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 第一百三十一章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很多人不知道注塑机是个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其工作的原理。

其实注塑机的工作原理,与打针用的注射器相似。

它是借助螺杆(或柱塞)的推力,将已塑化好的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材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

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

就是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

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個循环。

只不过,想要一台合格的注塑机,让他长时间正常工作也不太容易。

因为在工作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机台方面,机台动作不正常,锌棒偷停或外走不到位,储料不压。

还有温度不正常,射台不正常。

射台不正常,即埋住射不到位的料,或者射料慢,或者射到底后动定模不贴合。

除此之外,还有储料慢,即压铸件走不饱、机台储不了料。

这还只是机台方面的问题,接下来还有模具方面。

比如压射室内有漏料现象,包括喷嘴。

喷嘴被铁屑堵塞、模具表面有异物或油渍。

模仁和压板之间有漏料现象、模仁或镶针尺寸偏大或偏小。

模仁或镶针变形、模仁或镶针闭合不良。

进口太小或太大,或位置不合理。

浇口太小或太大,或位置不合理。

分流锥太小或太大,或位置不合理。

射料嘴阻塞、热电偶烧掉、水路堵塞。

顶针太小或太大、模穴充填不足。

模具冷却不当,冷却不良或不充分。

模具安装不良,动定模不贴合或未对中。

模具润滑不良,包括模具水路和润滑系统不畅。

这些还都是硬件问题,其他还有原料方面。

原料熔炼温度过高或过低、原料中混入异物或杂质过多,这些都不行。

其他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原料粒度不均匀或过大或过小、原料中回料添加量过多等等。

而这还只是一个外壳注塑压模,只是这么一台机器,就可以遇到无数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慢慢的一一解决。

一条自动化的流水生产线,出现任何一丝微小的问题,都会耽误生产。

如果把这些问题全部解决,那么产量就大了。

产量大,生产时间短,最先减少的就是人工成本。

如果能够整合出这么一条生产线,秦军根本就不担心以后的竞争。

而这一切,首先就是制作合适的模具。

模具的问题,只要交给模具师傅就可以。

但是注塑机,就必须要秦军来解决。

他需要做那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卧式注塑机。

相比之前他做的那些机器,这一台机器就麻烦的多,需要他耗费大量精力。

主要是用在流水号生产线上,在没有工控芯片的当下,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造成流水线崩溃。

幸亏现在他不着急,因为就连电动机的生产厂房,他都还没有来得及建设。

更何况,就算一切都做好准备,他现在也没有足够的金属铝来开炉啊!

所以,接下来秦军的节奏放慢,因为他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更何况,他已经有一种风雨雨来风满楼的感觉。

又是一大早醒来,秦军没有着急起床,而是坐在床上,半躺在床沿上,揉着脑袋。

最近用脑过度,感觉有点精神疲惫,就算是睡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恢复过来。

“老三,起床了!”

“今天早上,有你喜欢吃的煎鸡蛋!”

揉了揉太阳穴,感觉舒服了,秦军才穿上一身蓝色工作服。

下地之后,找出一双绿胶鞋穿上。

跺了跺脚,感觉有点不跟脚。

年代感十足的绿胶鞋,终归是要被历史淘汰。

可现在的他,淘汰不了。

他们公社发展的时间太短,还缺少太多物资,而很多是他们换不来的!

就像是胶鞋,还有各种生活物资,比如暖瓶、搪瓷盆等等。

这时,秦军忍不住又想起,做的不太成功的注塑机。

这台机器要是做成了,他高低得弄一批运动鞋底。

只要有鞋底,就可以凑合着做几双运动鞋。

“塑料啊!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塑料自由?”

走进天井,一边打水洗漱,秦军一边感叹。

在这个时代,真不是他喜欢折腾,而是真的要啥啥没有。

如果有塑料,他做电风扇更加方便,这样他弄的小马达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现在可好,就算弄好小马达生产线,也只能卖配件。

摇了摇头,秦军走到堂屋,此时屋里的餐桌上已经放着一碗面条,上面还有两个煎蛋。

油汪汪的煎蛋,在原来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因为能煎出这么油润的鸡蛋,最少也要放一两油。

而这么多油,原来是他们一家十来口人一天的用量。

炒一顿菜就放几滴油,全家十来口人吃,这跟水煮青菜有什么区别?

而现在,一两油煎的蛋,却是他一个人的。

“小军,发什么傻呢?”

就在秦军对着鸡蛋发呆的时候,大姐秦迎春走进来。

秦军回过神来,奇怪的道:“你今天这个时间,怎么有空在家?”

