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于府,于心念踏入热闹的家宴现场,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却突然发现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那是秦氏的儿子,于府的三公子于梓恒。他前些日子一直在三山书院苦读,想不到今日竟然也回来共度除夕。
于心念凝视着于梓恒,他的身影高挑而挺拔,英俊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书卷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聪明和坚定,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期待。难怪刚才进门时,她就注意到了秦氏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想必秦氏对于梓恒今年高中充满了信心。
宴席上,于父展现出一副慈父的模样,对于心念也多了几分关切的问候。然而,于心念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因为于梓恒的归来,再加上于幼微在宫中的崭露头角,让于父心情格外舒畅罢了,而她于心念自然是在他于霆浩心里是那泛泛之辈,只要在王宫不惹事就行。
她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明白,在这个家族中,地位和成就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她自己,自出生就被冠以不祥之身,在家族的眼中,是永远无法与于梓恒和于幼微相提并论。
于父的问候虽然温暖,却带着一种疏离。他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于梓恒身上,对于心念的关注只是顺带而已。于心念不禁感到一丝失落,但她迅速将这种情绪隐藏起来,用微笑回应着于父的关怀。
在这个热闹的宴席上,于心念表面上保持着平静,与家人一同欢庆。
于梓恒微笑着向祖母躬身行礼,双手捧着茶杯,语气恭敬地说道:“祖母,孙儿祝愿你,梅香鹊韵,柳绿春风,祝无量寿。”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和真诚,仿佛在向祖母表达着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祝福。
祖母笑容满面地看着于梓恒,眼中满是慈爱和欢喜。她轻抚着于梓恒的肩膀,夸赞道:“不愧是咱们梓恒,在书院这么些日子,回来学问也长进了不少,还这么孝顺懂事。”祖母的声音中带着欣慰和骄傲,对于梓恒的成长感到无比满意。
一旁的秦氏今日身着华丽的锦衣,珠光宝气闪耀夺目。她面带微笑,插话道:“母亲,咱们梓恒啊,今年定能光宗耀祖。”秦氏的语气中充满了期望和自信,她对于梓恒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于梓恒听着祖母和母亲的夸赞,面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神色。他微微低头,轻声说道:“孙儿只是尽自己所能,努力学习,希望不辜负祖母和母亲的期望。”他的表情认真而坚定,心中暗暗发誓要更加努力,以回报祖母和母亲的厚爱。
此时,一旁的于父也是面露赞赏之色。他看着于梓恒,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虽然于梓恒是庶子,但也是于家的香火,他自然希望看到于梓恒能够有所成就。
于父开口说道:“嗯,不错,日后再勤勉下去,应该能有所作为。”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透露出对于梓恒的期望和鼓励。于梓恒听着父亲的话,心中一热,他恭敬地答道:“谢父亲教诲,儿子定当加倍努力,不辱没于家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