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记载中,除了明末鼠疫说的比较清楚,古代其他瘟疫到底是什么疫病她也不知道,所以也无法给出明确解决方案或药方。
“瘟疫可不会管你身份高低,比如东汉末年建安七子,有五人是死于瘟疫,分别是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五人在建安二十二年同时染疫疾而亡。”
“而建安七子中的另两位,倒也不幸运躲过一劫,而是因为已经提前故去了,说真的如果他们活到这个时候,估计难以逃脱死于瘟疫的宿命。”
“比如清世祖顺治,也是死于天花疫病,反正在古代一旦感染疫病就全看天命了。”
“所以疫情下,医生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但政府组织能力也必不可少。”
“因为早期疫情究竟是什么病,我也不清楚,就拿清末东北鼠疫来说吧。”
“当时正是因为有伍连德站出来,及时遏制鼠疫蔓延,最大程度上控制了鼠疫导致的死亡率。”
“同时伍连德世界上提出‘肺鼠疫’概念的第一人。”
“他通过解剖一具因感染鼠疫而死亡的尸体后,发现身体的肺部受到了感染,所以做出了初步推测。”
“那就是鼠疫的传播可能通过飞沫和呼吸传播的急性肺部炎症。”
“也就是说只要患者打喷嚏或是说话有飞沫等,都是传染源。”
“因为意识到疫情的传播与空气有关,所以他要求疫区人员都必须佩戴口罩。”
“而且除了戴口罩,除必要接触外,还应该尽量与患者保持较远的距离,还要勤洗手,可以有助于预防传染。”
“总体措施归位一下几点:第一,佩戴口罩,防止疫情传播。这个前面已经说了虽然不一定能百分百预防,但是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第二,分区隔离,防止疫情扩散。分区域每个部分的人袖章颜色不同,大家都只在自己所在的区域活动。”
“第三,定期消毒,防止疫情延续。定期消毒虽然繁琐,但对于疫情防控却非常重要。”
“第四,焚烧尸体,阻隔传播途径。这一点尤为重要,而且不仅是鼠疫,大部分得疫病而死的尸体,都是带着传播因子的,只有焚烧才能彻底解决。”
“第五,设立分级医院,防止交叉感染。根据患病症状的轻重分级管理,对症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这套防疫体系可以说是十分完善了,但执行的前提仍旧是政府与当地官员的支持,不然单就焚烧尸体这一点因为百姓的抗疫都可能执行不下去。”
“如果政府官员不作为,有再多的方法也没用。”
林夏说完找了关于清末鼠疫防疫视频,还找了一个关于口罩的变化的视频。
防疫视频只是把措施讲的更细化了,而口罩的讲解,里面从元朝的绢布面纱,到17世纪的鸟嘴面具,到后面的纱布消毒口罩。
尤其是讲了一下清末鼠疫出现的“伍氏口罩”,相比较专业的医用口罩,伍氏口罩制作更加简单,材料也容易获取。
最后就是现代的各种口罩,像是医用口罩、防尘口罩、n95、活性炭口罩等等。
……
各朝医者都觉得这种防疫措施,其实适用于任何疫病,就看政府以及当地官员是否能支持他们执行下去了。
不过……解剖?是他们想的那个解剖么?为什么感觉后世医学更注重表象外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