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弹幕上那些人你来我往的辩解,每个人好像都挺有道理的,但他们之间又是互相矛盾的……
为了不让弹幕区变成“罗生门”,林夏转移一下众人的注意力,谈起后面要播放的电影内容。
昨天是把《流浪地球1》看了,今天她本来想去电影院的,但是因为昨天熬夜太晚,今天她觉得可以早播完早睡觉。
还有就是她还没和她爸妈商量好看什么电影的,所以今天就继续在家看吧。
林夏看着各朝众人还是心心念念的西游记,就翻了一下觉得《大圣归来》好像就可以,故事老少皆宜,而且电影时长也不算太长。
不过《大圣归来》对于《西游记》原著而言,已经不止是改动挺大的问题了,林夏只能给众人解释并介绍了一下,后世导演、编剧等根据西游这个大ip再次创作衍生出的一些作品。
故事虽然还是西游,但是会改动或增加一些情节设定,好让西游融入一些现代人的思想理念。
ip原本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直译为“知识产权”,但是现在人们口中的大ip多是已经成名文创,像是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一个统称。
因为众人可能不理解“ip”这一词,林夏还从小说故事ip、个人ip等,给众人举例解释了一下。
“其实说到大ip,《西游记》就是风靡全球并且经久不衰的大ip典型,”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强ip”了,由西游衍生的电视剧、电影、游戏不计其数。”
“在《西游记》中为配角的那些妖怪,随便一个细细展开都能算一篇新的故事。”
“而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虽然也不弱,像是电视剧、动画、游戏也不少,可能是有受众影响,能做到极致的开发价值的,仍然只有《西游记》。”
“这算是文学ip,还有个人ip,比如苏轼,作为北宋至现在的文豪顶流,不管冯梦龙笔下以苏轼为主角小说,还是其他苏轼相关的民间故事,其流传度如此广泛未必没有苏轼本人名气的影响。”
“其实除了苏轼,冯梦龙还写过一大堆历史名人,比如像唐玄宗给李白调羹,他编的;柳永奉旨填词,他编的;李师师、宋徽宗、周彦邦三角关系,他编的。”
“当然这些故事本身有一些,就是有民间流传的,只不过经过冯梦龙再次加工后,编得有板有眼,甚至被当成正史。”
说到文人ip,林夏就想到最近上映的《长安三万里》,虽然据说里面主角待定,但是故事整体依靠的确实是大唐各种名人ip,不过她还没看过电影也不好和古人解说。
……
其实对于各朝百姓或者那些儿童而言,他们才不管ip什么的,反正只要有猴哥的故事他们就看。
不少孩子本来都准备睡觉了,结果一听西游记又麻溜的蹦了起来,好在《大圣归来》时间也不算太长,播完了也就九点多,也不算耽误他们休息。
至于西游ip什么的,他们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他们听懂了其中潜在台词,那就是西游相关电影电视剧还有好多,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都看一遍!
宋
苏轼觉得这可能就是出名的烦恼?他真的一点都不介意把名气给其他人分一下,不要可着他一个人祸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