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海盗们的全盛时代 > 第53章 道不行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一日,海上判官郭学显坐在船头织补渔网。他的衙役着急忙慌开着一艘小船驶过来,一头撞到了郭学显的船上,差点把郭学显撞翻下去。

“郭大人,有个人,有个人。”

郭学显整了整衣裳,怒目呵道:“你慌急什么,何事不能慢慢说来。”

高岩只好压了压话头,说:“郭大人,几个渔民在外海打鱼,遇上一人躺在一艘小船里,大概是在海上漂了很久,都快死了。”

“人呢?”郭学显探身问道。

高岩错开身子,指着船舱,说:“在小的船上,他穿着朝廷水勇的戎服,我猜是咱们的海勇。”

郭学显白了一眼高岩,望了望一眼两船之间的空隙,小跳过去,走进渔船里,这才发现渔船舱内斜躺着一个男人,衣衫褴褛,脸上一片黑,被晒得起了卷,一条条白纹嵌在脸上,像是被农人钩犁过的土地一般。郭学显看了看,凑上去试了试鼻息。

“大人,没死,小的见他不行了,也就没随他们去打鱼,先把他拉回来。”

郭学显看到他手上还握着一把长刀,实为大清水勇的刀具。那人嘴唇干裂,咳嗽了一声,衣衫散开。郭学显看到他脖颈上挂着一个细草绳,细草绳里有颗黑珍珠,正是海上漂泊多日,已经奄奄一息的李长庚。

“他们要把他的珍珠拿走,被我拦下来,我看此人不似普通海勇,不知道为什么会在海上漂着。”

郭学显起身朝船上喊:“夫人,你快出来。”又蹲下身捉拿起李长庚的手腕,把了一下脉象,“死不了。”

李萍从船舱内走出,似在午睡刚醒,走到船头这才看到了小船上躺着一个枯干的人形。

“怎么回事?”

“我们得救救他,把他放到我们船上。”

三人于是合力托起李长庚枯干的身体,轻轻移到郭学显的船舱里,放到床榻上。

“此事真是诡奇。”郭学显说。

“怎么了,大人?”

“依我看,他在海上漂了已有数月有余,虽身形枯干,但脉象有力,他死不了。”

“我去烧点儿鱼粥,你看他都瘦脱相了。”

李萍说着走了出去,外面传来剁鱼的声音。

高岩看着李长庚的水勇戎服,说:“郭大人,他要是醒了,咱……”

“怕什么,咱救了他,他虽是朝廷海勇,至少还是个人吧,还能反咬一口不成。”

“杨海。”李长庚嘀咕了一声。

“他好像一直在说这俩字。”高岩说。

“好了,忙你的去吧,我看着他,死不了。”

高岩这才作揖,说自己还得再随上去打鱼,可能他们已经走远了,赶一赶再试试。临上船,突然止步昂头问郭学显:“大人,此回秋闱乡试有胜算吗?”

“你管它做什么。”

高岩讪然,一篙撑开渔船,滑了出去。

李萍已经煮好了鱼粥,端着小碗走进了船楼。郭学显回身看了一眼远处岸上,长叹了一口气。好一阵子,李萍给半死不醒的李长庚喂完鱼粥,走出来看到郭学显坐在一边补网。她放下碗筷,疾步过去,一把扯过渔网说:“跟你说多少遍了,让你不要做这种事,怎么就不听呢。”

“我总得学学这些个,不能都苦你一人。”

“你是读书人,手是用来写字儿的,是给皇上递折子的,这不是你做的事,走开。”