秦迎春现在是石灰窑厂的后勤主任,窑厂所有琐碎杂事都由她负责。

可以说,他就是石灰窑厂的大总管。

毕竟是年产十万吨的大厂,涉及几百口人,每天琐碎的事情很多。

“专门回来找你的,老赵让我问一问你,最近我们周围一些村庄,过来买石灰的变少了。”

一边喝着面条,一边就一口鸡蛋,秦军吃的美滋滋。

等咽下一口鸡蛋,秦军才开口道:“这个很正常,想来你们也知道原因。”

“嗯,老赵了解过情况,说是各个村子,都或多或少的有人在建石灰窑。”

“你要上心,毕竟涉及几百人吃饭问题呢!”

只是一个石灰窑厂,现在就已经有四百多名工人。

而且都是青壮,很多还是公社协调分配过来的人才。

当时公社还欠下秦军好大一个人情,而以后呢?

以后秦军再想用人,恐怕得欠下公社好大一个人情,就这还不一定能招收到,这么优质的一批工人。

秦军道:“早晚的事情,要不是我们也需要用石灰,我都想着把石灰窑也关停了。”

“啊?那么多工人呢!”秦迎春惊讶的看着弟弟道。

秦军抬起头,道:“不烧石灰,可以烧水泥。”

烧制石灰没有什么门槛,但是烧制水泥,门槛可不低。

不要以为秦军随随便便就可以烧制成功,就认为烧制水泥没有任何难度。

就说磨粉这一道工序,有几家能够弄出粉碎机、研磨机?

如果人工粉碎矿石,那需要消耗的人工可就太大了。

再说,水泥的配方你也得有,还得懂得烧制。

更何况,最近秦军还想着改进工艺呢!

所以,不管干什么,都需要掌握核心技术。

像是烧砖、烧制石灰,不用多长时间,肯定是个人都会烧制。

现在已经进入七月份,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八个月。

现在才有人开始跟他抢生意,已经让秦军有点出于意料。

“公社的石灰窑呢?”

对于自家生意,秦军根本不关心。

他就想知道,之前就在补贴运输司机的冯会计,现在做的怎么样。

秦迎春十分不屑的道:“他们的摊子黄了!”

“怎么了?”秦军好奇的问道。

虽然知道他们扩张之后,日子应该不会好过,但是黄摊子还不至于吧?

这才多长时间,就算要黄,也需要公社同意吧?

只要公社帮忙,想要黄摊子也难!

“不赚钱呗!”

秦迎春笑的眯起眼睛:“那些人做生意,就跟闹着玩一样,想起什么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刚开始,看我们扩产,他们眼红,也就跟着扩大产量。”

“可是,他们扩大产能之后,居然还抱着技术不放,不啃教人。”

“后来的事情,你应该能够想象。”

“冯会计他那个二叔,听说后来撂挑子不干了,因为太累。”

“当然,肯定还有其他理由,只不过我们听到的就是这个。”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叔侄两个失算了。”

“公社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直接让他二叔退休回家。”

“后来一位公社副主任亲自接手,弄得倒是热热闹闹,但是热闹过后,就是一地鸡毛。”

“窑口修了不少,技术员也培训出来很多,可是摊子一大,各种烂事都出现了。”

说到这里,秦迎春就直摇头。

明明一手好牌,却打的稀烂,这说的就是这种集体企业。

不是自己的厂子,都想捞好处,可不就会出事?

就说收料,扩大产能之后,需求最大的就是石灰石。

本来这是好事,他们扩大产量,北面几个山村的壮劳力,都可以被发动起来,搞运输赚钱。

毕竟他们有着一连片的石灰石山头,只要放一炮,就可以运输个十天半个月。

可是,那些人送货到公社石灰窑,却是被人开白条,根本就拿不到钱。

这种事情,其实很早就有。

比如各个大队卖给公社粮所的粮食,很多时候都是打白条的。

可是,一般公社粮所有钱之后,就会兑现。

而公社石灰窑厂呢?居然把兑换白条,变成了一门生意。

不管谁想用白条换钱,都需要送礼。

最终公社石灰窑厂被人掀翻了,这一次闹出好大动静。

而那位管事的公社副主任直接落马,好像冯会计也进去了。

因为这件事,甚至还牵连到好几个大队的驴车司机。

现在公社那边在紧急处理这件事情,不过,一波未过,一波又起。

公社那边的石灰窑厂,现在没有人给他们送料,所以眼看着要黄。

可是,公社下面的很多小队,现在却全都建起石灰窑,也开始烧石灰。

这些会烧石灰的人,也不是别人,就是公社石灰窑培训出来的技术员。

这些人没有工作,回到各自大队之后,立即打起小主意。

他们也算是有技术,毕竟烧制石灰有不是真难。

这些人也就是跟着一名外聘的老技术员,烧了三四次石灰,也就学会了。

至于秦军这边的手艺,那是因为需要节省煤炭,所以技术有点难度。

如果不在行成本,就是提高炉窑温度,就可以烧成石灰。

这么简单的技术,只要建一口窑,就可以大把赚钱,谁不想干?

