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众人突然觉得后世技术什么的发展虽然是快,但是带来的危害也不少。
想到之前动物园里的那些濒危或是保护的动物,感觉后世人就像是在一边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一边在它们快灭绝时,又开始珍惜它们。
秦
嬴政是在宫人提醒后才开始关注林夏的直播,在听到林夏她们讨论排海后,虽然他也不清楚最后导致的危害,但是从林夏她们反应来看,就知道影响肯定不小。
对此,他还是有些担心林夏个人安全,毕竟污染一旦传开,没人能躲开影响,而那个污染对人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也无法确定。
至于后面赵琦的“安慰”,嬴政也没有当真,毕竟后世因为那些武器发展,就让各国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了。
所以后世的国际政治环境也和他现在完全不同,虽然那个“倭国”国土面积不大,但如果不是全球政府统一立场,还真不一定能制止对方计划。
汉
汉武帝刘彻听到排海危害后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力制止!既然倭国政府官员觉得危害不大,那他们就留着自己消化呗,干嘛非要排到海洋里。
感觉对方的操作就像是,倭国自己解决消化不了这些污染物,既然它们无论如何都会受污染了,干脆拉着全世界一起受难好了。
可惜隔着时空他再气愤也没有用,不过刘彻觉得倭国的危害,可以提高到和匈奴并列了,之前他只是想出兵收拾一下倭国,吞下一些资源就好,现在看来还是直接一劳永逸比较好。
唐、武周
在怎么也是隔着时空的,排海后的污染危害再严重,李世民最多也就是操心一下林夏个人健康问题,剩下的他也管不了,而且也轮不到他管呐。
最多就是把后世那个损人还不利己的倭国,危险度提高一些,不管是怀柔还是强制,对方都没什么必要存在了。
除了李世民,唐朝其他皇帝和官员也是把倭国危害提高了好几度。
他们之前虽然已经知道倭国后世的狼子野心,但这时期的倭国整体还是比较“听话”“讲礼”的,他们真下手的话也不能太直接,不然容易引起周边其他小国的反弹。
但他们看着林夏手机新闻上,后世倭国那些官员豁出脸面,死不悔改的架势,其实和在他们大唐面前老老实实,“能屈不伸”的倭国人差不多的。
不过新闻中全是谴责和抵制的,对于核污水排放的直接危害并没有细讲,感觉这样不太能引起大家重视啊,毕竟除非事关切身利益了,不然大家注意力还是很容易被引走的。
明
朱元璋因为将倭国列为不征之国,之前就被吐槽过了,不过因为蒙古那边还未完全安稳,他只能先暂缓对倭国的处理。
至少先把自己武器技术发展起来,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当然照目前情况来看,他这个“刀”最好还是要磨的快一些才行!
……
林夏看着那些新闻根本不想说话,后续旅游的热情都锐减了许多,她虽然也希望霓虹在各国谴责中能选择放弃排海。
但是曾经对方那种种没人性又自私的操作,让她感觉除了“武力制止”外,根本无法阻止对方排海,但是“武力”也就是口头说说罢了,根本不可能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