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恭候郑老弟过来。”
张伟心里一喜,只要郑庆仁能参与进来,哪怕再让出一点股份也行。这几天张旭几次到张伟这里,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让张伟说服郑庆仁参与投资酒厂。
经过豪县三轮车店铺的抽奖宣传后,张旭对郑庆仁的销售手段更加的佩服。
有郑庆仁的加入,就算自己只占一点点股份,未来的成就,也比这个酿酒作坊高的多。
出了车辆厂,郑小伟蹬着三轮车,先到了双浮乡药材收购站,咨询了药材桔梗的收购价。对方一听郑小伟是小郑村的,直接撵了出去,说是小郑村那一块的药材,收购站不收。
郑小伟没有离去,一直待到了中午。这药材收购站并不是所有地方的药材都不收购,一上午林林总总,也收购了四五百斤药材桔梗,因此也了解了收购站对药材桔梗的收购价格。
小郑村。
郑小伟没有直接回家,先是敲开了郑大发家的门,把几把切药刀全搬回了自己家,然后就蹬着三轮车,到大队部,找村长要了村里种植药材桔梗的名单。
然后对着名单,一家家找过去。
有已经挖出药材,去皮晾干的,郑小伟看过药材质量之后,按照乡里药材收购站的价格报价,如果同意卖,就直接称重收购,然后和郑应华,一辆三轮车,一辆木驾车,拉回郑小伟家的牛棚暂时堆放。
再让郑应华去村里,找几个闲着的妇女,按照郑小伟的示范,开始挑选药材。
有种植药材桔梗,因为担心销售问题没开挖的,或者还没来得及开挖的,郑小伟跑了过去,表示自己要高价收购药材,可以动手挖了。
对刚开始挖的,郑小伟也过去,指点对方去皮晾晒的方法,让初加工的药材卖相更好一点,等晾晒干了,就过去找郑小伟销售。
也有嫌麻烦不愿意去皮晾晒的,只要挖出来,郑小伟直接收购鲜药材,拉回家,找人去皮晾晒。
正在郑小伟干的热火朝天,从邻村沟通好一家药材种植户往家赶时,一个高大黝黑的三十多岁汉子,和一个瘦小的年轻人,拉着一辆木驾车,把骑着三轮车的郑小伟堵在两村交界的小道。
大高个粗犷的声音问道:“是你最近在小郑村附近收购药材?”
郑小伟看了两个人,没见过,还以为是附近村的人:“是我,有药材要销售?”
“是有些药材,不知道你收不收的起?”
大高个重新打量了一下郑小伟,语气不善的问道。
郑小伟一听,乐了,轻蔑的说:“收不起?那是多少,十万斤?”
“小子口气挺狂嘛,十万斤没有,两万多斤倒是有。听说你要高价收,多高的价格?”
大高个对瘦小年轻人递了一个眼色,年轻人立马抄到了郑小伟的后面。
此时此景,郑小伟也知道对方不是卖药材的,而是找事的。
前后左右看了一下,这个时候正是晌午,这里又是两村交界,附近看不到其他人。
“价格也要看到药材之后才能定。你们哪个村的?怎么称呼?如果距离不远的话,我下午可以过去看看。”
说这话的同时,郑小伟慢慢从三轮车脚蹬上的放下脚,情况不对就立马跳进左边的农田里跑路。
似乎察觉到郑小伟的意图,大高个把木架车横在前面,自己走到郑小伟的左面,封堵郑小伟跑进农田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