抬头看向朱标说道:“传咱旨意,从即日起册封宋濂为文宪公,册封刘伯温为诚意公。”

听着洪武大帝这样的话,朱标一时有些震惊。

洪武大帝放下洪武大典,看着朱标说道:“是不是有些意外?”

朱标点头说道:“的确是有些意外。”

洪武大帝站了起来,将北平都城尽收眼底,脱口说道:“宋濂是大明开国的文臣之首,主持编撰了《元时》,制定了礼乐制度,更是长期担任你的先生,是文制体系的奠基人,虽然没有军功,但宋濂的文治功绩关乎大明的正统,对稳定统治天下至关重要,以前咱也曾想过册封他为公爵,但时机尚不成熟,而且那时候淮西勋贵与浙东党的明争暗斗很厉害,所以咱才没有给他爵位。”

“那为何现在要给宋先生爵位,难道就因为这本洪武大典?”

洪武大帝点头说道:“如今册封宋濂为公爵,是向文武百官释放朝廷重视文治的信号,避免武将过于强大,也是为你日后亲政构建更加平衡的朝堂格局。当然了,也是希望天下读书人,以宋濂,刘伯温为榜样。”

“那册封刘伯温公爵的意义呢。”

“刘基在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中屡献奇策,其功绩与徐达、常遇春等开国武将相比,虽非一线征战,却将运筹帷幄定乾坤发挥的淋漓尽致,当年之所以没有册封他为公爵,而是伯爵,是因为他的性子太过孤傲,咱不喜欢。”

“而今册封刘伯温为公爵,算是一种补偿吧,当然了册封他们两人公爵,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就是平衡勋贵与文官,平衡朝堂格局,其次强化朝廷体恤功臣的形象,最后就是向所有人传达大明文武并重的统治思想。”

“父皇的意思孩儿听懂了,核心就是以功绩为基础,以平衡文武为手段,以塑造朝廷形象,巩固统治为目标,为孩儿将来的统治构建稳固的权利。”

听着朱标这番话,洪武大帝轻轻一笑说道:“你比以前更加聪慧了。”

朱标尴尬地说道:“父皇又取笑孩儿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