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妍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一晚,天刚刚亮,芷妍就已经坐在了床边,静静的坐了会。
5:40
芷妍背上了小包,跟王宇一起打车来到殡仪馆外,看到了跟她一样熬了一夜的吴山。
6:30
他们一起坐上了送玉蓉回家的路。
这趟路,大学四年,芷妍已经来回过很多次了。几乎每一次都是妈妈陪着她一起回家,唯有这一次是她送妈妈回家,也是他们最后一次同行。今天以后的每一次都只能她自己独自来回了。
窗外的风景从来都是美美,山川河流。
但是今天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怎么也看不清。也分不清是秋冬早晨的霜露,还是芷妍自己的眼泪。听着吴山嘴里念念有词的说着些什么,他手里也撕着所谓的买路钱。芷妍只期盼妈妈的灵魂还在,也真的可以跟随她们一起回家。
这漫长的三小时,芷妍一句话都没有说。
就这个陪伴着妈妈归家。
9:30
他们回到了家里。
二姑和二姑父昨晚接到消息,今天一早已经回来打点好了家里的事情。请好了帮忙的人手,也找好了道师先生。一切都准备妥当,等玉蓉回家就开始了招魂仪式(因为不是在自己家里过世的,按照地方习俗,要将在外故去的人,喊回家乡)
“让芷妍过来喊妈妈回家吧”道师先生说。
姑姑们看着静坐在玉蓉遗体前,一句话都说不出的芷妍,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还是我来吧”吴山站起来说道。
他声音大,他也想送好侄女的最后一程。
“吴玉蓉,回家了”
“吴玉蓉,回家了”
“吴玉蓉,回家了”
吴山一遍又一遍的大喊道。
或许这样才能让他的心不那么痛。
半小时后,道师先生说“可以了,你们去准备开路的东西”。
既已归家,便该上路。(地方习俗)
黄泉路漫漫,
只影孤单单。
此去归路,
便是天堂。
无人间疾苦,
无喜怒哀乐。
在这样的道师先生有节奏击打乐器和梵音的超度中,芷妍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听着道师的指导,完成着人生中第一次以孝子身份该承担的义务。独生子女的她,需要独自完成这些事情。偶尔太重的体力活还有杨富这个大堂哥一起分担。(虽然年龄大,但是辈分低,道师先生说也算是孝子。)
整场道场需要四天完成,在第四天的早上送玉蓉上山。(我们的习俗是由道师看过了日子,不冲撞家里的子女,一切顺当的时候上山最妥)
这三天晚上需要有人轮流守夜,确保玉蓉遗体前的香,烛不灭。(意味着黄泉路上,香火敬神灵,烛火照前路;一切顺利,不迷路。)
芷妍每天晚上晚上都自己坚持守夜,守在玉蓉脚后,看着香火不灭,烛火不熄。
家里的长辈的也陪着芷妍一起守夜,秋冬的夜渐渐凉爽,阵阵风吹动,更显凄凉。
渝市的牌桌休闲,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守夜打牌也似乎变成了习俗,谈不上不尊重逝者,家家户户都这样来守夜)
牌桌的喧闹声,为这个夜晚增添了一丝平静,带离了那悲伤的氛围。
这三天陆陆续续的有亲人回来参加葬礼,来做着最后的道别。
就这样芷妍在小凳子上,替换着香烛过了三天晚上。
第四天。
5:00
天未大亮,各位参加早晨送上山的人,已经准备好各项事宜。只等道师先生杀公鸡血来压尸(习俗是都要给逝者遗体在鞋底贴上公鸡血,鸡血贴的公鸡毛。再是抬棺,太馆不起,则再次做到道场,再贴鸡血,再抬;一般都是一抬则起)也会有所谓女人的阴气更甚,初次就多贴鸡血压尸。
撕买路钱
端灵人(孝子-杨富堂哥)
端招灵帆(孝子-芷妍)
抬棺人(2人或者4人)
道师先生(一般4人)
陪葬物品若干人(晚辈或者帮忙的人)
拿花圈的数人若干(晚辈)
背火炮的人
放火炮的人
大家依次排队送玉蓉上山。
5:30下葬完成
芷妍打扫坟内生人足迹(一般由孝子清理帮忙下葬的人留下的痕迹,最后清理她自己留下痕迹)。
最后道师提醒芷妍及晚辈们,可以再看一眼玉蓉,随即盖棺。道师先生们进行着最后的法式。芷妍及晚辈们象征性的填坟后,由另外一条路返回家中(习俗去不走回头路:不走重复的路,送玉蓉上山的路和返程的路完全不重合)。其余事宜由帮忙的人进行完成。
芷妍及哥哥们开始进行下一步的烧灵-倒火堂。看着纸糊的一栋别墅的以及无数的纸钱。经过道师先生淋完鸭血后,一并点燃。并将所有的孝巾绑在一起,来回的从别墅上空对丢接住,过程中孝巾不能落地。9个来回后方结束。最后孝巾一起丢入火中燃烧,一切燃为灰烬后就结束了(燃完玉蓉在那边的别墅才完整)。
吴玉蓉的人生最后一程也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打扫院落的清洁,必须由芷妍打扫。(寓意扫柴-财)
等到中午,之前来参加过葬礼的人,但是又不能送玉蓉上山的人。都会再来吃散灵酒,大抵就是陪她吃最后一顿饭(那天中开始要连续49天喊玉蓉吃饭,准备好她的位置、碗、筷),也是芷妍一家感谢大家帮忙的答谢宴。
才过世的人,无处吃饭,又不能挨饿,要连续再吃阳间饭食49天,才能到达地府,食阴间饭。(地方习俗)
接下来就是三天连续送火,在玉蓉坟山,点燃一盏灯,燃到天亮,并且在坟脊上点燃一条火龙。
芷妍送完了玉蓉的最后一程,也完成了孝子的义务。
这些天的亲力亲为,对芷妍来说弥足珍贵。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需要她自己走下去了,再也没有妈妈的开导了。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