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从人民开始,我资本家赵瑞龙 > 第142章 精神鸭片?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短短两个月时间,经过赵瑞龙团队的大力宣传,南抖北快不仅仅火爆华夏,而且开始慢慢入侵外国。

最近,南抖的火到你难以想象!不仅大人痴迷南抖,很多小孩也受到大人影响“爱”上南抖,当孩子们也迷上这些短视频新玩意后,南音、北快简直风靡到爆!

时代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可谓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很多人都在感慨科技发展的太快了,甚至都有些害怕自己跟不上时代科技的进步,生怕自己会被淘汰,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从2G到3G,从3G到今天的4G,人们想象的速度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一部手机可以覆盖所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互联网速度的加快也意味着时代变化的加快。但是,快真的就意味着好吗?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刷短视频会慢慢失去对时间的感知。

有时候,说好只刷半个或一个小时。结果,不知不觉两三个钟头过去了。

因为在播放视频时,人的眼球被流动的画面所吸引,且手机自带的时间功能,以“小字号”的方式置顶在屏幕的最顶端。

人在刷视频时,双眼根本顾及不到时间。慢慢地,人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会被模糊化处理。在软件上耗费多长时间,也无法被清晰地感受到。

直到犯困,双眼睁不开时,才反应过来已经过去数小时。

毫不客气地说,九成以上的短视频都是经过美颜处理过的。刷短视频时间过久,人的正常审美观念会得到改写。

最直接的表现是,过度沉迷于美颜滤镜的“人造”美貌中,会让人的审美变得肤浅,造成正常的审美认知失调。

那些低俗的“扭臀”“摆腰”“骑马舞”的主播,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三俗。

一锅烂狗肉装进“艺术”的铁锅里,骗过后台监管机制,直接呈现到受众面前。

不得不承认,短视频较以往最大的进步是,漂亮的主播越来越多,主播的身材越来越凹凸。

那些瘦身、长腿、丰胸等功能,已经彻底颠覆真实的现实美。殊不知,短视频里那种美女,世间鲜有,甚至有可能是男儿身。

一个人的“美”不仅局限于脸面、身材,包括举止动作以及说话谈吐。

而短视频无法给人提供一个综合的判断,在“快准狠”“短多猛”的特点加持下,短视频带给人的是一种短暂的“猛料”美感。

它希望受众能够体会到一波又一波15秒钟的短暂快感。

因为美化功能是建立在互联网算法机制的基础上,所以观众看到的主播大多是趋同的。

动作是一样的,人脸也是同质化的。如同现在的小鲜肉,看起来都像是一个爹妈生养。

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是哪种短视频,它们的根本毒性是影响人的思考。

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碎片化”的阅读。大量的“5分钟带你看完一部电影,8分钟带你了解一处旅游景点,10分钟带你了解名人的一生”等内容充斥其中。

从这点来说,短视频的特点是“短而快”,它极尽所能想要满足人类贪婪的欲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信息量。

因为时间被压缩,所以短视频创作者必须对原来的电影、小说进行重新剪辑,组织语言,然后再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在这道加工的过程中,原作品的完整性得到破坏,然后再被重新组合起来。因此,短视频的内容十分杂乱无序。

它跟纸质阅读或观看电影不同,失去原作品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

在过去,人类做学问是先读书而后发问。首先要自己亲自去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再向高人请教。

短视频则不同,它不需要你做基础阅读和基本努力,而是一群幕后创作者从网上东拼西揍一些文案,直接灌输给你。

再配合他们“快速”且富有“张力”的声音,让人觉得它们说得很带劲,正确到无法反驳的样子。

它跟吵架是一个道理,你吐字的速度快,别人骂一句,你能骂三句,且嗓门比对方高,胜利肯定就站在你那一方。

再往深里说,刷短视频获取知识的方式,如同吃被人嚼过的饭。久而久之,会让人连基本的咀嚼功能丧失。

众所周知,互联网运作的逻辑是一套算法机制。它延伸到短视频和网络阅读领域,被称之为“信息推荐”机制。

信息推荐机制会根据你的搜索记录、停留时间、点赞数量等因素,判断你喜好的网络内容。

一类题材你看得越多,系统会精准地分析出你对该类题材的喜好程度,然后持续地向你的手机推送,且越推越强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人喜好的东西,总会莫名其妙地“跳屏”出现在手机显示里。

“信息推荐”机制有一个令人极不舒适的别名,叫“信息茧房”。实际上,当你被“信息推荐”分析透彻后,已经掉进“信息茧房”的坑。

在“信息茧房”里,你读到系统推荐的内容越多,它往后对你的推荐会更多。

不幸的是,你读到的内容都是一种内容或一类题材。从题材的角度来说,表面看你的阅读量在增加,事实上你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少,思维变得越来越窄。

“信息茧房”像是有人精心为你编织的网,只不过有人把它美其名曰“高科技”。

那些所谓的互联科技巨头,并不是想让你成为有深度的人,它们只想获取你的时间,让你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因为只有你爽了,它们的广告收益才会爽起来。

犹记得,“信息茧房”或“信息推荐机制”刚刚诞生时,曾有良心学者指出它的弊病。

但有人立刻用“不是算法让你变成那样的人,而是你本质上是那样的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