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行终于结束了,春生穿着傻柱的硬皮鞋走了那么远,明显觉得脚上又酸又胀。
傻柱抱着膀子站在大院门口,等着春生转悠完回来好一起进家门。
两人汇合后,本以为这下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没想到却被主任大娘留了下来,将他俩扯到了一旁。
“小何、春生你俩先别着急走,我这还有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们听了一准乐的合不拢嘴!之所以没当着所有街坊的面说,也是怕他们眼红。就今天颁发锦旗的事,还有人不相信呢!跑到我这来一个劲地问长问短,唉!”
主任大娘说着,便从自己的布兜里拿出两张纸来,递到了春生的手里。
春生好奇地打开看了看,发现其中一张是介绍信,另一张是自己写过的一篇手稿,题目叫《论艺术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春生心想,这篇稿子不是被傻柱贴到自家墙上了吗?怎么会出现在主任大娘的手里?
他疑惑地看向傻柱,傻柱眼珠一转,突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春生啊,你这次见义勇为,也算遇到大贵人了!派出所的民警同志嘱咐我把这两样东西交到你手里,让你带上它去轧钢厂宣传科找刘科长报道。下面这张是我给你开的介绍信,省的你们来回跑了。你的情况特殊,属于闲散人员中最不好安排工作的那一类,能把你的工作难题解决掉我也少了块心病,这件事情我还得谢谢你呢!到了轧钢厂要后好好干,不断上进、勇攀高峰!”
……
送走了主任大娘,春生立马转向傻柱寻求答案。
“哥,我的稿子怎么在这?工作的事应该不是冉老师办的吧?轧钢厂宣传科,那不是许大茂所在的部门吗?你们厂子如今这么难进,我竟然能直接进宣传科,这也太难以置信了!”
傻柱摸着下巴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答道:
“这事指定跟冉秋叶有关。那天她来看你时你不是去茅房了吗,她正好瞧见墙上贴的这篇文章,问我能不能带回家去细看,还夸你字好、文笔好、内容深刻。我当时心想人家都开口了就答应吧,反正你那还有一摞子写好的稿子呢,也不差这一篇了,索性就直接送给她了。不过事后也忘跟你提了。”
冉秋叶?春生不解。
冉秋叶就是个普通的小学教员,她哪有这个能力给他安排工作?
她父母虽说是归国华侨,可也不过是教中学生的教师,能给他安排轧钢厂宣传科的工作,他们的社会关系得有多硬?
要知道轧钢厂现在可在缩减人员啊!
难不成是为了感谢救女之恩,冉父特意替他跑的关系?
真那样的话,春生没办法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工作,他不想欠冉家这么大的人情。
春生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傻柱,傻柱却持有不同意见。
“哥觉得你不用有这么大的心理负担。既然冉秋叶诚心想感谢你,你暂时就不要考虑那么多了。她能让你去报到,说明她家有这个能力并且已经打点好了,你就算是不去上班也改变不了什么。如今最让你烦心的工作问题解决了,你应该高兴才对。不过我担心的倒是许大茂,这家伙从小就跟我不对付,我也没少教训他。你毕竟是新员工,我怕他会给你使绊子。”
春生觉得傻柱说的挺有道理,自己有点太在意人情往来了。
只有今后在岗位上认真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人家的一片心意。
“你说的对,我先去把工作拿到手,事后咱再拎着礼品去冉家登门拜谢,正好你也可以见一下未来的岳父岳母,给他们留个好印象,一举两得多好!许大茂的事你不用担心,我也不是小孩子了,又了解他的脾气,想治他还不简单吗?实在不行你再揍他几顿给我解解气。不管怎么说,他都不是咱的对手。”
春生完全说到了傻柱的心坎里,但是傻柱还是觉得自己和冉秋叶的差距有些大。
“春生,你还是给我找本书看吧,我要缩短与冉秋叶之间的距离,不能让别人以为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没问题,我哥有上进心我必须支持,咱俩还是快点回家吧,刚才的锣鼓声实在太吵了,我这脑子里现在还嗡嗡作响呢,今天可真够受罪的!”
……
娄晓娥今天无所事事,在家待着又憋闷的慌,干脆骑上车子跑出来散心。
她脚上漫无目的地蹬着车子,脑子里回荡着父亲之前说过的有关婚姻的话。
待她反应过来时,已经不知不觉地骑到了四合院附近。
此时胡同里热闹非凡,有个高大挺拔的年轻人正戴着大红花,跟着队伍缓缓前进。
娄晓娥仔细一瞧,发现这人竟然是春生!
没错,绝对是他,他身上还穿着她送的那套中山装呢!
娄晓娥笑了,心想自己的眼光果然没错,这孩子换上新衣服再好好打扮一下,竟然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更加出色了。
“大姨您好,请问胡同里是在办什么大喜事吗?”
娄晓娥只顾着看春生了,却没瞧见他手里锦旗上面的字,于是好奇心驱使她问向一旁的老太太。
“哎呀,说是老何家叫春生的孩子,因为救了个人,人家送了他个见义勇为的锦旗,居委会过来给他宣传呢。至于到底发生了啥事,这主任也没说明白啊,我们也搁这猜呢!”
娄晓娥谢过老太太后心想,看来是春生做好事得到了褒奖,可他那样特殊的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大勇气才能跟歹徒搏斗呢?
正想着,她不经意地抬眼一看,正好看到远处许大茂那张阴沉的脸。
此时他正斜靠在墙上盯着春生,眼神复杂且阴冷,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反正指定不是在祝福春生。
娄晓娥顿时惊出了一头的冷汗,她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形象的许大茂。
没有欢笑,没有温柔,有的只是阴沉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