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大营四里外。
一辆又一辆的战车,向着东北方向驶去!
已经是深夜。
一整支队伍就只有最前方,举着两支可怜的火把!
“什长,行军不都在白天。”
“大晚上什么也看不见,多危险啊!”
王江好奇的问着。
身为驭手的他,深夜驾车,鼻涕都冻出来了!
白安同样也很好奇。
古代没有玉米、胡萝卜这种常见蔬菜,更没有苹果这等遍及大江南北的水果。
很多人,都患有夜盲症。
白天视力正常,一到晚上就成了半个瞎子。
深夜行军。
就算是点亮火把,也会比白天慢不少,还容易出事故。
当然。
也因此,夜晚偷袭往往可以起到奇效。
像是他们这些猎户。
鲫鱼、猪肝、牛肝、羊肝这类食物吃得不少,基本上没有夜盲症的困扰。
夜晚行军,影响倒也不大。
但这次。
军中可是调动了不少的战车。
加上没有火把。
白安都怀疑,一半的人都到不了目的地!
“放心吧。”
“这条道路,是大军修的直道,路上极其平坦,绝对不会出事。”
“我们到了地方后,必定会点亮火把。”
“军营周围的魏国探子可是不少。”
“不能打草惊蛇。”
李信出声,解答了王江的疑惑。
显然。
曾经身为轻车屯长的他,没少干这活!
白安也是终于了然。
直道,又可以称作驰道!
春秋时期,为了方便马车、战车出行,便在各国有了雏形。
后来经由武安君之手,彻底发扬光大!
凡是行军,必先修建驰道,保证大军后勤!
有驰道的情况下。
运送粮草的速度能快上三倍不止!
这也是武安君制敌的法宝之一。
三川郡的驰道,修筑时间比较晚。
现在又是战时状态,驰道根本不归民用。
当初加入军营时。
他们没能在驰道上走一走,现在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将要在驰道飞驰。
白安心中,也是升起了一丝期待!
踏--
踏--
踏--
共有五十辆战车在驰道疾行,马蹄在深夜,尤为响亮。
可还是被另一道声音给压住!
在他们离去许久后,军营大军终于开拔!
点燃的火把汇聚在一起,犹如火海,向着魏国蔓延而去。
相比于大军。
五十辆战车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但所有人都清楚。
大军开拔,只是为了掩护他们,这次任务必然十分紧要!
又行进了半个时辰。
终于。
众人在一处山谷前方,看到了微弱的火光聚集!
火光照耀下。
白安清楚的看见,山谷前方堆积着的,是一车车粮草!
而在粮草车前。
他还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
“此次任务,为押送粮草!”
“一共两千人,全部由我统率!”
校尉冯劫在山谷前,亮出了竹简,上面还有一根鸟羽!
正是羽檄!
在后世,又称为鸡毛信,以表示命令之急切跟重要。
五十辆战车很快入队。
在冯劫的调度下,分插在队伍的前、中、后。
既可以突破,又可以防守,在最危急时可以断后。
毫无疑问。
后车的压力最重。
白安十人,一共两辆战车,这次都被安置在了后方。
“你我又见面了。”
队伍缓缓前进。
这时。
队伍中间有几人特意凑上前来,中间那人,更是跟白安打了声招呼!
赫然正是先前在演武场,跟白安比试的黑甲小将。
李信苏醒前一天,黑甲小将就不见了。
白安现在想来。
对方应该是先他一步,被调来这里执行任务。
说来也是奇怪。
二人都已经在演武场上较量过多次,却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此次。
黑甲小将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吐槽起来。
“我们材官,一直以训练刻苦闻名。”
“没想到。”
“有一天会被轻车给碾压。”
“我很好奇。”
“这等训练方式,是谁教你的?”
“跑步既能锻炼体能,磨炼意志,重要的是,还能快速磨合队伍。”
“再陌生的几个人。”
“都能通过跑步,互相妥协,找出一个适合所有人的节奏,达成平衡。”
“我看你队伍里的几人原先并不熟悉。”
“短短几天,配合就能这么默契。”
“颇有兵家的味道。”
白安笑了笑。
跑步自古以来,就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常用的体能训练方式和测试手段。
这个道理。
是无数人花费数千年实践所得知。
而跑操,也是为了磨合队伍,树立纪律性,提高团队意识,培养默契所创造。
现代军队多用小跑集合。
甚至。
还布局到了全国,让所有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晨跑。
就是为了战时。
能够迅速的全民皆兵。
细细想来,的确有兵家的味道。
但他总不能说。
小学生都这么跑,还是女老师教的。
白安最后随口敷衍了一句。
“自己瞎摸索的方法罢了,我叫白安,轻车什长。”
对于没能问出什么,黑甲小将明显有些失望。
但听到白安的名字后,双眼又是一亮。
“原来是白什长,难怪了,认识下,吾名蒙恬,材官百将。”
这下轮到白安诧异了!
蒙恬,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
与秦王政同龄,陪同秦王政成长,因此深受宠信。
蒙恬与李信,同为军中少壮派代表,在李信攻楚时,他正是李信副将。
后来。
更是驱逐匈奴,建立不世功绩,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北方能开发,民族能融合。
蒙恬于千古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