李萍说着收起渔网,将渔网堆到一边,双手插着腰瞪郭学显。郭学显只好哂笑,一脸的怅然。

自打那日被海盗凌辱,郭学显回来后,再也不审案子,有渔民找着来了,他不是摆摆手让人走,就是什么也不听,不看,自己一个人静静坐在一边不搭理。书也不读了,字儿也不写了,一得空就帮妻子打鱼做饭。妻子呵斥,让他不要灰心,被海贼欺负,是个人都受过欺负,又非他郭学显一人,不至于挂在心上。任凭妻子如何说,他只是哂笑,不说话,不做声。长期下来,李萍也不再说,只是偶尔瞟一眼觉着心疼,想那日被海贼侮辱,那些渔夫走卒虽心里不记挂,她了解丈夫,他好面子,读圣贤书,常与他人论理,哪儿遭过那等侮辱。想他必然是心竭胆枯,没了往日的劲头,对处置渔民纠纷也不再关心。虽然回来后,周边受他恩惠的渔民都登船探望,十几日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都知道他受了罪,来给他宽心。他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怔怔看着海水。人来了,人走了,人走了,人又来了,他从不管,只对着海面。过了一些日子,神采好了些,就做起了打鱼织网做饭的事来,乐此不疲。

秋闱又近,李萍提醒过他一次,他也是不理。要是往年,他都是苦读,或奋笔疾书,偶尔还要和妻子论几回,说说那经史子集里的绝句佳章,谈谈治国平天下的经略。要是妻子说道两句相悖的话,他能引经据典说出一大堆来,最后得出结论,夫人李萍到底是女人,哪懂得经韬纬略,一粥一饭煮得即可,怎能比满腹文章。现如今,他天天抽空做饭做茶,一日破了手,二日打了碗,三日烧了一扇。妻子嗔怒,他感慨说,原来做个茶饭也并不容易,其实堪比治国韬略。李萍一听,以为他厌倦煮饭了,要继续读书。他突然也反应过来,被蔡牵的海盗欺辱以后,他再也没有说过什么家国时局的事,突然冒出一嘴,还拿煮饭作比,就又沉默不言,躲到船尾看海天一色。

李萍不放弃,有日上岸,在岸上买了一些纸墨笔砚回来,搁到他桌上。他也不看,也不管。放了好些日子,竟然一动未动。李萍琢磨,他是彻底死了心,便也就不再言语。

有天,高岩不知从何处弄了一把品相极好的折扇,将折扇给了郭学显,他拿在手里左右翻看。那折扇上只简单书了一行文字,高岩不懂,问他写得什么,郭学显不做解释,但拿在手里每天把玩,但从不摊开使用,仿若那把折扇是一把随身的长剑,无论做什么,从不出鞘,只是别在腰间。一天,李萍打鱼回来,登上船,听到船舱里他跟儿子说着话。李萍悄悄走过去看,他撑开扇面儿,一手摇着摇摇车,一边给儿子教读上面的句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儿子才牙牙学语,自然不懂他说的什么。李萍躲在一边,静静看着。郭学显一会儿打开折扇,一会儿又合上,说:“儿子,跟爹爹念,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儿子愣愣看着。

他解释道:“这是孔圣人说的,他说呀,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那我就坐着小船在海上飘摇,小船漂啊漂,漂啊漂,陆上不好玩儿,我们就离陆地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好不好?”

李萍躲在一侧静静看着,突然鼻头一酸,流下眼泪来。

郭学显听到声响,收起扇子,哂笑说:“我逗儿子呢。”

自打李长庚住到船上,郭学显两口子一下热闹起来,每天忙忙碌碌,妻子煮粥,他就搓衣,妻子打鱼,他就撑篙。李长庚一直迷迷瞪瞪,偶尔睁眼看一眼,又就沉睡过去。如此过了约莫一周,李长庚这天才吧嗒睁开眼,体力恢复了过来。他抬眼看到两个忙碌的身影,弱声问道:“这是哪里?”

郭学显转身看了一眼,又凑上去,说:“你可算是醒了。”

李长庚看着眼前的男子,又瞧了一眼船舱,说:“你们救了我?”

“算是,下面渔民救了你,他们打鱼去了,你睡了一周了。”

“这里可是大清国陆上?”

郭学显摇头,说:“还在海上,但离着岸不远。”

“我可是在浙江?”

“不,广西。”

李长庚思疑了一下,说:“我是浙江水师总兵,我叫李长庚。”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