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怀疑《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形象是直接复制李世民的,毕竟刘备谥号可是“昭烈”。感觉刘备更像应该更像大汉棋圣汉景帝刘启,反正就是那种暴躁老哥!!>
<看李世民哭就感觉是真性情,不过要是换成其他人……就一个字:烦!>
……
秦
嬴政之前就听林夏提过唐太宗容易哭这件事,甚至李世民还被起了哭包的名称。但他以为也就哭上四五六次?这感觉已经不少了!
谁知道一个皇帝竟然能哭上百次的!!
汉
刘邦看到“大汉棋圣”一词有些好奇,毕竟“大明战神”、“高粱河车神”等等可都不是什么好词……
不过这个汉景帝不是和刘恒创造了文景之治么?这个“棋圣”指的是什么呢?
汉景帝刘启看着别人的乐子正开心呢,结果冷不丁突然看到自己被弹幕提起,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刘启很想假装不知道“大汉棋圣”的意思,但这个指向性未免太强了,不过这不是在讲李世民么?和他有什么关系!!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
刘备看着画面中李世民扮演者一次次悲痛流泪,还想着会不会是后世演的太夸张了。没想到历史上的唐太宗竟然更能哭……
不过他为什么会有爱哭的形象?
刘备想到《三国演义》被后人称为四大名著之一,而《西游记》那么出名,那么想必《三国演义》也不差。所以后人不会真的以为他爱哭吧……
唐
李世民看着那一幕幕场景,尴尬中又带着点难过,他突然理解了始皇看“秦王绕柱”时的感受了,所以林夏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本身他身为帝王被各朝得知他爱哭就挺尴尬的,尤其是还把各种痛哭的画面放出来。
但李世民一想到他之所以会哭,是因为那些亲近之人的离世!这么一想,他现在就有些想哭了……
贞观时期的大臣,尤其是早期就跟随李世民的大臣,在听到陛下可能是因为哭太多次比较伤身体,所以身体不好时也很是无奈。
他们本就比陛下年长,先于陛下而去不是很正常么?众臣想着要不以后在陛下哭之前他们先哭一顿?这样没准陛下看到他们哭自己就不想哭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他们要是哭不出来就麻烦了。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那么容易就哭出来了……
宋
宋神宗想了想有记载的唐太宗哭的次数,不数不知道,一数才发现这哭的次数也太多了吧。
……
画面中贞观之治结束后,就是手绘的q版李世民各种哭泣汇总。
【思念太穆皇后哭:号哭+1、流涕+2、悲恸呜咽+1、流涕达旦+1,共五次】
画面中q版李世民一想起母亲就哭,宴会中看到李渊的嫔妃,q版李世民哭着追思离世的母亲;被李渊嫔妃外戚欺负了哭:2…太庙看见母亲牌位,哭得趴在地上起不来,虽然是q版但也感受到他的痛苦了。
【杜如晦去世哭:流涕+2、恸哭+1、歔欷(抽泣)+1,共四次;外加:梦杜如晦+1、早晨起来对着房玄龄哭诉+1、吃瓜时思念怆然+1……】
画面中q版李世民除了展示了各种哭外,还拉着q版房玄龄哭,吃瓜吃了一半食不下咽,哭着把另外一半放到了杜如晦灵座上。
【魏征去世哭:流涕+2、望哭+1,恸哭+1,共四次……】
画面中李世民的q版小人可以说是哭的日渐消瘦,但这还没完!