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周桂芬没有点灯绣帕子,而是早早地睡了。
鸡叫第二遍时,东屋里就传来动静。
周桂芬和古大柱都起了。
二人在堂屋里捡梨,打算趁夜背下山去。
尽管动作很轻,时月还是被吵醒了,爬起来帮忙。
“怎么不多睡会儿?”周桂芬问。
“我跟你们一块去卖。”时月一边捡梨一边说。
周贵芬正想说自己去卖就行了,转念想到四丫说这丫头很能说会道。
便点头同意了。
装满了两个背篓,古大柱用麻袋装剩余的,搭在他自己的背篓上,周桂芬背一个背篓,三人就着西落的月光下山了。
不是赶集天,过路的牛车非常少。
一路边走边歇,都没遇着一架过路车。
太阳完全跳出山顶时,几人也走到了镇上。
早市很热闹。
周桂芬找了个位置,放下背篓,就开始叫卖。
时月则抬着眼,四处寻找个桂娘的身影,上回她打听过,桂娘每天都会出来采买。
两刻钟过去了,没有一个人来问价。
周桂芬的激情散去,声音有气无力:“卖梨……又大又甜的梨……”
时月皱了皱眉,“大伯母,你先歇会儿,我来喊。”说着,便扬声喊起来:“能润肺止咳、通便祛火的梨,又大又甜……”
她的声音脆脆的,喊起来时,一点也不怯场。
许多人转头看过来,眼中都带着一丝奇异。
上回来卖梨,时月就看到很多这样的眼神。
无非是对她“独眼龙”的造型感觉到奇怪。
尽管如此,面对过路的人,时月还是笑盈盈的,说话也客气得很。
周桂芬两口子,对她的印象也彻底改观。
听到润肺止咳,就有好几个人来问,可一说二文钱一斤,就把对方吓跑了。
周桂芬问:“五丫,两文钱一斤好像有点贵了,咱卖一文吧。”
时月摇了摇头,“再看看。”
若卖一文钱,被桂娘瞧见,没准要说她坑她。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依旧一个都没能卖出去。
周桂芬又跟时月说降价。
时月眼睛转了转,“大伯母,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什么?”周桂芬两口子皆是一愣。
时月拿起梨在手上掂了掂,最大的超过一斤,但是这种并不多,大多数没有一斤。
时月脱了外衣铺在地上,把麻袋里的梨都给剑到衣服上,又把麻袋铺在地上,把那些梨分成了两堆。
一堆大的一堆小的。
又把背篓里的都捡出来,同样分一篓大的一篓小的。
然后开始叫卖。
“又大又甜的梨,能化痰止咳、通便祛火,大的两文钱一个,小的一文钱一个,随便挑随便选!”
如此喊了几遍,就有一个牵着小孩的妇人靠近,捡了一个最大的,“小姑娘,这么大的也是两文钱?”
“对!”时月点头,“大的这堆两文钱一个,小的这堆一文钱一个,随便选。”
那妇人眼睛一亮,蹲下身就开始挑选。
在大的这堆里挑了四个最大的,在小的那堆里挑了四个最大的,一共十二文钱,还感觉自己赚到了。
时月笑着接过铜板,顺手递到了周桂芬手里。
周桂芬愣了愣,才将钱收起。
紧接着,又来了几个人挑选。
古大柱见有效,就在一旁叫卖:“卖梨啦,大的两文钱一个,小的一文钱一个,先到先挑,划算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