能不能干?看看秦军就知道。

秦军也是个人,他能跟小队合作,成立队办企业自己当厂长,别人为什么不能?

这个趋势挡不住,只要有个小口,自然就有人把他撕裂、扩大!

有秦军这个榜样存在,那些有技术的人,自然不甘寂寞。

“这其实也是你惹的祸!”

说到最后,秦迎春还白了一眼秦军。

喝完最后一口面条,吃掉最后一个蛋黄,秦军才道:“关我什么事情?”

秦迎春道:“当时那些大队领导过来学烧砖的时候,你表明态度,不会烧制砖瓦。”

“这有什么问题?”秦军奇怪的问道。

秦迎春道:“当时自然是没问题,而且这一手还很高明。”

“可现在问题就大了。”

“当时你表示不涉足砖瓦行业,所以那些大队就不好意思烧制石灰。”

“现在好了,大队烧制砖瓦,小队的个人烧制石灰。”

“不管哪个大队,他们的社员都不会跟自己的砖瓦厂竞争,这不就全都建起石灰窑了?”

秦军一听,原来是因为这个。

“早晚的事情,我们挡不住!”

站起身,来到天井之中,抬头看了看天,还是阴沉沉的。

最近一直阴天,却始终没有下雨。

也不知道南边的厂房,盖的怎么样了!

最近成大器传来消息,他们那边的程序已经走完,厂里的一些废弃机床,最近几天就会运过来。

“想什么呢?竞争对手变多,你不得好好想想办法?”

跟着来到天井之中,秦迎春继续追问道。

秦军一摆手道:“现在的石灰烧制工艺,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我们要放弃。”

“减产吧!空下来的石灰窑,全都改成水泥窑!”

“为什么减产?我还想着继续扩产呢!”秦迎春有点不乐意。

秦军叹了口气道:“我之前也打算扩建石灰窑,可情况你也看到了。”

“有人进场跟我们竞争,我不怕,但这终归不是好事。”

“就算现在烧制的石灰能卖出去,总有一天,也是会供大于求的。”

“所以,与其跟那些个人石灰窑竞争,还不如转行。”

看到秦迎春还是有点着急,秦军再次道:“你就说水泥抢手,还是石灰抢手?”

“再说,水泥的价格高?还是石灰的价格高?它们的利润谁高?”

看着若有所思的秦迎春,秦军笑起来。

他带来的变化,现在已经全部显现。

就说粮食,之前他们这里的粮食,就是小麦一毛一一斤。

现在呢?他家门口都已经出现不要粮票的小麦了。

这样的小麦价格不低,需要三毛钱一斤。

原来黑市的价格,不要粮票,小麦也不过是两毛钱一斤。

可是现在,粮食价格就是提高了,而且直接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还多。

这其实是好事,因为这表明村民手中的钱变多了。

说的简单点,就是通货膨胀。

货币变多,物资还是那些,物资自然要涨价!

八零到九零这四年,是风起云涌的十年,在这十年间,物价开始快速上浮。

虽然八十年代初期,这个趋势还不明显,但是随着秦军带来的变化,各种迹象已经开始出现。

秦军记得,八十年代后期,水泥一袋是二十元吧?

“我们就生产水泥,既然是一样干活,那为什么不选择赚钱更多的?”

秦迎春终于想明白了,如果是秦逢春,她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自己砍掉石灰窑厂,全部换成水泥窑。

这点账还能算不明白?一吨石灰才多少钱?十二块钱!

那么一吨水泥多少钱呢?现在很多人买水泥,都是不论吨的,而是论袋。

一袋一百斤的水泥,需要一块五毛钱。

这还是出厂价,现在他们出产的水泥,只要出厂,很多司机都敢一袋卖三块钱。

一吨二十袋水泥,可以卖六十块钱。

这可是普通工人差不多两个月的工资,而就算是这种高价,居然还有钱买不到。

现在的工业品价格,就是这么玄幻。

就算秦军他们知道这个情况,也没法涨价。

因为不管是工人工资,还是商品物价,都是有规定的。

这个时期的商品价格,不是你想要定多少,就可以卖多少钱的!

这就跟后来钢材批条一个样,工厂批出来一千二,出场就卖两千四。

当时有很多人倒卖批条,获得暴利!

像这样的事情,难道那个时候工厂领导不知道?

他们肯定知道,但是他们就是只能以一千二的价格卖出。

现在的情况也是一样,秦军的水泥厂,他也没有定价权。

为此,我国于1997年12月29日,才制定了《价格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经营者的自主定价权。

现在还不行,所以就会出现很多玄幻的事情,水泥价格就是其中一样。

当然,这不是说烧制水泥不赚钱。

不说一袋三块钱,就算是一块五一袋,一吨二十袋也是三十块钱。

跟烧制石灰的工艺差不多,价格却翻了一倍还多,它能不赚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