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春节有一段顺口溜,对于年尾年俗可以说是讲的很贴切了: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们对于美食的解释,人人皆有不同,粗茶淡饭可以甘之如饴,山珍海味可以索然无味;
除了心境因素外,地域、口味、民俗、文化的不同,解释也就难以一统,唯一相同的是源自于大自然的馈赠!
或是素或者肉,经草药调料,食盐汤汁融合煨制,柴草炉灶加热成精细佳肴带来唇齿之间苦辣酸甜的人间烟火,果腹乃是初心本能,留恋于往事之间,慰籍于灵魂乃是升华。
美食可以慰藉所有人的心灵,满足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民以食为天,除夕团圆夜,一桌丰盛美味的佳肴,亲情,友情在觥筹交错间流淌,幸福的味道在何家弥漫开来。
1953年的春节,四合院的人们过着是很有年味儿的。
老的旧年俗基本很少有改变,加上越来越和平安定的环境,全国上下都是结婚嫁女,一派添丁进口的繁荣场面;
广大的农村,经历过了土改后,农民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激发出来的生产积极性特别的高。
城市里,各类工业基础都在恢复和发展,有的大城市,甚至已经得到了北方大哥的重工业指导,已经提前经济爆发开来。
农业发展,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今后几十年,都是长足发展,除了少数几年自然灾害外;
现在的四九城,由于粮食大丰收,又有半岛战争传来的有利消息,整个居民上下都是处在一片欢庆当中的。
四合院众人,也还没有后面的竞争紧张,一家家过的都算宽裕。
就连后面死抠门的阎埠贵,现在家里吃饭开销,也没看到斤斤计较的样子。
只不过在前院摆上两根长板凳,上面放几张红纸,兜售对联的业务,这老西已经开始干上了。
阎解成跟何雨柱同岁,现在,他就帮忙自己老爹守着长凳子,一边是放一个大空盘子在那。
院子里有人找他爹写春联的时候,他在叫老爹。
至于这个大铁盘子吗,是用来接收邻居给的吃食好处一类的。
毕竟买一副对联来贴,也就只值后面几分钱。
阎埠贵声明了,大家都是邻里邻居,拿钱见外了,能给吃的用的换最好,显得有人情味。
其实嘛,他就是等着东家送一斤瓜子,西家给二斤花生的。
这样既不用自己家再出钱买零食了,也能赚到点春节的嚼口。
何大清提早就招呼了,今年何家要两对春联,到时候拿菜来换。
阎埠贵当然是乐意的,给何大清家里的对联早就想好了。
现在,何雨柱端着两个土陶碗过来的时候,阎解成立刻就进屋叫老爹了。
阎埠贵赶紧走出来,看着何雨柱手上的碗,只见一个黑色,一个是黄色。
“阎老师,这一碗是梅菜扣肉,另一碗是粉蒸肉,您收好了。”
“诶,好好好,代我谢谢你爹了,那这个粉蒸肉,到时候咋弄来吃啊!”
看着一层小米裹着糖,又是五花肉蒸熟了以后放凉的,阎老西见过吃过,不过都是偶尔在外面,他们自己家,是不懂怎么操作的。
何雨柱刚才临走听他爹说了,这些都是南方的三蒸九扣八大碗之一,老西未必知道,还交代了他务必告诉怎么热了吃。
那时候还觉得多此一举,现在就知道老爹是多有前瞻性了。
“这样的阎老师,这些菜都简单,都是已经提前蒸好做好了的;您拿回去,要吃之前,锅里放水,然后放上面蒸,蒸汽儿上来了以后,有二十分钟就热透就可以吃了。”
“成,好勒好勒,谢谢你了柱子!”
“不客气阎老师,不对,二大爷,以后我应该叫你二大爷了。”
现在大爷制度刚刚实行没多久,连傻柱都还没习惯过来。
不过阎埠贵对于最近这段时间来,何家父子的改变,也是看在心里的,他摆摆手不在意道:
“行了柱子,这次又占你们家大便宜了,来,这两幅对联,你拿回去,也算我一点心意了。”
“好勒二大爷,那我取走了!”
对联已经写好两小时了,就等着何家来取,或是送过去。
傻柱把对联带回家后,何大清立刻让儿子打开,然而玩着面团的小雨水这时候也放下面团,走过来看着上头的字,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念了起来:
“华光照四海,四海皆春春不老;佳节临九州,九州同乐乐无穷。”
“厉害喔,雨水,这些字你竟然都认识,我还以为你只认得几个字呢!”
何雨柱拿着‘国泰民安’的横批,内心由衷佩服起自己妹妹来。
何大清同样点点头,虽然小雨水只是二年级,但她自己爱看小人书,没事还喜欢翻家里那本康熙字典。
认字方面,有一说一,自己未必有小女儿认的多。
原因吗,还不是因为本身何大清就是个半吊子,不识得几个字。
后世的曹大庆,普通二本倒是毕业了,但认识的都是简体字。
“柱子,看到了吧,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你看你妹妹还不到九岁,就认识这么多字了。”
说完傻柱,又看向自己女儿,想考考她道:
“乖女儿,你说说,这副对联咋样,水平如何?”
何雨水不假思索,直接拍手道:“阎老师这个对联我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字,感觉很好的。”
“有多好?”何大清继续追问。
“比他们家的‘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都要好!”
“好在哪儿?”
“咱们家的字更多,整整比他们家还多出十个字呢!”
“哈哈哈哈哈……”
童言无忌,出发点就是与众不同。
接下来,就是父子三人贴春联了。
直接用的是玉米碴子熬的粥,最上面的糊糊部分。
小雨水站在远处看高低平衡,傻柱跟何大清则是配合着贴春联。
这时候,穿着一身厚棉衣的易中海冷不丁窜了出来。
何大清看见了对方,也没做声,当看不到。
傻柱本来想喊人的,被何大清瞪了一眼,最后也忍住了没开口。
何雨水本来就有点怕易中海,见到他一来,小妮子直接就跑回屋里躲起来了。
易中海有些尴尬,被冷落跟无视,总觉得心中空落落的。
不过,易中海始终就是易中海,他直接开口道:
“咳咳,那什么大清,我是过来找你商量一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