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楼不像小食铺,平日里不是饭店的时候也还是会有人过来聚聚喝喝小酒的。
午食到晚食的这一段下午的时间照理来说应当是不会太忙的。
但许是大部分人在他们这儿用过午食之后,回去便向亲友那些大肆宣传,所以下午这边的生意仍是不错,店里那些很贵的酒水也都卖出去了不少。
沈家人在午食那波热潮下降后便回沈宅那边的。
一来是因为下午的生意不似中午那边火爆,酒楼里的那些小二厨子们都忙得过来,二是,他们要回去收拾几个小子明日上学要用到的东西了。
这京城里最好的书院便是国子监,但这国子监可不是他们能进去的。
国子监里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或是一些官位特别大的人家里的孩子。
像沈元朗这种新上任不久官位又不是很大的,家里的几个兄弟自然是进不去的。
他们去的是麓黎书院。
这书院在京城里仅次于国子监,还是郑中帮着引荐进去的。
明日便是入学的时间了,今日自是要好好准备一番才行。
什么笔墨纸砚的都得备好。
他们家已经不似先前那般贫穷了,那些笔墨纸砚自然是买得起那种高档些的。
因着东西带的有些多,张桂华和苏芸还特地给他们缝了个小书包。
这京城里读书的那些少爷什么的自然是用不上这种书包的,因为他们身后都有书童什么的跟着,这种拿书的苦力活自然是轮不到他们头上。
可是沈家不是啊。
虽然现在沈家富裕了,可是沈天和沈临安从未想过给几个小子买个书童,怕养成他们好吃懒做的性子。
朗哥儿之前连那些好点的笔墨纸砚都用不上,还不是照样考上了状元。
他们其他几个现在可比沈元朗要好多了,还想要书童?做梦呢!
那些家境稍稍一般的人家也不会过多注意这种东西,那些书本文具什么的往往都是直接找块布包着,顶多就是缝个小布包什么的挎在身上就行了。
但因着几个小子的东西多,除了那些书,笔墨纸砚之外,还要带上些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比如沈元姝给几人出的叫什么“数独”的游戏,每日早时她画好几个格子,在里面写些东西然后交给兄弟几个让他们填,据说是可以锻炼人的脑子。
沈元朗也是说这种东西练多了确实会有好处。
除此之外还会带上些玩具什么的,这东西多了,那背包上的肩带便会勒得很,经常勒得肩疼。
所以张桂华和苏芸便听了沈元姝的话做了个双肩背包出来。
要勒两边一起勒嘛~
当然不是!
双肩包的肩带苏芸特地做的宽了些,据说这样子能省力些。
背包顶上用的是抽绳设计,可以系起来,这样就不用怕跑跳的时候里面的东西会掉出来了。
除此之外,背包里面还缝了很多的小袋子,用来装一些小东西。
书包一做好,兄弟几个就喜欢的不行,连忙背上去试背一番。
一旁的沈元平因为不用上学,自然也就没有这个小书包了,坐在一旁托这个下巴羡慕的不行。
正美滋滋的背着自己书包的沈元白瞧见一旁闷闷不乐的沈元平,调侃道:“小六,要不你也同我们一起去上学吧,这样子奶和娘也就可以帮你也做一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