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厂实验室。
“怎么样?我们多久可以突破15瓦?”李咏明看着又被拆成零件的工程机向一旁的工程师问道。
“问题已经找到了,是充电ic的控制问题,MicroUSB最大理论功率只到七点五瓦,我们已经魔改了这个接口,充电速率实验室里已经突破15瓦达到了18瓦,但是高速充电会在前两分钟里迅速升温,从而让充电IC控制降低功率,”
工程师叹了口气
“平均充电功率可以达到13瓦,但是如果我们按18瓦去宣传,我怕有厂家会测试后说我们虚假宣传”
李永明也是很苦恼,红星一代的时候就搭载了1 5瓦充电,现在马上一年了自己这边采用的低电压大电流快充还是没太大的进展。
虽然已经魔改了MicroUSB的线序,但是面对大电流,接口处会迅速发热,就会降低功率,平均功率连15瓦都没有。
“新机就按18瓦宣传,反正红星的平均功率也没有15瓦,他们最多就比我们多坚持几分钟的高功率!宣传的事,大家都一样,谁家也没有能一直满功率运行”
李咏明不知道的是,现在他在为多宣传几瓦功率就烦恼了,实际上后来的很多厂家宣传着120瓦充电,实际120瓦只能坚持不到两分钟,平均功率才70多瓦,直接就“虚假”50瓦的功率,他这才5瓦,实在是小意思。
帝都,澎湃实验室。
“TypeC接口通过魔改最大可以支持到200瓦的充电速率,这才27瓦,甚至解决方案我都拿给你们了,怎么还是没法通过测试!”
“不是的葛总,是掉功率问题,我们从工程机送来就开始测试和实验,但是始终没办法让充电器一直满功率运行,满功率运行手机端发热很严重的,我怕客户接受不了,又改进了充电器端,但是收效甚微。”
充电小组的研究员委屈巴巴的
“这样啊,没事,平均功率能达到多少?”
“25瓦”
“多少?!25瓦?这还叫掉功率?”葛小宁一听27瓦的最大功率,平均能达到25瓦,眼睛都瞪圆了。
“是的葛总,在控制发热量的情况下最多就能一直跑25瓦,27瓦就会开始大量发热了。”
“很好很好,就这样就行。你们已经很棒了,接下来就是 吃透我送来的这套55瓦技术,我们下一款机很快就要用得上。”
葛小宁又来旁边到刚成立的电池研究小组,看了一下上个月送来的高钴极电池的情况。
“这套技术你们研究的怎么样?和原来的电池比能有多大提升”
“葛总,你送来的这套资料我们已经实验了很多次,这套技术通过正极添加钴元素,能量密度提升了28%,其实原来在我们研究所,一直都有钴正极材料的研究,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比例,您这份技术资料的配比真的是太完美了!”
葛小宁心想,系统出品,能不完美吗。
“多久能量产商用?”
研究员小李立马回答道,“专利申请还没有下来,不过也快了,等公司通知专利申请成功,立马就可以投产”
葛小宁回到办公室,打开小爱系统,看到红星1代销量达到800万以后就没有后续阶段的任务了,新的任务怕不是要红星2代发布以后才能出现
上个月红星一代系列销量达到了820万,系统发放了55瓦充电技术,澎湃S1发布以后,系统给了钴正极材料的电池技术,现在就看等等过几天红星2代发布能给什么了。
“主线任务5:发布红星2代(任务进度98%)”
“支线任务1:飞聊用户突破1000万(已完成)”
“支线任务2:大米1代销量达到800万(已完成)”
“支线任务3:发布芯片澎湃S1(已完成)”
“支线任务4:发布智能音箱(任务进度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